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评价

2014-04-24 08:45申荐荃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锐器器械供应

申荐荃

(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供应室,山东 枣庄 277102)

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评价

申荐荃

(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供应室,山东 枣庄 277102)

目的探讨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的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供应室15名工作人员,对其行针对性的干预,对干预前后1年工作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评分及防护依从性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工作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评分、防护行为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给予供应室工作人员针对性的职业感染防护干预可有效的提高其职业感染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及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干预

我院为探讨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的干预方法及效果,于2012年1月开始对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感染防护行为干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供应室15名工作人员,男6名,女9名,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年龄25.9岁,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全的供应室管理制度

供应室应在医院管理组织的领导下成立相应的监察小组,并不断对供应室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还要以供应室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锐器伤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供应室职业感染防护措施”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此外,还要安排一名专门负责供应室职业感染控制工作的职业感染防护质控员,使其严格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及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2.2 加强对供应室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的重视

第一,业务学习。供应室应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同时供应室还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学习内容应包含职业暴露的危害性、日常工作职业安全防护知识、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标准预防知识、手卫生知识及消毒知识、锐器伤预防方式等,通过模拟示范、讲座、案例分析、多媒体授课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培训。第二,科内考核。在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后,供应室还应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力求最大限度的反应工作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内容应包含各种器械的清晰、回收、消毒灭菌、包装检查等的操作规范、防护方式及防护用品的使用方式等。对于考核成绩优秀者应给予其相应的鼓励及奖励,对于程度不合格者则应给予其严格的惩罚;同时考核成绩还应与工作人员的个人绩效挂钩,从而有效的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1.2.3 规范各项操作行为

第一,实施防护操作。严格规范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过程的操作行为,比如:下收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要求佩戴手套、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具,并且要使用应消毒的专用回收车,对科室内的各种污染物品及器械进行整理,并以密闭方式运回供应室污染区处理;再如清洗人员在对器械进行清洗时应保证清洗器械位于液面下。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器械时应朝下,禁止准对其他人员,避免污水溅至他人衣物、皮肤等部位。第二,安全处理锐器。锐器处理不当是导致人员受伤的一项常见原因,加强对锐器处理的重视对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对锐器进行回收分类使应利用血管夹、镊子等对各科室使用后的针头、缝针等一次性进行夹取,并将其放置于专用锐器盒内。对于剪刀等可重复使用的锐器则应将其单独放置于清洗器械筐中,并且应同方向放置锐利端;清洗时应尽可能利用超声清洗机或全自动清洗机等,从而尽可能规范锐器处理方式,减少锐器对工作人员造成的损伤。第三,正确洗手。手是医疗机构感染病原体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供应室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洗手的重视。嘱咐工作人员在接触污染物品前后、脱手套后、防护服穿戴及脱掉前后、接触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前都应认真洗手。同时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并应在洗手区放置洗手液、擦手纸等物品,从而有效的减少感染现象发生。第四,制定血液污染处理措施。比如工作人员皮肤被血液、体液等污染后应及时利用肥皂水、流动清水进行冲洗;若体液、血液等进入工作人员眼睛、口腔则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及清水进行冲洗等,从而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表1 干预前后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依从性比较

1.2.4 评价方式

在干预前后1年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晓情况进行考核,其主要内容包含防护用具作用、预防知识、锐器刺伤处理、日常工作防护、正确洗手等几方面,总分为100分;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防护依从性进行调查,其共可分为5个等级,其中1分:完全做不到;2分:不经常做到;3分:一半时间可做到;4分:大部分时间可做到;5分:完全做到。干预前后分别发放15分调查表,且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收集的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评分比较

干预前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评分为(78.39±8.54)分,干预后为(96.47±2.98)分,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

2.2 干预前后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工作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具体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各类传染疾病逐渐增多,尤其是梅毒、艾滋病、肝炎等传染病逐渐成为现阶段威胁医院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常见职业感染风险[1]。据调查,暴露于含有HBV体液、血液,医务工作人烟感染HBV的概率高达6%~30%;而若医务人员被经HBV污染的锐器刺伤,其感染HBV的概率则高达0.3%[2]。因此,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感染方式的重视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供应室工作人员因需要对各科室器械进行回收、清洗,而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和污染体液、血液等进行直接接触,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受感染的概率[3]。因此,加强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的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依从性,从而有效的预防或减少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的发生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次研究表明干预后工作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评分、防护行为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这就说明给予供应室工作人员针对性的职业感染防护干预可有效的提高其职业感染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及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1] 王智红,俞瑛,唐晓红.浅谈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管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9,8(1):187-188.

[2] 熊果平.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策略[J].全科护理,2011,3(7):109-111.

[3] 王亚绒.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吉林医学,2012,4(34):187-188.

R472.1

B

1671-8194(2014)17-0387-02

猜你喜欢
锐器器械供应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强化实训室管理及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对降低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医用锐器盒放置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健身器械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