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2014-04-24 08:45苏小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心绞痛依从性冠心病

苏小英

(长沙市精神病医院心理科,湖南 长沙 410004)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苏小英

(长沙市精神病医院心理科,湖南 长沙 41000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再次住院率、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减少复发,值得推广。

冠心病心绞痛;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心内科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起病急、变化快、易反复等特点。现就我院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工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与我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8例,男82例、女66例,年龄为49~76岁,平均年龄为(63.47± 4.29)岁,病程为1~18年,平均病程为(8.24±3.02)年。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4例),两组患者资料间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以下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热情、积极、主动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情绪变化、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疏导;此外,护理人员应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使之明白家属的鼓励与支持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与治疗的重要及必要性;同患者及家属讲述既往成功治愈病例,增强其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依从性。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通过面对面口授、书面教育、电话教育、示范教育、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手册、宣传栏、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下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涵盖疾病的高危因素、病因、发病机制、发展、临床表现、自救知识、治疗方案、预后、转归、用药及健康教育意义等,并告知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等。饮食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使患者了解各类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日常饮食应以低热量、低脂、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为主,调整日常饮食结果,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脂肪、盐摄入量,多食用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食物,做到在饮食不给心脏带来负担的基础上满足患者日常生活所需。用药健康教育:使患者明白用药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告知患者应严格按照处方进行用药,患者不可随意进行药物加量、减量、换药甚至停药,并应坚持长期用药[1,2]。同时应告知患者所用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运动健康教育:使患者明白一定量的运动锻炼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与恢复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根据患者个体实际情况,鼓励患者进行一定量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步行、太极拳等),运动锻炼以锻炼后无乏力、气短、气促、心前区不适的强度为宜。

1.3 评价标准

依从性:优秀:完成饮食、药物、运动计划;良好:完成80%饮食、药物、运动计划;差:完成80%以下饮食、药物、运动计划;依从性=(优秀/例+良好/例)/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 结 果

14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治疗及相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优秀45例、良好25例、差4例,依从性为94.59%,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优秀41例、良好22例、差11例,依从性为85.14%,组间依从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情况详见表1。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上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因疾病本身特点及患者临床表现,加上患者对疾病本身的发生、治疗及预后了解不够,患者多易产生焦虑、抑郁、沮丧、绝望、害怕、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疗效、预后及转归。除临床治疗手段外,合理的护理干预亦是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疗效的重要保障。林海英做了一项关于7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指出经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9%、显效率66.7%均明显高于未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相应指标81.6%、52.6%,证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在本研究中,经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的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再次住院率、住院时间、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说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依从性,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统计分析表

[1] 段桂兰.冠心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32(1):68-70.

[2] 刘晓辉.540例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5):785-786.

R473.5

B

1671-8194(2014)17-0394-02

猜你喜欢
心绞痛依从性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乌七散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