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乐家的小故事

2014-04-24 06:49欧阳军
音乐生活 2014年1期
关键词:帕格尼尼夜曲克拉拉

★文/欧阳军

大音乐家的小故事

★文/欧阳军

灵感来自甜蜜的新婚

大作曲家罗伯特·舒曼虽就读于莱比锡大学法学系,但他酷爱音乐。在业余音乐活动中,认识了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弗利德利希·维克和他的女儿克拉拉,这时克拉拉只有九岁,小舒曼九岁。

舒曼在维克家住了两年半。他对克拉拉很是欢喜,并希望她长大后能成为自己的妻子。然而维克虚荣心重,对贫穷的舒曼十分轻蔑,极力阻止他和女儿之间爱情的发展。舒曼十分痛苦,但他决心不放弃克拉拉。而克拉拉也欢喜舒曼,并且离不开他了。

克拉拉接近成年,有权处理自己的问题了。但由于法律规定女儿虽已成年,但仍须取得父亲同意才能和别人结合,所以克拉拉和舒曼的婚事一拖再拖。幸好后来法庭作出了有利于这对年轻人的决定,他们获得了结婚许可。结婚那年,舒曼30岁,克拉拉21岁。

在这幸福而甜蜜的一年里,舒曼竟写出了138首歌曲,音乐界把1840年称为舒曼的“歌曲之年”。后来,舒曼患了精神病,1856年溘然长逝,年仅46岁。克拉拉40年后去世,和舒曼葬在一处。

《夜曲》调解了夫妻矛盾

德国音乐家梅亚贝尔八岁时就成了柏林数一数二的音乐家。婚后的一天,他为了一点琐事,和妻子争吵起来,气氛弄得很僵。梅亚贝尔吵完很觉后悔,因为没有什么大事情,实在不该争吵。他想和解,但自尊心阻碍了他去向妻子求情。为了使自己镇静下来,他走向钢琴,弹奏起友人肖邦相赠的名作《夜曲》。他的身心沉醉于美妙的旋律中,刚刚和妻子吵架的烦恼立即烟消云散,优美的琴声吸引了余怒未消的妻子,她不禁移步至钢琴旁,在十分激动地猛然抱住丈夫,热烈地亲吻着他,像回到初恋之中。

梅亚贝尔和妻子非常感谢肖邦,这首《夜曲》竟用优美的旋律有效地调解了家庭矛盾。

“不朽的爱人”永存心中

大音乐家贝多芬在一封信里写道:“……我的不朽的爱人,我的思念一齐奔向你……我只能同你一起生活,否则我就活不了。”

信中所说的“不朽的爱人”,是指苔莱斯。贝多芬在第一次恋爱失败后三年,也就是在34岁时,和苔莱斯订了婚。他们初识时,苔莱斯还是个小姑娘,她跟贝多芬学钢琴,渐渐地他们相爱了。然而,贝多芬这一次美好愿望又未能实现,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婚约撕毁了。然而他们的心连在一起,他们彼此怀念着,直到生命最后时刻。

在贝多芬晚年时的一天,友人前来造访,无意中撞见他正捧着苔莱斯的肖像,贴在胸前哭泣。这幅肖像正是苔莱斯相赠,背面题着:“给稀有的天才、伟大的艺术家、善良的心。”他一边哭泣,一边情不自禁地自语:“你这样美,这样伟大,和天使一样。”他动情地说:“我一见到这个美妙的造物,我就心潮澎湃。”

崇高的一跪

意大利音乐怪杰帕格尼尼(1781-1840)得到一把精制的小提琴,请正贫困潦倒的法国作曲家柏辽兹(1803-1869)谱首曲子。柏辽兹写成了《哈罗德在意大利》交响曲。首演结束,身患喉疾的帕格尼尼激动地表示:我从来不曾从音乐中受到像今日这样的感动。乐队还未全部退去,他就拉着柏辽兹登上舞台,单膝跪下,吻他的手,弄得柏辽兹惊惶失措,剧场气氛达到高潮。第二天,他又写信给柏辽兹,并附了二万金法郎。柏辽兹从此摆脱了饥饿的煎熬,从容写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当时柏辽兹35岁,而已名扬四海的帕格尼尼已经55岁了。

猜你喜欢
帕格尼尼夜曲克拉拉
音乐与爱情——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马拉松
重来一次的机会
月夜曲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克拉拉过敏了
克拉拉过敏了
演奏失败的原因
快乐新年
谈帕格尼尼小提琴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快乐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