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

2014-04-25 01:28姬学平
经纬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收破烂念书毕业

□姬学平

责任

□姬学平

走在县城东边,常常会见到一个细高个子,又黑又瘦拉着破旧平车收破烂的人。这个人看上去还精干和气,有事没事也喜欢和人拉呱几句。

一次,我下班经过时问他,“像你这样起早摸黑一天能挣多少钱?”他说,“不瞒你说,我每天平均能挣八十元钱,多的一天也能挣一百几十元。”他接着说,“不要说八十、一百,一天就是挣二百元钱我也高兴不起来。”

我纳闷地问,“你每天挣百十多元,一个月就是两千多元,也顶上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了,怎么还高兴不起来?”他说,“我挣的钱是没有文化的钱。我要是有点文化,我绝不会去挣这份钱。你不要看我没文化,我还看不起没文化的人。你看社会上那些没文化的当官的,贪污受贿什么钱都敢要。那些没文化的做生意的,假冒伪劣什么钱都敢挣。那些没文化的平民百姓,坑蒙拐骗什么事情都敢做。要不就是像我这样的人,只能靠出死力挣点钱。”

我说,“看来你对文化的认识还是挺深刻的。”他说,“我没文化我不能让我的子女没文化。我再苦再累也要把我的子女培养成有文化的人。”

“你的子女现在干什么?”我问。

他说,我有一子一女,闺女在复旦大学读书,明年就要毕业。儿子已升高三,明年就要高考。闺女可以,念书我没有和她生过气。儿子就不一样了,从小不好好念书,小学毕业考了个全班最后一名。我也骂过他和他生过气,他就是不听,小学毕业后连初中都不想读。那年秋收扒玉米,他不好好干活,我说他,他还顶嘴。我的气不打一处出,捡起一根桑条就在他腿上打起来。打一下他蹦一下,打一下他腿上就起一条血道子。这孩子也够犟,不论你怎样打他,就是一声不吭。我越打越气,可能是他真的吃不住劲了,高声喊了一句,爸,不要打了。我这才撂了手里的桑条。父子俩谁都没再吭一声,都干起活来。这一顿打可真见效,我的儿子升入初中后,从开头考试的最后一名逐步向前,到毕业时已是全班第一。儿子明年就要高考了,他说他要下最后一把劲,考个名牌大学。他的奋斗目标是非清华、北大、南开、复旦四所大学不去。我打我的儿子,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打了我的儿子,说后悔也不后悔。我从小不好好念书,上树掏鸟,下河摸鱼,混了个小学毕业就不念了。小学毕业后就在村里混,稍大些下煤矿挖过煤,去砖厂做过砖。都因吃不下苦,受不了管束不干了。从十五岁开始来到阳城收破烂,到今年已经三十年了。我恨过我自己,从小为什么不好好念书,我恨过我父亲,我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父亲为什么没有批评指责过我一次?父亲要是骂我几回,打我一顿,我惊惊心,我恐怕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说什么都迟了,后悔药是没有的。我心里清楚,打骂毕竟不是教育子女的办法,即使在个别人身上有效也不应采取。我的生活很简单,每月买点粮油菜吃饱就行。我每年只在春种秋收时回两次家,春节回家走几天,其余时间我都在县城收破烂。我想过,培养教育子女是家长的责任。我没有能力辅导子女功课,但我能吃苦,不论多苦多累,我也要把我的一子一女培养成人成才。”

听了他的话,我陷入沉思,一个靠收破烂过活的人,深深体验了没文化的苦楚,立志要让自己的子女不重复自己没文化的道路,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他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他的子女,他的家庭,也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呀。如果每个当家长的都能对自己的子女负起责任,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人成才,何愁我们的生活不富裕,社会不进步,国家不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也就不遥远。

猜你喜欢
收破烂念书毕业
我们今天毕业了
理 想
汪剑超 互联网+时代“收破烂”
理想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课间操
我们的路
昆明立法规范“收破烂”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