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系统数据库建设

2014-04-25 01:28阴振声
经纬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投影卫星

□阴振声

(山西省遥感中心,山西太原030001)

山西省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系统数据库建设

□阴振声

(山西省遥感中心,山西太原030001)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后台的数据库入手,介绍了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流程和主要内容,为更多行业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

数据库;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

引言

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处置不当,致使经济发展同国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私挖乱采现象导致矿产资源流失、矿难频发;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植被破坏、地表水破坏以及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

利用资源卫星对一定规模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开发状况进行监测已被众多的应用成果所证实。我国先后成功地发射了三颗资源卫星,所获取的数据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资源卫星获取的影像信息为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建立山西省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对现实存在问题的科学高效管理,是比较合理的方法,其中数据库的建设,作为重要实现环节,体现了地理信息技术上的巨大优势。

1.数据库建设原则

本系统数据库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同一分辨率的数据逻辑无缝:分幅数据在逻辑组织上应该是一个整体,可以自由查询和漫游。

(2)统一坐标系:空间数据在同一个数据库中管理要求拥有相同的空间坐标系,无论是地理坐标系还是平面坐标系。在平面坐标系的情况下,要考虑地图投影系统的选择,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时要尽可能在相同的投影带中,否则可用其他的投影系统,如圆锥投影等,以保证地物要素在数据库中的连续。

(3)统一编码体系:相同的地物要素用相同的编码体系,否则数据库间、图幅之间就会出现无法接边的逻辑错误。

(4)基于GIS的体系结构:空间数据库建立的目的主要是进行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所以数据的组织应以GIS数据库的要求来建立。

(5)安全体系:空间数据库的安全关系到国家机密和谨防数据被破坏和丢失,访问权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以确保系统的信息安全。

2.数据库建设流程

数据库建库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数据准备、数据检查、数据整理和转换、投影转换、数据合并、数据库设置、数据入库等。具体建库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1)数据检查

对入库前的数据进行100%检查,重点检查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库结构;拓扑检查;数据精度检查;接边检查;元数据文件检查。

(2)数据整理和转换

进行必要的数据整理,统一命名、统一格式,将入库数据格式统一转换为Shape格式。

(3)投影转换

在统一的平面投影坐标系统下,进行坐标换带,将数据转换到统一的投影带上。

(4)数据合并

对所有分幅数据,按照图层分类进行数据合并。

(5)数据库设置

设置数据库库体、数据库坐标系统、数据层类别、图层参数,影像金字塔等。

(6)数据入库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将数据按照分层逐一导入到ORACLE数据库中。

3.数据库内容

本系统的数据库是多种数据库的集成,通过对各种数据分类、编码、整理,最终建成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国土资源数据库、生态环境数据库、地质灾害数据库。其中国土资源数据库包含两个子库,即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矿产资源数据库。生态环境数据库主要包含三个子库,即植被数据库、水土流失数据库、地表水与湿地数据库。

3.1 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库

该数据库用于存储数字正射影像,在数据库中实现多种分辨率影像的无缝集成,在数据入库时构建影像金字塔,并通过分层分块建立多级索引结构。具体存储内容包括:一是1∶10000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影像分辨率为2.36米,数据源为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卫星影像数据。二是太原市1∶2000数字正射影像,影像分辨率为20厘米,数据源为SWDC数码航摄仪影像数据。

3.2 数字线划地图(DLG)数据库

该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1∶10000数字线划地图数据,具体要素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境界等矢量数据内容。

3.3 国土资源数据库

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该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数据层及结构如表1-1:

表1-1 土地资源现状层数据结构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

该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全省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勘探及开发利用数据。

具体数据层包括:国家规划矿区、各煤种分布、煤炭企业分布、已占用资源分布等多层数据。

3.4 生态环境数据库

生态环境数据库主要包含三个子库,即植被数据库、水土流失数据库、地表水与湿地数据库。

1、植被数据库

该数据包括用于存储和管理全省森林、草地植被数据。

2、水土流失数据库

该数据包括用于存储和管理全省水土流失数据。

3、地表水、湿地数据库

该数据包括用于存储和管理全省地表水和湿地数据。

3.5 地质灾害数据库

该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地质灾害专题数据,具体要素包括岩土类型、地壳稳定性、活动断裂、灾害点、固体废弃物、矿山尾矿等数据层。

4.数据库管理平台

由于该监测系统所调用到的数据,具有栅格数据量大、矢量数据条目多的特点,因此存储软件选择了 Oracle 10,通过ArcSDE导入到Oracle 10软件中,通过ArcGIS二次开发的系统软件来管理和调用,这样就充分发挥了专业软件的优势,实现效率最优化。

5.结束语

作为本次系统数据库建设,实现了矢量要素数据全省覆盖,国产卫星数据制作的高精度影像全省覆盖,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三项专题数据全省覆盖,且应用最新的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数据的科学高效整合,为后期整个监测系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P208

B

2095-7319(2014)05-0058-03

阴振声(1979—),男,山西介休人,山西省遥感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处理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投影卫星
miniSAR遥感卫星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静止卫星派
找投影
找投影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