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地区酿酒葡萄不同覆盖物埋土越冬效果比较

2014-04-26 06:04杨新辉杨保国杨兆勤魏广宇杨春昌
西北园艺(果树) 2014年2期
关键词:焉耆黑膜白膜

杨新辉 杨保国 杨兆勤 魏广宇 杨春昌

焉耆地区酿酒葡萄不同覆盖物埋土越冬效果比较

杨新辉 杨保国 杨兆勤 魏广宇 杨春昌

焉耆盆地位于新疆巴州东北部,包括焉耆、和硕、和静、博湖4个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6个团场,是巴州的葡萄生产基地,截至2013年栽培面积1.6万hm2。

焉耆盆地冬季寒冷,干旱少雪,极端最低气温-35.2℃,远低于葡萄埋土防寒极限。生产中虽然采取了埋土防寒措施,但由于冬季气温变化异常,葡萄冻害时有发生。目前,焉耆盆地栽植的酿酒葡萄品种主要为赤霞珠、梅鹿辄、西拉、霞多丽等抗寒能力较弱的欧亚种,其成熟枝芽一般可以耐受-18~-16℃低温,但根系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只有-5℃左右。由于焉耆盆地酿酒葡萄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山前洪积、冲积扇缘地带的戈壁荒滩,土壤为沙、砾质棕漠土,质地粗,多石沙少土,并伴有板结层,常规埋土防寒措施取土困难,费工费时,埋土或出土时极易造成葡萄枝蔓受伤、折断,且枝蔓出土后抽干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冻害频繁发生。为增强该地区酿酒葡萄安全越冬能力,降低用工成本,我们进行了不同覆盖物埋土防寒安全越冬效果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位于焉耆盆地焉耆县七个星镇东戈壁科技示范园。土壤为沙、砾质棕漠土,葡萄品种为赤霞珠,树龄3年,单篱架,株行距为0.75 m×3.5 m。试验采用的覆盖材料为生产中常用的农用黑膜、白膜、编织袋。

1.2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 4个处理:①埋土30 cm+地表覆盖黑膜;②埋土30 cm+地表覆盖白膜;③埋土30 cm+地表覆盖编织袋;④对照(常规埋土30 cm)。

埋土从10月下旬开始,11月中旬结束,埋土厚度为下底宽80 cm,上底宽30 cm,高30 cm。

埋土前将冬剪过的葡萄枝蔓沿葡萄沟朝一个方向理顺,并进行简单捆扎;枝蔓基部或弯曲度大的部位适当垫土,防止枝蔓折损。当夜间最低气温降至0℃时进行第1次埋土,直接用湿土盖住枝蔓;当夜间最低气温降到-3℃时进行第2次埋土,埋土总厚度为30 cm(即葡萄沟底枝蔓以上30 cm,下同),然后根据不同的试验处理覆盖黑膜、白膜或编织袋,并用少量土盖严。对照采用常规埋土,埋土厚度为30 cm。

1.3 数据记录

1)温度测定。在2012年11月21日至2013年3月30日,采用杭州路格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GR-WD41温度记录仪进行地温全程跟踪监测,设定每隔1小时记录1次温度,随机选择测温点。根据不同覆盖物处理方式,从葡萄沟底表面(葡萄根颈处)垂直向下按不同深度埋置温度记录仪,每个处理测定的温度主要有:①地表下(埋土深度)30 cm土层温度;②地表下50 cm土层温度;③地表下70 cm土层温度。并采用Vantage Pro2自动气象站进行气温全程监测。

2)冻害调查。在埋土次年春季葡萄出土后,进行葡萄根系和枝蔓受冻情况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物保温效果比较 2013年1月11日10∶00,试验区气温出现最低值-23℃,但不同覆盖物地表下最低温度并不随气温最低值同时出现,而是延后1天出现,延迟时间因处理方式不同而有差异。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不同覆盖物对葡萄进行越冬防寒处理,地表以下最低温度都较对照有不同程度提高。

表1 采用不同覆盖物地表以下土层最低温度

1)“埋土 30 cm+地表覆盖黑膜”的地表下30 cm处最低温度较对照提高 1.9℃,地表下50 cm处温度较对照提高1.5℃,地表下70 cm处温度较对照提高0.2℃。

2)“埋土 30 cm+地表覆盖白膜”的地表下30 cm、50 cm和70 cm处最低温,分别较对照提高2.5℃、2.6℃和1.1℃。

3)“埋土30 cm+地表覆盖编织袋”的地表下最低温较对照也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差异不明显。

比较 4个处理的提温效果,最好的是“埋土30 cm+地表覆盖白膜”,其次是“埋土30 cm+地表覆盖黑膜”,然后是 “埋土30 cm+地表覆盖编织袋”,最后是对照。

2.2不同覆盖物对持续低温下葡萄根系耐受力的影响 由表1可知:

1)采用“埋土30 cm+地表覆盖黑膜”的处理方式,地表下30 cm处≤-5℃低温出现的天数较对照减少8天,地表下50 cm处≤-5℃低温出现的天数较对照减少19天,地表下70 cm处≤-5℃低温出现的天数较对照减少2天。

2)采用“埋土30 cm+地表覆盖白膜”的处理方式,地表下30 cm处≤-5℃低温出现的天数较对照减少10天,地表下50 cm处、地表下70 cm处≤-5℃低温没有出现。

3)采用“埋土30 cm+地表覆盖编织袋”的处理方式,地表下≤-5℃低温出现的天数较对照也有所减少。

以上结果说明,使用不同覆盖物可减少地表土壤≤-5℃低温出现的天数,减少持续低温对葡萄根系的危害。出现≤-5℃低温的天数分别为“埋土30 cm+地表覆盖白膜”<“埋土30 cm+地表覆盖黑膜”<“埋土30 cm+地表覆盖编织袋”<“埋土30 cm(对照)”;其中“埋土 30 cm+地表覆盖白膜”对减少≤-5℃低温持续时间效果显著。

2.3 不同覆盖方式葡萄受冻情况 采用不同覆盖方式,翌年葡萄出土后枝蔓及根部生长状况有所不同。采用“埋土30 cm+地表覆盖黑膜”的处理方式,葡萄枝蔓生长正常,根部轻微受冻;采用 “埋土30 cm+地表覆盖白膜”的处理方式,葡萄枝蔓及根部均生长正常;采用 “埋土30 cm+地表覆盖编织袋”及对照,均出现葡萄枝蔓抽干、根部受冻现象。

3 讨论

1)由于葡萄根系抗寒能力远低于枝蔓,为确保安全越冬,重点要做好根系防寒防冻。2012/2013年冬季,焉耆盆地气候属正常年份,但葡萄冻害依然存在,主要是葡萄埋土区域外的侧根受冻,因此,冬季越冬防寒应加大埋土宽度,同时取土不得距离根部太近,避免根系侧面受冻。焉耆盆地葡萄种植区多属荒漠戈壁沙、砾质棕漠土,物理性状不良,质地粗,孔隙度大,土温变幅大,常规埋土应增加厚度。

2)焉耆盆地葡萄种植区地温最低值出现时间比气温晚,一般延后13小时以上,在葡萄防冻管理中应引起注意。

3)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埋土相比,采用覆盖物能够有效提高葡萄枝蔓及根系附近的温度,增强葡萄的抗寒能力。不同覆盖物的防寒效果以“埋土30 cm+地表覆盖白膜”最好,可使覆盖物内温度提高1.1~2.6℃,对防止葡萄枝蔓及根系冻害效果显著。

4)采用先埋土后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不仅可以防寒、防漏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覆盖物内的湿度,防止了葡萄枝蔓抽干,为葡萄翌年正常萌芽生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另外,覆盖薄膜还可以减少埋土的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

杨新辉,杨保国,新疆巴州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邮编841000(库尔勒);杨兆勤,杨春昌,巴州焉耆盆地葡萄研究所;魏广宇,焉耆县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

2014-02-15

猜你喜欢
焉耆黑膜白膜
可降解黑色地膜覆盖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超级黑膜”能吸收几乎所有光线
数据规则化技术在焉耆盆地老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鸡蛋上的“黑膜”不致癌
汽车A柱外饰黑膜的产品工艺设计及其施工方法研究
不同材料组合覆盖对油茶林地水热状况的影响
焉耆北渠村采风(外四首)
天壮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在花生上的示范总结
不同光质影响桃果实品质
焉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