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林洞幅中生代地层特征简述

2014-04-29 12:56
吉林地质 2014年1期
关键词:下统大岭侏罗系

张 午

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吉林 四平 136000

黑龙江省五林洞幅中生代地层特征简述

张 午

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吉林 四平 136000

在大量野外资料基础上,本文对五林洞幅中生代各地层特征进行描述,并描述各地层单元地质特征、出露地点、接触关系及划分依据。

中生代;三叠系;侏罗系;下统;整合;未见顶;未见底

1 地层分区

黑龙江省五林洞幅调查区中生代地层分区属于滨太平洋地层区、鸡西—延吉地层分区、饶河地层小区。出露地层以三叠系、侏罗系为主(表1)。

2 各地层5单元地质特征

2.1 三叠系中下统大佳河组(T2-3d)

2.1.1 概述

主要见于中—南部一带,局部地貌上形成高大的陡崖,层内小褶皱十分发育。构成南北向的背斜与复式向斜。倾角在20°~60°之间,由灰色—灰白色、紫色硅质岩、灰色—灰黑色硅质岩与硅质板岩构成,含放射虫及牙形刺化石。硅质岩为中—薄层构造,夹1~3 mm的泥质薄层,二者构成互层状。厚度大于991.95 m。

2.1.2 剖面描述

实测地质P8剖面 (图1)本组层序自上而下为:

2.1.3 本组特征

(1) 岩性建造特征:本组岩性单一,以硅质岩为主,局部夹硅质板岩。以富含深海浮游生物放射虫为特征。属深海相硅质岩建造。

(2)沉积环境分析:本组岩石具水平层理,层理构造。横向延展稳定,分布广。硅质岩单层厚3~5 cm,层间夹1~3 mm的硅质泥层。岩石以灰至暗灰色调为主,含放射虫、牙形刺化石。据近代海象学研究表明(郝克尔,1972),放射虫软泥在1 200 m水域中最为普通。

综上所述,本组形成环境因为氧化还原界面以下、水动力条件基本稳定的深海环境。

表1 地层划分沿革表Table 1 Stratigraphic division evolution

图1 黑龙江省饶河县五林洞镇骆驼砬子大佳河组实测剖面图P8Fig.1 The measured prof le (P8) of Luotuolazi Dajiahe Formation of Wulindong Town in Raohe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3)矿物成分:硅质岩矿物成分主要为隐晶状石英,而细晶石英以细脉状分布其中。有时含少量玉髓、粘土、碳尘及铁质等。

(4)生物特征:本组所含微体化石以放射 虫 为 主( 放 射 虫:Capnuchosphaera lea De Wever,Kahlerosphaear sp.),牙行刺化石次之,放射虫呈圆球状、漏斗状、灯罩状、虫状外形。大小在0.08~0.2 mm,由隐晶状硅质及微晶石英或燧石充填。微体化石在岩石中质量分数不均个别可达20%~30%。

2.1.4 本组时代

本组所产放射虫属种较多,延续时间较长,其中存时限为中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本组牙行刺Neogondolla sp.限于三叠纪,Hindeodella pectiniformis 指示时代为晚三叠世,Misikella sp.常见于晚三叠世,相当于卡尼—诺利期。根据上述化石所限定的时代及1:20万珍宝岛幅区调报告,将本组形成的时代确定为中、晚三叠世。

2.2 三叠系下统—侏罗系下统大岭桥组(T3-J1d)

2.2.1 概 述

本组多与大佳河组相伴出露,整合于大佳河组之上,呈带状展布,构成向斜构造的核部,面积约125 km2。岩性为粉砂质板岩、粉砂岩、粉砂岩夹硅质岩、细砂岩,厚921.04 m。

2.2.2 剖面部分

在实测地质P3剖面(图2)测得本组层序自上而下为:

2.3 本组特征

岩性建造特征:以砂泥质岩为主,砂岩与泥质呈互层状产出。板岩中产丰富的放射虫化石。属海相复理石建造。

图2 饶河县五林洞镇秦琼岭大岭桥组实测剖面图P3Fig.2 The measured prof le (P3) of Qinqiongling Dalingqiao Formation in Wulindong Town, Raohe County

2.4 沉积环境分析

本组砂泥质岩层具下细上粗的特点。泥质岩具清晰的水平层理,薄至中厚层状构造,偶夹粉砂层,见有粗碎屑混入。表明其以悬浮作用方式为主,经重向加积形成。处于静水或较动荡的环境。粗碎屑岩为细至中粗结构、含粗砂或含砾不等粒结构,中至厚层状构造,偶含泥质团块或透镜体。系在浊流作用下,在粘度较大的介质中经快速堆积形成。综上所述,本组形成水动力条件动荡,常有浊流产出的海沟环境。

2.5 化石组成与时代

据1:5万独木河幅资料本组所含化石以放射虫为主,尚有苔藓虫、有孔虫等半生。放射虫化石属种较多,所指示时代为中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延限时间较长。考虑到本组整合于晚三叠世大佳河组之上,被早侏罗世大架山组不整合覆盖,因而将本组形成时代确定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

3 侏罗系下统

3.1 概述

侏罗系下统地层出露永福桥组(J1y)且面积较小,分布在北部庙岭山—向阳村一带。呈北西向条带状分布,主要以灰绿色岩屑长石砂岩、细砂岩为主,夹粉砂质板岩、粉砂岩,构成多个韵律。厚度大于1 917.4 m。与下伏大岭桥组(T3—J1d)地层为连续沉积。

3.2 剖面分述

在实测地质P3剖面(图3),其层序自上而下为:

图3 饶河县五林洞镇永福桥组实测剖面图P3Fig.3 The measured prof le (P3) of Yongfuqiao Formation in Wulindong Town, Raohe County

下伏:大岭桥组 灰绿色粉砂岩

3.3 本组特征及时代

(1)本组出露面积小,分布局限。属陆源碎屑岩建造。

(2)主要岩石类型有: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中细粒混合砂岩、粉砂质板岩、粉砂岩。

(3)自上而下板岩逐渐减少,砂岩层逐渐增厚,总体具下细上粗的特点。

(4)本组无硅质岩及火山岩夹层,目前未发现任何生物遗迹。

(5)本组与下伏三叠系上统—侏罗系下统大岭桥组(T3—J1d)为连续沉积,与大岭桥组为整合接触。本组岩石特征,沉积建造特点与小佳河幅的永福桥组(J1y)相当,属该组延伸到本区部分,故时代定为早侏罗世。

4 结束语

五林洞幅中生代地层共划分了3个岩石地层单位,分别为上三叠系中统—上统大佳河组(T2-3d)、三叠系上统—侏罗系下统大岭桥组(T3—J1d)、侏罗系下统(J1y)。为今后的区调、找矿和科研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基础资料。

[1] 李中文,等. 1︰20万珍宝岛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黑龙江省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86–1988.

[2] 李中文,等. 1︰5万独木河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一队,1993.

[3] 曲关生,浦全生,等.黑龙江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4] 张海日,周庆仁,等.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5] 魏家庸,卢重明,等.沉积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Mesozoic stratum features sketch of Wulindong shee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G Wu
The Third Geological Survey of Jilin Province, Siping 136000, Jilin, China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f eld data, Mesozoic stratum features sketch of Wulindong sheet we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nd it was described that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emergence location, contact relation and divide basis of each stratigraphic units.

Mesozoic; Triassic System; Jurassic System; lower series; concordance; exposed a part of the top stratum; exposed a part of the bottom stratum

P534.51

A

1001—2427(2014)01 - 11 -3

2013-09-05;

2014-03-20

张 午(1985—),男,吉林四平人,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下统大岭侏罗系
三叠系下统周冲村组地层对铜矿的成矿作用
贵州省望谟县拉洋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研究
河北省赤城县伙房—大岭堡一带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镇宁片区三叠系罗楼组富水性划分及找水方向
临海西郊大岭石窟元代造像题名记所见人物考——兼商榷大岭石窟造像的始建年代
探讨江西省永丰县白水村五味矿泉水赋存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冰雪大岭——昆仑
冰雪大岭一昆仑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西山窑组层序控制下的聚煤规律研究
台北凹陷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天然气序列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