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应打造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2014-05-02 03:28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课题组
西部大开发 2014年11期
关键词:陕西高端装备

●文/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课题组

课题

陕西关中应打造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文/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课题组

●课题组顾问:吴登昌

●课题组组长:张贵孝

●课题组成员:冯钧平 貟文贤 王海燕 苗金祥

●执笔:苗金祥

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诸多突出特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陕西关中地区是装备制造业主要聚集地,具有建成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良好基础,必能打造成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必将创造新的发展红利,铸造新的竞争优势。

首先,基础条件良好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很快,不断向高端化迈进,基础坚实,条件具备,趋势明显。

一是产业规模地位凸显。多年来,在全国装备工业总体低速增长的情况下,陕西关中地区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陕西装备制造业中起了重要引领作用,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陕西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完成总产值3803.67亿元,增长19%,占规上工业比重20.04%;完成工业增加值932.09亿元,增长15.9%,占陕西工业增加值的12.42%。关中地区规上装备制造企业达到749户,占陕西规上装备制造业企业总数的80%以上,完成增加值占陕西的90%以上。

二是产业聚集发展特色显著。经政府主导、企业推动、招强引进,关中装备制造业聚集发展呈现诸多特色:其一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型、技术扩张型和市场聚合型的产业集群,诸如航空、汽车、输配电产业集群等国内外知名。其二产业园区优势凸显。建成了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在陕西9个国家级示范基地中,关中装备制造类就占有4个;省级工业化示范基地中装备类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三西安高端装备制造业迅速崛起。目前正在加快向“两区两基地”集聚发展,形成了以高新区、经开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为依托的汽车、航空、航天、电力电子四大产业高端集聚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是骨干龙头企业优势显著增强。陕西关中地区汽车、航空航天、输配电、机床工具、石化煤炭冶金重型装备等产业优势明显,增势良好。发展壮大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陕汽控股集团产销超过四百亿元,成为陕西关中最大的装备制造集团,全国著名;比亚迪、法士特、西电、宝石钢管、西飞集团等5户企业产销超过百亿元,业内占据重要地位;54户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陕汽集团入围中国企业500强,西电、宝石机、陕鼓、秦川机床、陕柴重工等集团跻身中国机械工业100强。陕汽、比亚迪、法士特集团今年进入中国汽车工业30强,并正在加快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水平迈进。

四是自主研发能力明显提升。陕西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拥有一批在全国立得住、叫得响、影响大的优势企业、重要技术和名牌产品,并不断向高端化迈进。据不完全统计,关中地区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产品达到31个。航空航天等军工综合实力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中煤科工西研院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矿井水害防治技术国内一流,井下定向测量钻探装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西煤机全机载、薄煤层采煤机填补国内空白;陕鼓8万等级大型空分装置配套压缩机组研制成功并示范应用;西电集团“高压特高压、输配电设备”成套化、智能化发展国际领先;宝石机12000米特深石油钻机世界第一,海洋自升式钻井平台国内首创;宝石钢管大口径输送管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秦川集团大型精密磨齿机产业化加快推进;永电金风科技具备年产1000台兆瓦级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能力,成为国内风力发电机重要生产基地;西重院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吨位1.95万吨自由锻造油压机成功投入使用,开启了新纪元;关中新能源汽车、增材制造(3D打印)研发应用与产业化实施也走在全国前列,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

五是装备制造服务化转型发展加快。近几年,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创新经营模式,在打造品牌、延伸服务、拓展市场、提质增效等方面进展迅速、收效显著,典型示范作用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涌现出陕鼓、陕汽、秦川机床、西重院、中煤科工西研院等一批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企业,结合自身技术和产品特点,积极拓展各具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以“技术服务+装备制造+工程总包”方式,加快由单一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行生产制造与技术服务融合发展,抢占先机,拓展市场,扩大销售,促进了企业生产和效益的双提高,成为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典型代表。

其次,重要问题急需解决

关中装备制造业虽取得长足发展、令人瞩目,但要打造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还需重视解决以下重要问题:

一是整体竞争力亟待增强。总体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不强,是打造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陕西装备制造业完成的增加值仅占全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1.79%,占陕西GDP的5.8%,占陕西工业增加值的12.42%,占陕西八大支柱产业增加值的13.25%,仅为第一支柱产业能源化工业的22.08%,连四分之一都不到,比重较低。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第一的西安,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73%,宝鸡第二占到42.5%,最低的是渭南,仅占5.41%,平均约占30%左右,相比东部先进省市平均占45%以上,差距甚远。因此,装备制造业总体规模亟需扩大,方能适应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二是产业层次亟待提高。关中地区虽有一些旗舰型装备制造企业,但与国内发达的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相比,明显偏少,且产业集中度不高,“小、散、低”现象尤为普遍,企业结构欠佳。与国外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相比,更是差距甚大。美、日、德等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通常占GDP40%以上,东部先进省市一般在25%以上,而陕西只有12%左右。虽然关中装备制造能力较强,基础配套能力国内占有一定优势,但普通机械加工等传统装备制造业比重较高,高端装备制造业比重偏低,重大装备总设计、总集成、总承包能力不强,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还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原材料消耗大的加工型产品居多,技术密集的大型成套设备较少,服务型制造占比偏低,影响了整体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三是省内产业链配套能力亟待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强弱关键在于产业链条的延伸和配套。目前,陕西关中产业链配套率大体徘徊在30%左右,且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低的产品多,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少;普通设备多,高技术含量的特色产品少;单项设备多,成套及大型设备少;中小企业较多,大企业大集团偏少,因而极大地影响了产业链延伸、规模集聚效应和竞争力提升。所以,亟待提升配套率、延长产业链、扩大集聚效应,才能有效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自主创新投入力度不够大,装备制造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不到2%,新产品产值率不到15%,远低于装备制造业强国50%以上的水平。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远低于江苏、山东、四川、杭州等省市,差距较大。关中虽在个别行业拥有优势装备产品,而高端产品还是相对较少。大中型企业科研创新能力欠强,产学研用结合层次不够高,成果不够突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较少,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偏低,科技和人才强省的比较优势未能充分体现,亟待进一步加强。

五是高端化发展亟待加速。关中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四重压力:其一发展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燃料动力等价格上涨,使装备制造业研发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促使企业投入加大、成本提高,而产品价格优势却逐步减弱。其二国内外竞争压力增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纷纷谋划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国际制造业巨头凭借高端技术和跨国经营战略谋求掌控国际市场,使得国内企业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其三高端化竞争更趋激烈。国外,发达国家抢先布局,利用掌握核心技术占据主动,加快发展,抢占制高点;国内,各地纷纷重视高端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研发,地位更加突出,力求高端制造取得新突破,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其四高端人才争夺趋紧。企业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关中装备制造业虽有一定人才优势,但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相对缺失,且一方面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引进难度增大,总体上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人才争夺压力逞有强化趋势。

第三,关键重点必要突出

打造关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应当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抓住关键重点,实施强力突破,以求重大进展。

一是着力做大做强四大优势领域

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以陕汽、比亚迪、法士特集团为龙头,以强力打造支柱产业为动力,进一步实施“百万辆汽车工程”,做大做强重卡、轿车,大力发展中轻卡、专用车、特种车、微型车、大客车,有效扩大发动机、汽车变速器、汽车电子产品等关键总成及零部件生产规模,使之形成配套强、系列全、节能好、服务优的特色,不断促进汽车服务业加快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能源装备。以西电、宝石机、宝钢管、永电金风等企业为龙头,生产大型重型能源装备,重点发展特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各种性能的开关控制设备、变压器、避雷器、电力电容器,以及高中低压输配电系列化设备;加快发展12000米特深型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大力发展大口径石油焊管、预精焊管、连续油管等产品,以构建国内一流的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机床工具。以秦川集团等企业为依托,以“多轴联动、精密、高速、数控、复合、环保”为方向,以“磨、车、镗、铣”为特色,以精密专用机床集成化、通用机床规模化、功能部件及复杂刀具高端化为重点,加快提高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打造全国重要的机床工具研发制造基地。

石化冶金煤炭重型装备。以航空六院、西航、宝钛、陕鼓、西重院、西重工等集团为依托,重点加快关键重型装备大型化、成套化、国产化发展步伐,提高核心部件自主制造水平,带动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积极推进重大装备由单机制造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成套装备、工程总包的交钥匙工程转变;实现大型能源化工非标设备本地化制造,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冶金煤炭重型装备制造基地。

二是全力发展壮大四大高端领域

航空装备。依托西飞、西航、陕飞集团等龙头企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重点研制开发大中型运输机、新型涡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关键部件、专用设备等产品。推动维修业务、大型飞机零部件生产服务外包等配套产业发展。

航天装备。依托航天四院、六院、五院西安分院、西安微电子所、精密机电所等龙头企业,以航天运载动力和空间有效载荷为发展重点,以航天技术应用和卫星应用设备为突破,大力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单级入轨飞行器及新型混合循环动力系统技术,卫星有效载荷及测控跟踪系统设备、数据传输系统等软硬件设备,全面提升航天产品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有效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开发民用和军民两用产品,使陕西关中成为国内最强的航天动力和卫星地面应用产品研制基地。

涉海工程设备。依托宝石机、宝钢管、西测公司等龙头企业,围绕发展海洋工程关键设备,重点研发生产新型海洋自升式钻井平台,超深井、多功能、大功率陆地和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移动平台、水下采油设备、水下放喷器、快速成像测井系统、油井测井仪器、钻机一体化控制系统等新型石油钻井装备及其配套设备,力争成为国内强大的涉海工程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高速列车城轨设备。依托中铁宝桥、日立永济电气、中铁电气化宝鸡器材公司、宝鸡南车新时代等龙头企业,重点研发生产高速重载铁路罐车、电气化接触网作业车系列、高速轨道检测探伤车、集装箱专用起重机、梁式架桥机、高速铁路道岔、牵引变流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高速铁路列车车头体、钢铝复合接触轨供电系统、架空刚性悬挂汇流排系统等高端产品,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速列车城轨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三是大力培育发展四大新兴领域

3D打印(增材制造)装备。陕西关中3D打印技术具有很强优势,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以西安高新区和渭南高新区两个3D打印产业园为基地,以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北有色院等单位为依托,以西安交大、恒通集团为带动,充分发挥《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引领和人才支撑等产业发展战略,统筹人才、技术、材料、设备等资源,建立研究、服务、应用平台,加快推进3D打印产业化,打造完整的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升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水平,以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推动强省发展、引领陕西经济升级。

新能源和环保装备。以永电金风、盾安电气、西安核设备、国核宝钛等企业为核心,加快推进兆瓦级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电、光热发电和半导体照明设备产业化,重点发展2.5兆瓦以上永磁直驱和双馈风力发电整机及零部件,打造西部绿色风电能源生产制造基地。以陕鼓、西矿环保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培育发展智能节能环保装备,重点发展2万吨以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转炉煤气回收除尘成套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等,以及环境质量在线监测与遥感遥测技术与监控系统,使技术水平、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竞争优势。

智能制造设备。以相关大企业为依托,面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重点突破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开发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如无人值守大型自动化采煤机、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实现各种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绿色化,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使高端装备制造水平与日俱增。

新能源汽车与专用汽车。以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集团为依托,大力推动磷酸钾等动力电池、大功率车用永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制开发,加快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乘用车、CNG/ LNG大马力重卡、油气混合动力重卡、纯电动码头牵引车、新能源道路清扫专用车及各种专用车、混合动力及纯电动客车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加速产业化步伐,尽快形成大批量生产能力,力争陕西关中新能源汽车研制生产走在全国前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四是合力提升发展四大特色领域

船舶设备。以陕柴重工、西航集团为核心,重点发展船舶、舰艇用中高速大功率动力成套设备,大力开发船用辅机、陆用电站及核电站应急机组、燃油燃气电站、核级阀门等新型产品,形成船用动力机组、核电站应急机组及陆用电站等多点支撑格局,成为全国重要的船舶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工程机械设备。以陕西中联重科、中交西筑、西安达刚、建设机械、同力重工等企业为核心,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扩大产品种类,重点做优做强土方作业机械设备、路面机械设备、施工作业机械设备、非公路专用车辆等特色产品,大力发展智能型、节能环保型工程建设机械设备,广泛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轻纺设备。以标准股份、长岭纺电、庆安制冷、宝成精密、陕西北人印机、航天华阳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新型纺织机械设备,纺机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新型纺机配件,光机电一体化缝制机械设备、特种工业缝纫机,不断扩大中高端轻纺设备市场份额;加快发展各类凹版印刷机、宽幅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以及工业基材涂布设备、壁纸生产成套设备、塑料软包装成套设备等主导产品;努力扩大提高转子涡旋压缩机、转子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满足轻纺产业改造升级需要。

国防军工装备。以兵器工业、北方光工业园和华山、黄河、庆华等为核心,集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技术,紧紧围绕大国崛起引发的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变化形成的国防军工装备需求,有针对性、前瞻性、先进性地研发生产现代军工装备,以保障我国安全为宗旨,努力把关中打造成国内最重要的现代军工装备制造基地。

猜你喜欢
陕西高端装备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AD GIN STUDIO高端影棚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为什么说“高端鲁酒”的希望在“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