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常态下寻求新的增长点

2014-05-02 05:33马光远
西部大开发 2014年11期
关键词:增长点常态服务业

如何在新常态下寻求新的增长点

主持人语:

新常态,需要有新思维和新理念,才能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我们现在面临很多的矛盾,经济新常态本身是对过去很多经济政策、经济行为和习惯的一种改变,所以我们要适应。

那么,在这个新常态之下,我们有没有机会?如何寻求新的增长点?俗话说,“弯道超车”、“变动中才有机会”,所以,不变动就没有机会,不变动就找不到新的增长点。

马光远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独立经济学家

五千年来的中国经济一直是紧缺经济,现在则是过剩经济、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经济增幅会很低,企业家们不要盲目投资,未来三年将是现金为王的时代。

因此,新常态下如何寻求新的增长点,这就需要让市场来寻找,只有这样才符合发展规律。

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大的巨变,百年未有之变,就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由高速增长逐渐过渡到中高速增长,但许多人都没有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比如,对于三季度经济增长7.3%,最多的声音是这是金融危机以来最差的经济数据,但我觉得7.3%才是正常的表现。

从消费来看,中国经济已由五千年来的紧缺经济开始转到过剩经济,这是首次出现,这就是新常态,经济增长放缓也是必然结果。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重点将转向“玩乐”,谁能够做好“玩乐”,未来发展将大有前景。

过去几十年制造业一直是中国的支柱,如果中国人不做服装,全球很多人会没有衣服穿。从目前来看,未来制造业还是核心,但需要提高档次和规格,把制造业做强,把服务业做大,才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房地产市场几乎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过去十年,中国经济靠什么增长呢?靠房地产。现在很多人不相信爱情,但是我相信一种爱情,就是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爱”,是真正的爱情,爱得很真、很深,不抛弃、不放弃。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因为,房地产一旦出现任何风吹草动,中国经济就受不了。

有一个问题,这样问到:消费者现在买房合适吗?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对或错都有人骂。只能说住房作为最好投资的阶段已经过去,十年前因为房子太少,需求远远高于供应,只要买房,不管什么地方,闭着眼睛房价都是一路上涨。但现在不少城市的房子都供大于求了,未来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也会出现下降,买房有风险。如果买了供应过剩城市的房子,那是没什么投资价值的。

未来的三到五年,将是中国改革以来最困难的时期,美元会走强,钱从中国流向美国。会出现持续性的钱荒,所以钱会很值钱,保护好你的钱,不要盲目投资,管好自己企业的现金流。真正的冬天已经到来,而且这个冬天会很难过。未来几年没有什么行业好投资,投资进去往往会失败。所以,管好自己的现金流才是现在最重要的工作。经过未来几年的低迷之后,中国经济会逐渐走好。所以说,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活下来,而不是盲目投资,如果你在冬天死去,春天和你就没有关系了。

现在你可以拿美元,投资美元资产,这是一个保险的选择。除过房地产外,不少人都在寻找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点。我认为,经济增长点要让市场来寻找,只有市场寻找出来的才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与我国特点的。举例来看,电商这些年蓬勃发展是谁找出来的呢,是市场。寻找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点,我投票投给两个人,一个是市场,一个是中国农民。

马蔚华 永隆银行董事长

在这个新常态下,我们有没有机会?我的观点是,这个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个机会要比过去平铺直叙的上升机会要大的多。大家都懂得“弯道超车”的道理,也懂得“变动中才有机会”的道理,不变动就没有机会。所以我觉得在未来的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里,我们有非常多的机会,我总结有七个: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机会

“十二五”的初期,七大新兴产业占整个经济的比重只有5%,当时计划到2015年,这个占比要提高到8%,到“十三五”的时候要提到10%。这就意味着从“十二五”到下一个五年计划,这个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要在20%~22%之间,如果GDP平均增长率是7%的话,新兴产业的增长将远远超过7%。

这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还有非常多的措施配合。所以发展七大新兴产业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机遇。比如节能环保产业,未来5年内的投资需求,据统计超过3万亿元,其中仅固废处理投资就有望达到7000亿元,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投资超过8000亿人民币,而未来7年内,新能源的投资将达到5万亿人民币。

二是服务业的跨越性发展和机会

国家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是在70%,美国在70%以上,全世界平均在60%,中国只有45%。

我们国家2013年服务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过了工业的增加值,服务业成了中国第一大就业主体,吸纳的就业人数远远超过了制造业,在我们国家,服务业有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既有原来传统的衣食住行,更有很多基于新技术的服务业。

照这个趋势,未来几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就要达到50%,就是说第三产业等于第一产业加上第二产业之和,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超过了资本的贡献,净出口的贡献则是负数。我们在过去这几年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还有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幅今年已经超过了城镇人均收入的增幅,资本的输出已经超过了资本的流入,中国成了资本净输出国家,发生了很多历史性的变化。

三是新型城镇化的机会

中国的城镇化率按照去年公布的数据是53%,但那时候讲的是以往的城镇化,去年四季度,中央开了一个特别的会议——城镇化会议。提出了一个中国“新城镇化”的概念,所谓新城镇化就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不仅仅是盖房子,不仅仅是把农民的房子盖成像城里一样。

所谓人的城镇化,农民进城,不是过去农民工到城里打工,他本质还是农民,到一定的时候还得回家种自己的自留地,这个不叫城镇化。真正的城镇化是现在已经在城里的2.6亿农民工,首先要变成城里人,首先是户籍要改变,不能是二元结构了;其次,他们要和城里人一样享受教育、养老和各种服务,享受城里人享受的一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勇敢的设想。

2.6亿农民工进城,这个巨大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机会,和我刚才说的服务业是有密切关联的。过去计算过,一个农民进城,国家至少要投资10万块,基础设施投资,算算2.6亿是多少?城里人的消费、农民的消费有着巨大的差别,城里人的消费是农民消费的3.6倍,这是过去的数字,不2014 11 West China Development一定准确。

总之,城镇化会从两个方面扩大经济增长的动力:一个是投资方面,另一个就是消费。城镇化是我们未来二三十年经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力。过去的三十年,城镇化率每年几乎增长将近1%,这个速度也是世界各国历史上最快的。

四是中西部地区崛起的机会

中国现在叫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现在看中央的这个政策已经起到了效果,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这两年,劳动力人口红利的减少,中西部的发展机遇大了,这两年中西部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远超过沿海的。中西部和东部刚刚改革开放时的基础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四通八达,立体交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接受了改革开放。所以,今天中西部的崛起完全不必像东部沿海那么长的时间。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福布斯》算过的,叫“城市经营成本指数”,即在不同的城市办企业,经营成本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北京成本指数定义为1的话,上海、广州、深圳、宁波这些地方是0.87,西部只有0.67,像武汉这样。

也就是说你在中西部办企业,这个成本比北京节省30%多。当然这个优势不一定永远有,现在要到中西部办厂、办企业,你也不能眼睛光盯住劳动力比东部便宜这个优势,这个优势转瞬即逝,一开始就应该把眼光定高,将来要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来取得优势。

五是技术变革的机会

在中国,移动互联和大数据不仅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变化,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大家都感受到了。现在中国的手机用量达到了13亿部,是全世界最多的,移动互联用户达到5亿户,也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的。

基于这方面,我们将来可以依托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得以蓬勃发展。我这里有个数据,中国2015年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会超过1.5万亿,每年增长将近100%。加上现在的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终端、传感器的普及,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扑面而来,会给我们的产业带来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会

中国这几年已经成为净资本输出的国家,即使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走出去的步伐也没有放慢。当然,我们走出去可能有很多的挑战,制度、法律的挑战,贸易封锁的挑战,融资难的挑战、文化的挑战等等,但从主流上看,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是一个好时机。

欧美国家现在主动招商引资,特别是美国。美国认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这种事情是不允许再发生的,又开始再工业化的过程。另外,欧洲的国家也积极地欢迎中国企业到他们那里投资,有一些国家给予减税,甚至是免税的优惠。但中国不光要看到欧美市场,还需要到新兴市场去投资。

七是新兴市场业态的机会

按照过去统计局的行业划分已经远远不够了,统计局的指标体系要发生变化。现在有很多新的业态涌现出来,完全是和过去不一样的。这个背后就是互联网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推动,比如,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中介服务平台。

还有基于产业链、工业链的延伸和细分的业态,包括服务外包、服务配套,配件研发,商贸、物流类的企业,也是很好的机遇。

基于社交网络趋势的,像博客、微博、微信、交友、婚恋,即时通信类的,像上哪吃饭、买什么东西,太多了。人们的生活完全在互联网上进行,这些都是新的业态,都有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
增长点常态服务业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点破“增长点”之“点”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将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为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增长点实证分析
种观赏草坪不如种有机韭菜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