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药物综合干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2014-05-02 01:55田玲玲杨军雄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西汀针药三焦

田玲玲,杨军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贵州 铜仁 554300)



针刺药物综合干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田玲玲,杨军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贵州 铜仁 554300)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综合针药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针药组患者行“三焦针法”配合长春西汀注射液综合治疗,药物组患者仅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治疗2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进行综合评定。结果:经过治疗,针药组患者症状积分及愈显率等均显著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患者VA、BA 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以及综合临床疗效亦显著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药物综合干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后循环缺血;眩晕;长春西汀;三焦针法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中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1/5。眩晕是PCI的特征表现,常伴耳聋、耳鸣、恶心、呕吐、睡眠障碍、麻木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为大脑后循环血流减少而短暂发作的眩晕症状。由于人们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3]。目前该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血管内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缺乏疗效肯定的临床治疗方案[4-6]。针灸疗法以其临床疗效高、无毒副作用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三焦针法”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景献教授创立的,临床用于治疗多种脑源性疾病,均获得显著疗效,尤其对痴呆患者疗效显著[7-8]。本研究采用“三焦针法”结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PCI性眩晕40例,并以单纯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系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80例PCI性眩晕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针药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n)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0]中的PCI性眩晕诊断、纳入标准综合执行:①以典型头晕、眩晕为主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感,或视景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②可伴有复视、视觉障碍、头痛、呕吐、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等;③体征主要为眼球运动障碍、视野缺损、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综合征等,具有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性表现;④符合CT、MRI影像特征。纳入标准:①可有反复发作史,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年龄45~71岁,性别不限,72h内就诊;③1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相应治疗,自愿加入本试验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针药组 ①取穴:“三焦针法”取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和外关,辅以百会、四神聪、风池、完骨、天柱;②刺法:暴露治疗部位,穴位常规消毒,取直径0.25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医者双手常规消毒,拇食指持针,采用注射式快速针刺入穴,针刺由上到下进行,膻中穴针尖顺任脉循行方向斜刺0.5~1寸,余穴位直刺0.5~1寸。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每穴施捻转补法1min,血海施捻转泻法1min,太阳、四神聪直刺,风池、天柱、完骨每穴施捻转手法1min;针感以扩散或传导为佳,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长春西汀注射液静滴,1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2 药物组 药物选择、用法及疗程同针药组。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1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相关标准进行疗效判定。治愈:眩晕等临床症状消失,评分达到18~20分,恢复发病前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能力;显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反复发作,评分达10~17分,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有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劳累后偶有眩晕加重现象,评分达1~9分,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能力得到改善;无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经过治疗,针药组患者症状评分及愈显率等均显著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n)

3 讨论

现代研究表明[12],后循环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临床症状多、体征少和早期诊断困难的特点。该病发病机制与血管内外因素及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血管弹性降低、层流紊乱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均可导致后循环血栓,进而诱发眩晕。因此,对于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应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管痉挛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为方向。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病因与情志、饮食、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性有虚实两端,病机为肝肾阴亏、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扰清空;或肾精亏虚、髓海失充、而致眩晕。该病病位在脑窍,与肝脾肾相关,以肝肾亏虚为本,脑髓失养为标。

在临床上,长春西汀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其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大脑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改善缺血半暗带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于控制眩晕症状疗效确切,但长期服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常常使患者依从性下降[13-14]。

本研究中,针刺膻中、中脘和气海调上中下三焦之气;以中脘、足三里和血海调益脾胃,补先天后天,扶本培元;以血海健脾理血,活血化瘀;以外关通调三焦之气;辅以百会、四神聪、风池、完骨、天柱行局部气血。诸穴合用,共奏扶本培元、调理脏腑、宣畅气血的功效,精血得以上注于头,清窍得以濡养。该针法从整体观的角度出发,切中病机,标本同治。

本研究结果突显了以下特点:①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效速”的思想,以三焦辨证为基础,以气街干预为径,重在固本开窍; ②督脉沿脊柱上行项后入颅内、络脑、督脉、膀胱。督脉、膀胱是脏腑器官与头部联系的通道。“阳气阴精入脑的途径是督脉”,“督脉者又脑髓神经之根也[15]”。气街靶向干预能更好地调节脑部阴阳功能;③针药结合决定了其在治疗方面的优势。从表2可见,针药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等方面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药物综合干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课题组纳入样本量少,仍有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做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提供疗效肯定的最佳方案。

[1] 戚秀杰,王顺.头穴透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J].中国针灸,2011,31(6):503-505.

[2] 熊学琼,毕旭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12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0):27-28.

[3] 于峰.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172-1173.

[4] 姜伟,赵晓峰,孟智宏.后循环缺血的名称演变及治疗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3,8(6):496-499.

[5] 刘学源.后循环缺血研究进展[J].上海医学,2010,33(12):1110-1112.

[6] 张重礼,张杰敏.后循环缺血研究进展[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7,15(11):854-857.

[7] 赵英侠.韩景献“三焦针法”及其临床应用概况[J].辽宁中医杂志,2012,40(3):446-448.

[8] 张鑫,罗本华,蔡攀,等.“三焦”针法与“益气调血,扶本培元”[J].天津中医药,2013,30(6):325-327.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第1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4-85.

[10]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11] 戴填,薛建国,岳沛平,等.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37-942.

[12] 于峰.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1172-1175.

[13] 郭岩林.丁苯酞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0):52-53.

[14] 程红亮,胡培佳,张闻东,等.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3):208-210.

[1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1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2:521-522.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7-19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QZYY2013-10)

田玲玲(1978-),女,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脊椎病。

杨军雄(1975-),男,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针灸临床作用及机制研究。E-mail:yangjunxiong_320@163.com

R245.31;R255.3

A

1673-2197(2014)22-0049-02

猜你喜欢
西汀针药三焦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长春西汀注射液中的基因毒性杂质研究与含量测定
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前瞻性研究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长春西汀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阿姆西汀异构体的药代动力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