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临床研究

2014-05-02 01:55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分型病程证候

庞 丽

(宜兴市丁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宜兴 214221)



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临床研究

庞 丽

(宜兴市丁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宜兴 214221)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等西药降压及降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主要分为痰湿中阻、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肝肾阴虚、阴阳俱虚型等5个证型,以六味地黄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血压和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 /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型糖尿病;高血压;辨证分型;临床研究

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有高血压,其高血压发病率高达40%~80%[1]。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患者身体损害较大,常会有眼底、血管、心脑肾等多种并发症。因此,积极干预和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患者生命。本文采用西药降压及降糖基础疗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2]。按随机对照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54~67岁,平均年龄(62.0±3.0)岁;糖尿病病程0.5~12.2年,平均病程(5.6±1.0)年;高血压病程0.3~15.0年,平均病程(6.3±1.2)年。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54~68岁,平均年龄(62.5±3.0)岁;糖尿病病程0.4~12.3年,平均病程(5.7±0.9)年;高血压病程0.3~15.2年,平均病程(6.4±1.1)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常规干预:适当运动、低盐低脂饮食、戒烟和不过量饮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1.2.1 对照组 予以西药降压和降糖方案常规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生产厂家: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459)5mg,1次/d;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生产厂家:深圳市中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32)0.25g,3次/d。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以六味地黄汤为基本方:熟地黄15g、淮山药12g、山萸肉12g、泽泻9g、丹皮9g、茯苓9g;痰湿中阻型选加半夏、白术、薏苡仁、神曲、远志、天麻等;气阴两虚型选加黄芪、党参、麦冬、玄参、天冬等;脉络瘀阻型选加全蝎、川芎、益母草、丹参、当归等;肝肾阴虚型选加钩藤、牛膝、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石决明等;阴阳俱虚型选加附子、肉桂、五味子等。上述药材加水煎熬,取汁液150mL,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1.3.1 血压及血糖控制达标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3年)》规定,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规定,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3.9~7.2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7%。

1.3.2 中医证候判定标准[3]: 痊愈:证候积分减少≥90%,中医临床体征及症状基本消失或消失;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0%,中医临床体征及症状出现改善;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中医临床体征、症状有好转反应;无效:证候积分降低<30%,临床体征和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血压和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3.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 /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均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常常同时发病,被称作同源性疾病,两者的病因及危害等方面具有共通性。目前两者病因和发病机制存在着多种学说,通常认为与肥胖、性别、年龄、抽烟、代谢产物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因素有关[4]。

中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消渴”“头痛”“眩晕”等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食、多饮、口干、消瘦、头痛、失眠、心烦易怒等。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病及肝、脾、肾三脏,以肾阴亏虚证为主。该病以阴虚为本,以燥热、痰湿、瘀血为标。金元名医刘完素在《三消论》中提出:“消渴之病者,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盛。”中医理论认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原则主要为养阴,熟地黄、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等六味中药可滋阴益肾,同补肝脾,补中有泻。根据证候辨证论治,痰湿中阻型予以健运分消、疏导降浊;脉络瘀阻型予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气阴两虚型予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肝肾阴虚型予以补益肝肾、滋阴潜阳;阴阳俱虚型予以调整阴阳、潜阳降逆,标本兼治,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玄参、石决明、牛膝、钩藤、益母草等中药具有降压作用, 且还有镇静、利尿、抑制血小板凝聚、强心扩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降低耗氧量、增加氧供应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综上所述,观察组血压和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 /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有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4):07-08.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56.778.

[3] 刘新卫.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9):145-146.

[4] 彭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2,30(16):10-11.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9-09

庞丽(1978-),女,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高血压糖尿病中医诊疗。

R259

A

1673-2197(2014)22-0071-02

猜你喜欢
分型病程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