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解郁破血逐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2014-05-02 01:55王新霞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解郁气滞血瘀

王新霞

(苍南县中医院 妇产科,浙江 苍南 325800)



理气解郁破血逐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王新霞

(苍南县中医院 妇产科,浙江 苍南 325800)

目的:观察理气解郁破血逐淤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以“理气解郁破血逐淤”为原则拟定中药方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理气解郁破血逐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理气解郁破血逐淤法;气滞血瘀;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导致痛经、腹痛等症状,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进展会影响患者生育,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威胁[1]。本文采用理气解郁破血逐淤法治疗子宫肌瘤患者65例,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旨在为子宫肌瘤患者寻求有效治疗方式,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8.75±10.22)岁;病程7个月至13年,平均病程(2.42±0.93)年;已育41例,未育24例;肌瘤最大径为4.7~9.2cm,平均径(6.08±1.03)cm。对照组患者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9.06±10.85)岁;病程8个月至15年,平均病程(2.38±0.96)年;已育40例,未育25例;肌瘤最大径为4.3~9.1cm,平均径(5.92±1.16)cm。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妇科检查提示子宫增大,表面单个结节状突起;腹部B超检查提示子宫增大,轮廓异常,探及回声光团且包膜清晰;平常月经正常或经期明显延长、经量增加、周期缩短。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妇产科学》[2]中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诊断标准:主症:下腹包块明显;次症:小腹胀痛或刺痛,月经量多,经期异常,经血色泽暗紫且呈块状,下腹坠胀,乳房胀痛,舌质暗淡且有瘀斑,脉沉玄。其中主症加次症2项及以上,结合舌、脉象即可诊断。

1.3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单发,术前均经完善常规妇检、B超等辅助检查确诊。

排除标准:妊娠、卵巢肿瘤、子宫肥大、子宫腺肌症、有严重合并性疾病者;治疗6个月内使用激素类药物患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05)治疗,每次3粒,3次/d,口服;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月经期间停止用药。

1.4.2 研究组 以“理气解郁破血逐淤”为原则拟定中药方剂治疗,主要药物为:土鳖虫10g、三棱10g、莪术10g、仙鹤草15g、牡丹皮12g、党参15g、白术15g、吴茱萸8g。上述药物取清水1 000mL煎煮至200mL,每日1剂,分三次口服,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月经期间停止用药。

1.5 疗效标准

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1.5.1 治疗标准 治疗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治愈:肌瘤消失,无任何临床症状,子宫大小正常;显效:偶有临床症状,肌瘤缩小5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肌瘤缩小30%~49%,或停药后肌瘤大小无增长,临床症状消失达6个月以上;无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肌瘤无明显缩小,或改手术治疗。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2 中医证候积分 依据气滞血瘀证常见症状分级积分[4]评分:主症:无(0分)、轻(3分)、中(6分)、重(9分);次症: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仅对照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即消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中医证候积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属中医“癓瘕”“月经过多”“经期过长”等范畴,临床多表现为腹中有形结块[5]。中医理论认为子宫肌瘤多因郁怒伤肝、疏泄失司,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脾虚不运,升降失常,痰湿阻滞,经期或产后受外感风邪侵袭,血液遇寒则凝,致使脉络不畅,导致瘀积成块[6]。因此,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邪气内侵为主要病因,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采用理气解郁破血逐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拟定方剂中三棱、莪术等药物具有破血化瘀、软件散结、理气止痛之功效,土鳖虫具有温经通络之功效,仙鹤草可收敛止血,党参、白术等补益中气,牡丹皮活血祛瘀,吴茱萸散寒可减轻患者疼痛。

经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采用理气解郁破血逐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包毅.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613-3614.

[2]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347.

[4] 崔毅.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7):336-338.

[5] 赵文方.张良英教授应用消瘤Ⅰ号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4):29-30.

[6] 戎凤敏,赵西侠.妇瘤平消症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3):261-262.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7-29

王新霞(1983-),女, 浙江省苍南县中医院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妇产科。

R273

A

1673-2197(2014)22-0084-02

猜你喜欢
解郁气滞血瘀
冯明教授解郁化痰法论治月经后期经验初探
话说血瘀证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解郁消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健脑解郁黄花菜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