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梦

2014-05-03 09:41撰文张思琪
海洋世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登岛南极海军

撰文/张思琪

中国海洋梦

撰文/张思琪

有两个故事发生在同一小岛上,它们或被熟记,或被浅忘。古人说:“世若棋局,岛如棋子”,一座岛的得失,能关乎一个千年古国的近代命运。刘公岛,一个面积只有3.16平方千米的小岛,在中国素有“东隅屏藩”、“海上桃源”和“不沉的战舰”之称。在中国晚清历史印迹里,它承载了一段嗟叹百余年的悲壮颂歌。它是忠诚守卫渤海的一个哨兵,是北洋海军的司令部。

1894年,在太平洋东岸爆发了一场闻名世界的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同仇敌忾,英勇还击来犯的敌军。面对清政府的妥协、软弱,主管海军的李鸿章消极避战,丁汝昌在别无选择的最后关头,发出这样的誓言——“今唯一死以尽臣职”。“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认定“阖船俱尽,义不独身”,随之没入波涛之中。在甲午海战中,中国以1.5倍于日本的财政收入,以大于日本的海、陆军规模,以近2倍于日本的海军投入,与日军交战,却惨败于日本,备受外强欺凌和侵略。

近60年后的某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任司令员肖劲光亲临山东半岛视察防务,当他前往刘公岛视察,却没有一艘海军舰只送共和国海军司令登岛。只好租借一艘渔船。渔民问将军:“你是海军司令,还要租我们的船?”司令听后,心里不是滋味,对随行人员说:“记下这件事,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登岛后,呈现在他面前的北洋水师提督署已经全无当年“吹响管弦声似在波涛汹涌音韵传望海楼,龙袍乌纱帽如花石斑斓辉光照耀玉泉阁”的豪迈慷慨,满岛唯有孤寂的鸥鸟在海空凄婉鸣叫,萋萋的野草在风中瑟瑟发抖。

难道海洋带给国人的尽是沉痛的回忆吗?不,海洋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自豪和骄傲、繁荣和富强。夏商周时期,较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从此产生;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后,为近海航线的南北贯通和与内河水运的衔接创造了条件;西汉时,远洋船队已驶出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半岛的南端,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印度远洋航线——“海上丝绸之路”; 隋唐五代时代,无论是近海还是远洋航行,工艺技术均独步于世界;宋元时代,中国航海业进入全盛时期;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其规模大、航迹广,都是当时无可匹敌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洋事业也逐步取得发展。10年来,“走向深蓝”已成为举国共识。 2002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发射升空,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2005年,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建成通车;2009年,在海拔4000多米的南极冰盖建成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实现中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扩展的历史性跨越;2010年,我国第四次北极考察队首次抵达北极点;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可以在世界海洋面积99.8%的海域使用。

然而,无论是沉痛、悲壮,还是骄傲、辉煌,它终究只是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立足当下,我们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日月轮回,潮涨潮落。就如海洋站的工作人员,他们远离城市,耐于孤独寂寞,惯于单调枯燥,喜于潮汐风浪;就如海洋研究的科学家、年轻学子们,他们勤恳刻苦地钻研,将青春、甚至生命交托给了那片浩瀚的蔚蓝。

我们都心存着希冀,梦想着我们这片海洋,连接贯穿着内陆的黄河、长江,铸成中华民族的脊梁,成就我们心中的中国梦、海洋梦。

(责编:沈婷婷)

猜你喜欢
登岛南极海军
晓褐蜻
我的海军之梦
相信爱
南极大逃亡
难忘的南极之旅
畅游南极之乔治王岛
海军协议1
南极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