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机风力送丝系统优化研究

2014-05-04 07:50许永明邱润泉杨天乐许建勇
云南科技管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卷烟机烟丝风管

许永明,邱润泉,杨天乐,许建勇

(红云红河集团 红河卷烟厂,云南 红河 652399)

0 引言

烟丝气力输送以投资小、简单、可靠、运行维护方便等,成为卷烟生产烟丝输送的主流方式。但是,由于风力送丝系统中多组卷烟机供丝需求的短暂及随机性,导致送丝风速波动剧烈,造成烟丝破碎,水分及香气散失。如何有效抑制风速的波动,实现稳定均匀送丝,是卷烟行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更先进的烟丝输送方式和装备研发还没有重大突破的现状下,惟有对传统的风力送丝方式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及探索。

1 风力送丝特性

风力送丝系统主要由送丝机、吸丝管、卷烟机烟丝料仓(含上料仓、下料仓)、回风管系、除尘器、风机、消声器等构成。

图1 树枝管式风力送丝系统

风机运行,吸丝管中产生负压,将送丝机中的烟丝抽吸到卷烟机的上料仓,经筛网阻挡,烟丝落入上料仓,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过滤后经过风机、消声器排入大气。料仓落满,吸丝风阀关闭,同时上料仓底部翻板打开,烟丝落入下料仓,供给卷烟机巻制烟支。

n台卷烟机(一般n<12)组成的风力送丝系统中,单台卷烟机正常生产供丝周期短暂(约25秒),任意一台卷烟机供丝的启停,都将影响到整个系统风速的变化。多台卷烟机组成的送丝系统,存在着数量不确定的X台卷烟机的启停,更造成了系统气流运动严重失稳,各吸丝卷烟机风速波动剧烈。如12台卷烟机组成的风力送丝系统,同一时刻,理论上存在着N=212=4096种供丝方式的组合。任何一种控制方式,要在这样短暂的供丝时间,这样多的供丝组合方式下,达到系统中各吸丝卷烟机稳定均匀送丝,其难度是非常大的。

2 风力送丝方式及特性比较

风力送丝系统,按回风管系的构成形式不同可分为:树枝管系统和集束管系统。

2.1 树枝管式风力送丝系统的特性

各卷烟机回风管分别在不同位置并流,最后汇入总管(见图1)。系统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较低;系统中,任意一台卷烟机供丝的启停,都将影响到整个系统风速的变化,各卷烟机实际供丝风速随之波动;各并流点均存在节点压力平衡问题,即各台卷烟机之间关联度较高,实现各台卷烟机送丝稳定均衡的难度比集束管式风力送丝系统更大。

2.2 集束管式风力送丝系统的特性

集束管式风力送丝系统的特性(见图2)。各台卷烟机配置相应的回风管,通过集流器将多个支管汇入总管中。系统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较高;系统中,任意一台卷烟机供丝的启停,都将影响到整个系统风速的变化,各卷烟机实际供丝风速随之波动;各支路在集流器上并流,关联度相对较低,可通过设计优化集流器,减小各台卷烟机送丝风速的大幅波动。

图2 集束管式风力送丝平衡系统

3 风力送丝系统平衡方法分析及优化

近几十年来,对风力送丝气流平衡的方法从未间断过,归类及分析评价如下:

3.1 第一类:主管风量调节平衡系统

风机前配置调节阀(见图3)。为了确保系统中所有卷烟机的供丝需求,一般风机配置按所有卷烟机同时供丝设计。当系统中M台卷烟机长时间停机时,通过风阀的调节,获得所需风量,以抑制系统过高平均风速,并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图3 风机前设置风量调节阀

在风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调节风阀,将引起管系特性曲线和风机特性曲线的改变(见图4)。

I—调节前管网特性曲线

Ⅱ—调节后管网特性曲线

Ⅲ—功率N、风量(Q)曲线

1—调节前风机特性曲线

2—调节后风机特性曲线

QA—调节前流量

QB—调节后流量

PA—调节前风压

PB—调节前风压

图4 风机特性曲线

图5 重锤式风阀平衡系统

可见,当阀门开度即通流面积变小后,流量减少QA>QB,工作由A点移至B点,对应的风压略有增大 PB > PA,风机功率由N1变到N2,能耗有适量降低。由于风力送丝系统中,总有m个支管随机、短暂截流,导致汇流主管内气流波动,各支管的风速不稳定。这种方法对降低能耗有一定作用,对抑制支管的过高风速有少许作用。

3.2 第二类:重锤式补风阀平衡系统

在主管上配置重力平衡阀(见图5),当系统中m台卷烟机随机启停,使主风管内的风量、风压变化,重力平衡阀自动调节补风量,以抑制系统中气流运动失衡。由于重锤阀的开启与关闭存在不必可避免的惯性,难以适应支管短暂、随机的风速波动。另一方面,因这种方式是在复杂湍流条件下实现的有较大局限性的自适应调节,所以其只能是一种粗略调节,现已少见应用。

3.3 第三类:变频调速平衡系统

风机配置变频器。变频器,根据主风管上检测到的风量信号,自动调整电源频率,改变风机转速,调节风量,达到平衡的目的。由于送丝风机所需风压高,风机转速快,叶轮的转动惯量很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有效的动态响应,而且,主风管对于各台卷烟机对应的支风管存在一个响应过程,所以平衡显效严重滞后。另外,由图6及下列公式可知,NB < NA,从节能角度看,变频调速的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但随转速n的下降,风量Q同幅下降,风压P却以二次方降低。气、固两相流运动将受直接影响,调节量稍过,烟丝流将不呈悬浮态运动,可能成为沙丘态或栓塞态运动,甚至烟丝堵塞风管。所以,尽管有较好的节能效果,但在风力送丝系统中使用变频调速平衡方式并不理想。

1—转速为n1时风机特性曲线

2—转速为n2时风机特性曲线

3—管网特性曲线

QA—A点流量

QB—B点流量

PA—A点流量

图6 变频调速特性曲线

式中: N1、N2:调速前后轴功率;n1、n2:调速前后风机转速;Q1、Q2:调速前后流量。

图中:A点:NA=PA·QA 即:PA·A·QA·O面积

B点:NB=PB·QB 即:PB·B·QB·O面积

3.4 第四类:支管补风平衡系统

在各支管上配补风阀(见图7)。当某支管工作气流突然中断后立即补入风量,以控制系统气流波动。

图7 支管补风平衡系统

这种方法简易,投资少,对抑制气流波动有一定效果。从气流运动三大定律:伯努利方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可知,流量Q的变化必伴随风压P的变化,补风阀所具有的阻抗S1与送丝管的阻抗S2不相等,则压力的失衡必引起流量的失衡;在多支管构成的风力送丝系统中,各支管的物理长度不一致,其阻抗不等,则各补风阀补入气量均不相同,这对系统气流波动抑制作用很有限。这种方法已注意到了主管调节对系统平衡作用不大的事实,但通过支管所补入的风量不能完全替代截流的风量,所以平衡效果有限。

3.5 第五类:主管调节支管补风平衡系统

在主风管和各支风管上都设置流量计及风量补偿调节阀(见图8),根据检测到的流量信号,实时驱动阀板作不同开度的旋转,以调节主风管及各支管的风速。

这种方法与前四类方法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对系统风速的剧烈波动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对风力送丝这种瞬息复杂多变的工况,其稳流、恒速控制的作用很有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伯努利方程)和质量守恒定律(连续性方程),当任意m个支管突然截流后,必然使系统中仍在工作的n个支管的风速提升,并使各节点压力失衡,管网特性发生变化,导致整个系统的气流失稳、波动。在瞬息复杂多变的工况下,建立阀门开度与风量、风压的对应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以变对变”的方法本质是“动态逼近”,所以仍不可能真正实现系统中各台卷烟机送丝风速稳定均衡的目标。

图8 主管调节支管补风平衡系统

3.6 第六类:二元等值替代平衡系统

在主风管(风机入口端)上配置“电控线性风量调节阀”,实验确定卷烟机开机台数对应的阀板开度(见图9)。当系统中m台卷烟机长时间停机时,发出信号调节阀板到达预定开度,获得所需风量,降低风机能耗;在各支风管上设置旁路配置“二元平衡器”,其风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在系统空载时反复试验,再在实际运行中实验,调定每台卷烟机供丝状态时“二元平衡器”对应的风阻。当卷烟机不要烟丝时,通过“二元平衡器”及时补入供丝状态下的等量气流,实现恒定的送丝风速。

这种方法与前五类方法相比,有了本质的变革,是以“不变应万变”,对系统风速的剧烈波动有很好抑制效果。在实现了各台卷烟机送丝风速稳定均衡的基础上,还构建了独立完整的风力送丝平衡智能化控制系统。

图9 二元等值替代平衡系统

4 风力送丝系统等量替代平衡方法

4.1 二元等值替代平衡法的机理

表1 卷烟机数或支管数组合变化数表

由多台卷烟机构成的风力送丝系统,受随机供丝工况的影响,存在N=2n种供丝组合方式。表1是n台卷烟机组成的风力送丝系统,瞬间可能产生的N种组合状态。

任何一种调节或控制方式,要在这样短暂的供丝时间(20—30秒)、这样多的供丝组合方式下(N=212=4096种),通过控制或调节来建立起新的风力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系统中卷烟机“此启彼停”,变化间隔多则以秒计,少则以毫秒计,并且一般风管少则几十米,多则几百米长,而调控至少需一个循环周期才能建立起新的平衡,而此时所需调控量早就发生了变化。所以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卷烟机不要丝的同时,瞬时接入一个与该卷烟机供丝状态下完全相同的替代负载,即作二元等值替代。这就是二元等值替代法的机理。其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为解决风力送丝组态变化多,气流剧烈波动这个复杂难题找到了一种简洁可靠的方法。

4.2 “二元平衡器”简介

风力送丝系统中,由于受各丝管长度,不同型号卷烟机丝斗结构,回风管等影响,各支管所需最佳供丝状态下的风量Qi及风压Pi不相等,即:Q1≠Q2≠Q3≠……Qn及P1≠P2≠P3≠……Pn,二元平衡器是一个可同时控制风量Q和风压P的装置,由调整内部的螺旋阻尼器设定,运行中呈固定态,不需作调节,因此可靠性很高。当某台卷烟机不要烟丝时,“二元平衡器”及时补入供丝状态下的等量气流,实现送丝风速的基本恒定。

4.3 基本技术方案

在各卷烟机组回风管进口附近设一旁通路,配置“二元平衡器”。供丝阀开启时,“二元平衡器”关闭,从送丝机中将烟丝吸到卷烟机上料仓,受滤网的拦截,烟丝落入上位仓,含有少量烟尘的载体气流经回风支管汇入回风总管或集流器,经除尘器除去烟尘,洁净空气经消声器排入大气;当上仓位光电料位计发出满料信号时,送丝截流阀关闭,同时二元平衡器打开,瞬间替代工作负载。于是不论任意m台机组在任意时刻启或停,任一支管中总有对应量值的气流瞬间互换,始终维持系统气流的平稳流态。

4.4 控制特点及系统主要功能设置

综上分析、比较,可见二元等值替换法是迄今最简洁、最有效、最可靠的风力送丝系统平衡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应用现代智能化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4.5 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供丝排队”控制,有效降低能耗

卷烟机上料仓间隔接纳(约25秒)风送过来的烟丝,下仓连续不断地向卷烟机提供所需的烟丝。实际观测:在12台卷烟机构成的供丝系统中,处于供丝状态的5—7台,并且在这些供丝状态的机台中,其开始供丝的时间有先后之分。既然同时要丝属小概率事件,且处于供丝状态的机组又有先后之别,则进行“供丝排队”的可调节时间≥30秒。因此,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对上仓间隔接纳烟丝的时刻,下仓烟丝料位的高度等进行分析、计算,将风机输出功率按同时要丝的机台数设置(7台),按要丝的缓急顺序进行“供丝排队”控制,可用2/3的风机负荷支持系统的正常工作,实现“小马拉大车”,降低风机能耗20%以上。

4.6 工程应用情况

集束管型风力送丝系统:某卷烟厂共有27台卷烟机组,由3个“集束管”风力送丝系统供给烟丝。改造前风速波动大:Vmax= 35.5 m/s、Vmin= 11.6 m/s,丝管经常堵塞,有一台主风机还存在严重的喘振现象。应用等量替代风力送丝平衡系统改造后,送丝风速稳定在21 m/s±1 m/s(各片区有所差异),杜绝了烟丝堵塞现象,风机喘振消失。

树枝管型风力送丝系统:某卷烟厂共有32台卷烟机组,由3个“树枝管”风力送丝系统供给烟丝。改造前风速波动剧烈,Vmax=37.5m/s,Vmin=16.1 m/s,丝管时有堵塞,有一台主风机存在喘振现象。应用等量替代风力送丝平衡系统改造后,送丝风速稳定在23 m/s±1 m/s(各片区有所差异),杜绝了烟丝堵塞现象,风机喘振消失。减少了烟丝造碎及烟丝水分和香气的散失,提高了烟丝输送质量,产品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对改造前后送达卷烟机的烟丝进行对比分析,烟丝长丝率平均提高0.03%、整丝率平均提高1.19%、含末率平均降低0.35%,水分平均减少0.08%。

4.7 应用效果评价

二元等值替代法用于风力送丝系统的确是一种简洁、可靠、有效的实用方法。及的控制精度和响应时间在工程应用中已有较高满意度;应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供丝排队”有效降低能耗;系统以设定的最佳风速平稳运行,逻辑上对减少烟丝造碎、水分及香气损失,较好保持烟丝结构都有正面贡献。但其量化结果有待权威部门测定;部份卷烟机烟丝落料仓存在漏风现象,是导致各丝管间风速差异的主因之一,要尽可能消除;送丝机的送丝方式及料位与丝管吸口间的高度,对送丝风速有较大影响,应予充分重视。

猜你喜欢
卷烟机烟丝风管
不同因素对烟丝填充值的影响研究
改善中支ZJ17卷烟机接装纸包裹质量研究
卷烟机设备管理与维护研究
ZJ19卷烟机盘纸架的改进
1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三次风管的优化改造*
膨胀烟丝回潮系统的改进
某大型舰船矩形水密风管结构改进设计
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烟丝结构分布稳定性评价
结存烟丝返掺方式的选择
土建风井内衬风管连接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