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总干线支洞封堵设计

2014-05-04 03:19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4年4期
关键词:主支主洞支洞

秦 晋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21)

1 概况

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中部供水工程)TBM1施工段有三条支洞,分别为1#、2#、3#支洞,即TBM1拆卸支洞、检修支洞、出发支洞,其中1#、2#支洞为临时支洞,3#支洞为永久支洞;TBM2施工段有三条支洞,分别为4#、5#和6#支洞,即TBM2拆卸支洞、检修支洞、出发支洞,其中4#、5#支洞为临时支洞,6#支洞为永久支洞;TBM3施工段有两条支洞,分别为7#、8#支洞,即TBM3拆卸支洞、检修支洞,其中7#、8#支洞为临时支洞。

临时支洞施工完后做永久混凝土实体封堵,永久支洞封堵体中间留设检修廊道和检修门。

临时支洞封堵体按照 IV级建筑物设计,永久支洞按照Ⅲ级建筑物设计。

1#支洞和主洞相交于 2+313m处,2#支洞和主洞相交于 14+092m处,3#支洞和主洞相交于22+750m处,1#支洞长度946m,坡度8%,主支交叉处洞底板 231.05m,支洞口高程 295.40m;2#支洞长度1317m,坡度3.1%,主支交叉处洞底板 228.32m,支洞口高程 263.00m;3#支洞长度413m,坡度8.7%,主支交叉处洞底板226.30m,支洞口高程256.00m。

4#支洞和主洞相交于25+581m处,5#支洞和主洞相交于 36+443m处,6#支洞和主洞相交于47+799m处,4#支洞长度 822m,坡度 5.23%,主支交叉处洞底板 225.63m,支洞口高程268.62m;5#支洞长度1050m,坡度9.0%,主支交叉处洞底板 223.12m,支洞口高程 304.00m;6#支洞长度834m,坡度8.6%,主支交叉处洞底板220.48m,支洞口高程281.66m。

7#支洞和主洞相交于50+379m处,8#支洞和主洞相交于61+054m处,7#支洞长度518m,坡度10.8%,主支交叉处洞底板 219.88m,支洞口高程 267.00m;8#支洞长度 1188m,坡度 9.8%,主支交叉处洞底板 217.40m,支洞口高程317.00m。

上述支洞设计断面尺寸均为7.2×6.8m(宽×高),城门洞型。

2 地质条件

1#支洞封堵体段围岩岩性为P2y16-1二叠系杨家沟组砂岩、砂砾岩,属Ⅲ类围岩,主洞和支洞处未见明显不良地质构造带;

2#支洞封堵体段围岩岩性为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属Ⅱ类围岩,主洞和支洞处未见明显不良地质构造带;

3#支洞封堵体段围岩岩性为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属Ⅱ类围岩,主洞和支洞处未见明显不良地质构造带;

4#支洞封堵体段围岩岩性为J1n14南楼山组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充填方解石脉,隐晶质-斑状结构,属Ⅲ类围岩,主洞线 1017钻孔揭露1条断层F18,在支洞桩号1+021~1+051m段通过,断层岩石破碎;

5#支洞封堵体段围岩岩性为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属Ⅱ类围岩,主洞和支洞处未见明显不良地质构造带;

6#支洞封堵体段围岩岩性为δ燕山早期石英闪长岩,中粗粒结构,属Ⅱ类围岩,主洞和支洞处未见明显不良地质构造带;

7#支洞封堵体段围岩岩性为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属Ⅱ类围岩,主洞和支洞处未见明显不良地质构造带;

8#支洞封堵体段围岩岩性为T3X15三叠系小蜂蜜顶子组凝灰岩,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中粗粒结构,属Ⅲ类围岩;还有部分华力西晚期闪长岩,闪长岩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洞和支洞处未见明显不良地质构造带。

3 导流洞封堵设计

3.1 设计标准

施工支洞采用混凝土封堵体封堵,封堵体虽设在临时建筑物的支洞之中,但封堵体本身却是永久性建筑物,它关系到工程的运行安全,其设计标准按照永久Ⅲ级建筑物标准设计。

封堵体在永久运行期,上游承受水头最大压力计算为:静水水头 H+水锤动水压力水头 h。各支洞上游水头压力如表1所示。

3.2 封堵体布置及结构设计

封堵体最小长度计算如下公式,安全长度按照两倍最小长度取整数。

其中:L―封堵体长度,m;P―总水压,MN;[τ]―容许剪应力(0.2MPa~0.3MPa);A―封堵体剪切面周长,m。

表1 支洞封堵体上游水头压力表

作用水头以表1中水头计算,容许剪应力[τ]取0.2Mpa计算,封堵体最小长度需要大于3m。

国内已建类似工程的封堵体长度多数是洞径的2.5~3倍,是挡水水头的1/3~1/4。

本工程综合考虑封堵体长度采用表 2中安全长度考虑。

表2 封堵体长度的计算成果

其中3#、6#封堵体中间留设检修廊道,封堵体内部为空腔,单位长度的重量减小,相应封堵体长度增加。

考虑到施工方便以及封堵体和围岩的结合,封堵体布置在支洞靠近主支洞交叉处平洞段,选择围岩类别较好的地段设置。

3.3 封堵体结构设计

封堵体分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实体结构,一种封堵体留设检修廊道和检修闸门。

封堵体材料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为C20,抗渗等级为W8。

为了封堵体灌浆需要,同时有利于施工期混凝土散热,在封堵体内部设置纵向灌浆廊道。廊道的高度和宽度,除必须满足灌浆施工等要求外,根据经验,宽、高应小于或等于封堵体断面宽和高的0.6倍。经分析确定不留检修门的永久封堵体灌浆廊道设为城门洞型,断面尺寸2.8m×2.8m,留设检修门的封堵体检修廊道设为城门洞型,断面尺寸3.8m×3.8m。灌浆廊道在灌浆结束后,用混凝土回填,其强度等级和配合比与封堵体混凝土相同。回填前应将廊道周边混凝土凿毛1cm并冲冼干净。

为了增加封堵体的抗滑稳定,在封堵体底部设Ф25锚杆,锚杆采用梅花型布置,穿过钢筋混凝土衬砌深入岩石 2.0m,深入封堵体混凝土2.0m,总长为4.0m。

同时为了增加封堵体的抗滑稳定和渗漏,封堵体采用楔形体并设抗滑齿槽,隧洞顶拱和边墙扩挖形成斜面,斜面坡度1∶3,斜面长3m。抗滑齿槽深度 500mm,槽底宽 1000mm,齿槽边坡1∶2。以1#支洞封堵体(无检修廊道)、3#支洞封堵体(有检修廊道)为例,布置见图1~3。

3.4 封堵体抗滑稳定验算

3.4.1 计算公式

根据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计算方法,封堵体抗滑验算采用抗剪断强度公式计算。

式中:K—安全系数;P—水头的总推力,kN;f—混凝土与岩石之间的抗剪断摩擦系数;c—混凝土与岩石接触面的抗剪断凝聚力;w—封堵体自重,kN;A—与围岩有效接触面积;本工程按底板面积+1/2边墙面积计算。

图1 封堵体布置图

图2 1#封堵体断面布置图

图3 3#支洞封堵体断面布置图

3.4.2 计算工况

荷载组合:正常隧洞输水水头压力+阀门关闭水锤压力+封堵体自重。

3.4.3 设计参数选择

(1)安全系数:荷载组合,允许安全系数[K]=3.0;

(2)混凝土容重:24.5kN/m3;

(3)摩擦系数f及凝聚力c。

根据中部供水初步设计阶段的地勘报告中给定的各类围岩建议f和c指标见表3,经分析选定:

1#支洞混凝土和岩石摩擦系数 f=0.9,抗剪断凝聚力c=700kPa;

2#支洞混凝土和岩石摩擦系数 f=1.1,抗剪断凝聚力c=1100kPa;

3#支洞混凝土和岩石摩擦系数 f=0.9,抗剪断凝聚力c=700kPa;

4#支洞混凝土和岩石摩擦系数 f=0.9,抗剪断凝聚力c=700kPa;

5#支洞混凝土和岩石摩擦系数 f=1.1,抗剪断凝聚力c=1100kPa;

6#支洞混凝土和岩石摩擦系数 f=1.1,抗剪断凝聚力c=1100kPa;

7#支洞混凝土和岩石摩擦系数 f=1.1,抗剪断凝聚力c=1100kPa;

8#支洞混凝土和岩石摩擦系数 f=0.9,抗剪断凝聚力c=700kPa。

3.4.4 计算成果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参数及荷载组合,封堵体抗剪断计算成果见表4。

从表4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最不利工况下,支洞封堵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

4 结束语

为了做到封堵体不滑动,不渗水,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了封堵体三面楔形体的结构,并且设置了抗滑锚杆,封堵体和岩石接触面接触灌浆的措施。但在施工过程中,封堵体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等施工技术也是很关键的。

表3 输水总干线隧洞围岩抗剪断试验采用指标表

表4 封堵体抗剪断计算成果表

猜你喜欢
主支主洞支洞
支洞式调压井在长输水隧洞水锤防护中的应用
施工支洞与主洞交汇三岔口的施工方法
勒珠水电站地下系统工程施工支洞设计
第三系有水泥岩地质支洞进主洞施工技术
浅谈高流速泄洪隧洞施工支洞规划设计与施工
大断面黄土隧道斜井与主洞交叉施工技术
博瓦水电站引水隧洞三岔口开挖与支护技术浅析
关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角度命名的商榷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及技术
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