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刃厚皮回植术式在小儿烧伤中厚皮供皮区应用的疗效观察

2014-05-06 06:39张春新吉成岗周岳平梁祎诺
海南医学 2014年14期
关键词:厚皮头皮瘢痕

张春新,吉成岗,周岳平,梁祎诺

(1.东莞市虎门医院烧伤科,广东 东莞 523902;2.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外科教研室,广东 东莞 523905)

头皮刃厚皮回植术式在小儿烧伤中厚皮供皮区应用的疗效观察

张春新1,吉成岗2,周岳平1,梁祎诺1

(1.东莞市虎门医院烧伤科,广东 东莞 523902;2.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外科教研室,广东 东莞 523905)

目的探讨头皮刃厚皮回植术式在小儿烧伤治疗中厚皮供皮区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烧伤患儿69例,按随机机械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头皮组和非头皮组,每组各23例。三组患儿经清创后,自大腿的前外侧以鼓式取皮机胶纸取皮法切取0.30 mm中厚度的皮片,于烧伤的创面上进行移植。对照组患儿中厚皮的供皮区创面直接应用单层的凡士林油纱贴敷并简单进行适度的加压包扎;头皮组使用气动取皮刀来切取条状刃厚头皮,10 cm×5 cm~20 cm×5 cm大小、0.12~0.15 mm厚度,然后回植于中厚皮的供皮区;非头皮组以相同方法自中厚皮的供皮区旁切取条状的刃厚皮,厚度、大小、回植方法同头皮组。观察比较各组患儿瘢痕的增生程度以及供皮区愈合时间。结果头皮组、非头皮组患儿供皮区的瘢痕评分分别为(3.2±0.5)分和(3.9±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1.3)分(P均<0.05);而头皮组与非头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组、非头皮组患儿供皮区的愈合时间分别为(11.4±2.7)d和(12.5±3.8)d,均比对照组的(21.7±5.6)d明显缩短(P<0.05);而头皮组与非头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儿采用头皮刃厚皮回植于中厚皮的供皮区术式可以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且可减轻瘢痕增生的程度。

儿童;烧伤;皮肤移植;瘢痕

临床上关节等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患者其烧伤创面的修复常用自体中厚皮移植术,因小儿皮肤较成年人要更薄,切取烧伤患儿的中厚皮易损伤真皮的深层,容易引起供皮区反复感染及破溃,就使得供皮区的愈合时间变长,最后导致患儿供皮区形成瘢痕或导致色素沉着,会影响患儿局部的外观和功能[1]。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对烧伤患儿中厚皮移植术后采用头皮刃厚皮回植于中厚皮的供皮区,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烧伤患儿69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26例,年龄10~49个月,平均(35.1±3.9)个月。患儿均为深Ⅱ度的烧伤,烧伤的总面积达1%~9%TBSA。同时均有关节部位烧伤,其中膝关节19例,肘关节32例,踝关节43例,≥2个关节烧伤患儿有38例。于大腿前外侧的供皮区切取中厚皮进行创面修复,大小为7 cm×6 cm~12 cm×11 cm。将69例烧伤患儿按随机机械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头皮组和非头皮组,每组各23例。三组烧伤患儿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且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三组患儿入院后进行常规清创处理,清创后均以0.9%氯化钠、0.1%的苯扎溴铵溶液反复进行冲洗,除痂至创面呈瓷白色,再以无菌的纱布进行包扎。术前均上止血带,根据烧伤的创面大小,从患儿大腿前外侧采用鼓式取皮机以胶纸取皮法切取0.3 mm中厚度的皮片,移植在烧伤创面上。对照组患儿于中厚皮供皮区的创面上直接用单层凡士林油纱贴敷,并进行适度的加压包扎。头皮组使用Zimmer气动取皮刀在患儿头皮切取下条状的刃厚皮,10 cm×5 cm~20 cm×5 cm大小、0.12~0.15 mm厚度,对照中厚皮的供皮区形状进行适度的修剪,尽可能要保证刃厚头皮完整性,将修剪后皮片覆盖于中厚皮供皮区的创面,将皮片周边与创面皮肤进行间断的缝合固定。头皮刃厚皮的供皮区用单层油纱进行贴敷。非头皮组在中厚皮的供皮区附近使用Zimmer气动取皮刀切取下条状的刃厚皮,取皮方法、大小、移植、包扎方法均与头皮组一致。三组中厚皮供皮区的面积及刃厚皮回植的面积均接近。

表1 三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三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注:“-”表示无此项。

138±22 134±24 -头皮组非头皮组对照组23 23 23 34.1±3.6 34.6±2.9 35.7±4.9 14.2±3.9 13.9±3.1 14.8±2.1 104±11 101±29 99±26 106±28 108±21 111±12

1.3 术后处理 三组患儿术后3 d中厚皮的供皮区创面进行首次换药,之后每2~3 d进行1次换药,直至创面愈合,同时给予远红外线治疗仪进行照射7 d。创面愈合后用弹力套加压治疗,并外用硅酮霜。

1.4 观察指标 三组患儿均随访1年时间,详细记录术后三组患儿中厚皮的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及瘢痕增生情况,以参考文献[2]的评估量表从瘢痕厚度、柔软性、颜色和色素沉着4个方面给出评分;得分越低,瘢痕增生程度就越轻,反之则增生程度越重。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进一步比较行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头皮组、非头皮组中厚皮的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P<0.05),头皮组创面的愈合时间虽也短于非头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随访1年,头皮组、非头皮组的瘢痕评分也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降低(P<0.05);且头皮组也优于非头皮组,但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评分结果比较()

表2 三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评分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

例数23 23 23组别头皮组非头皮组对照组F值P值创面愈合时间(d) 11.4±2.7a12.5±3.8a21.7±5.6 169.723<0.05瘢痕评分(分) 3.2±0.5a3.9±0.7a 12.1±1.1 204.159<0.05

3 讨论

临床上为了保证皮肤的肤弹性和关节的功能,对于关节部位深度烧伤的患者,需应用中厚皮移植于烧伤创面。因中厚皮供皮区的创面有时可能会深及真皮的深层,需3~4周的愈合时间,且易发生创面瘢痕的形成。临床上收治的烧伤儿童也逐渐增多,而儿童的皮肤多娇嫩且皮层薄,对于烧伤患儿切取与烧伤创面同等厚度的中厚皮片对其真皮组织的损伤则较重,因此瘢痕的形成也会更加严重。因此采用何种材料对供皮区进行修复,对烧伤患儿的预后质量显得就至关重要[3]。有研究报道使用组织工程化的表皮移植于中厚皮的供皮区可显著地抑制创面瘢痕的增生,但因该表皮的培养需要时间长而不适用于基层临床治疗[4]。目前临床上认为中厚皮供皮区创面采用头皮刃厚皮回植术仍为减轻其瘢痕增生的首选,但该术式多用于成年烧伤患者[5],而在儿童烧伤患儿回植术中应用很少。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非头皮组、头皮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厚皮的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时间均明显缩短,瘢痕增生的程度亦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头皮组虽较非头皮组有一定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烧伤患儿中厚皮供皮区的创面采用头皮刃厚皮回植术相对常规方法仍具有较大的优势,与成年人应用报道结果基本一致[6],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刃厚皮移植术能够使供皮区创面封闭,同时减轻了局部的炎性反应相关。此外刃厚皮组织中含有部分的真皮成分,回植于创面后还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其瘢痕的增生。同时早期进行刃厚皮回植术还通过减少了创面Fb的数量,抑制了胶原纤维的增生从而减少瘢痕的增生[7]。

通过本研究我们体会,烧伤患儿采用头皮刃厚皮回植于中厚皮片的供皮区创面与非头皮组相比,具有以下的优势:(1)患儿的头面部面积占全身面积的比例相对较大,被称为“天然皮库”,且头皮层较厚(厚度约3.0~5.0 mm),毛囊也较深,血运丰富,且再生能力较强,取皮后不影响再生,愈合快,反复切取也不留瘢痕,同时不影响毛发的再生[8]。(2)患儿躯干的面积占全身面积的比例相对较小,切取皮片的资源有限。采用头皮刃厚皮回植术不仅能弥补皮源不足,还能避免因肢体的取皮面积太大而给患儿以后的生长发育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以头皮刃厚皮回植烧伤患儿中厚皮的供皮区,能明显缩短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同时也是烧伤患儿供皮区预防瘢痕增生的较理想方法。

[1]吕 涛,周潘宇,许硕贵,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并自体网状皮修复肿瘤截肢术后难治性创面的效果观察[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6(5):816-820.

[2]孟祥海,王晓琳,李学拥,等.复合皮移植修复烧伤功能部位创面疗效评价[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2):219-222.

[3]林 才,罗 旭,万 丽,等.活性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SD大鼠皮肤缺损[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2,18(3):197-199.

[4]Vander Veer WM,Bloemen MC,Ulrich MM,et al.Potentia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causes of 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J].Burns, 2009,35(1):15-29.

[5]吴晓峰,李 卫,陆平言,等.刃厚皮回植中厚供皮区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08,15(1):99-100.

[6]邓海涛,赵耀华,魏 莹,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头皮撕脱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6(4):614-618.

[7]陆树良.烧伤创面愈合的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J].中华烧伤杂志, 2008,24(5):359-361.

[8]Lai A,Ghaffari A,Li Y,et al.Paracrine regulation of fibroblast aminopeptidase N/CD13 expression by keratinocyte-releasable stratifin [J].J Cell Physiol,2011,226(12):3114-3120.

R726

B

1003—6350(2014)14—214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4.0830

2013-11-15)

张春新。E-mail:1751909651@qq.com

猜你喜欢
厚皮头皮瘢痕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栽培注意事项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让头皮爱上做SPA
导管头皮针与钢针头皮针临床效果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