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思想: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2014-05-06 07:13徐小跃
唯实 2014年1期
关键词:仁爱中华文化情怀

徐小跃

仁爱思想: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徐小跃

中华文明,或者说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而能成为此历史文化之中心者当推至圣先师孔子,关于这一点前辈学者多有论述。钱穆《孔子传》序言说:“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已有2500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之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2500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5000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之所以一谈到中华文化,就要力数孔子在其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是因为只有孔子完成了对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承前继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任务和使命。这是一个能肩负起整个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伟大思想家的品格和责任。

现在我们知道,要进入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要了解和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一定要进入到孔子的思想领域和精神世界之中。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又当掌握孔子思想的核心及其精神追求,而构成孔子思想核心的又当推他的仁爱思想。

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仁的最本质的精神是“爱人”,这应该说是学界较为普遍的认知。但对孔子有关“仁”的界说,学界也是存在不同看法的。当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究竟什么是“仁”,在孔子《论语》中有着大量不同的界定。这可能与孔子喜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孔子会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场景对所谓“仁”进行具体而又鲜活的表述。然而,我们又说,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之最高范畴以及诸伦理道德之全德的“仁”,孔子无论如何也是要阐述清楚的。

作为一个研究孔子仁爱思想的学者来说,其任务和目的不仅是说清楚孔子是怎样定义和规范“仁”这一概念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揭示出“仁”这一概念的背后所要表征的是什么样的精神价值和精神追求。在《论语》一书中,共有17处论及“仁”这一概念。其《学而篇第一》记载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又如《学而篇第一》记载:“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认为,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又如《颜渊篇第十二》记载:“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孔子的行动纲领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一次,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仁者爱人,仁者善于识人。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一一列举《论语》中17处有关仁的论述。

大体上说,《论语》中“仁”有以下12种含义:

其一,仁是孝悌。或者反过来说,孝悌是仁,且是仁的基础和根本。这是一种血缘和自然关系上的“爱”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这里“仁”的情怀和精神是“孝亲和敬顺”。

其二,出言谨慎,内外一致,言行合一是仁。反过来说,花言巧语,言不由衷,虚情假意,内外不一,言行不一等是“不仁”。此处“仁”的情怀和精神是“真实无华”。

其三,勤劳为先,迎难而上,索取次之是仁。在这里,“仁”的情怀和精神是“奉献和给予”。

其四,忠恕是仁。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忠恕”二字皆有“心”。说明它们是一种情感和心理状态。我将此概括为如下几心:宽广之心、真诚之心、实在之心、宽容之心。此乃“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之谓也。在这里,“仁”的情怀和精神是对他人“帮助和给予”;给他人“尊重、平等、独立、自由”。

其五,克制自己,按规矩和礼法行事是仁。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他人为上,社会为先”,具有牺牲“小我”,成全“他人”的胸怀,所以亦关乎“克己奉公”,“恪守规范”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其六,严肃认真,小心谨慎,无怨无悔是仁。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恭敬、宽容、忍耐”。因为一个严肃认真和小心谨慎的人,那一定会对事对人,尤其是对人常怀敬重之心,尊重之情。另外,常常喜欢报怨的人是缺乏宽容之心和忍耐之心的。爱体现在为他人缺点和过失的宽容和谅解。

其七,爱人是仁。这是仁的总原则和精神。“仁者爱人也”是孔子以及整个儒家思想的最高命题。《颜渊篇第十二》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句话向被研究者视为孔子对“仁”的内涵最直接和明了的诠释。当然,这种“爱”正是我们上面所说到的那样,它是需要通过许多具体的情怀和精神而得到体现的。

其八,恭敬、庄重、忠实是仁。行为举止谦恭有礼,做事认真敬业,待人真心实意。在这里,“仁”的情怀和精神是“诚信”和“真实”。实际上这涉及“仁爱”的前提问题。也就是说,只有出于真挚和诚信的情感,表现出“仁”概念所包含的那一切的情怀和精神,也才能称得上“真爱”。说得通俗些,如果没有“真”、“诚”、“信”的“爱”,那只能被称为“假爱”。

其九,坚毅、果敢、坚强、质朴、谨慎是仁。在这里“仁”的情怀和精神是“真诚和恭敬”。谈话时不要夸夸其谈,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否则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和不恭敬。本质朴实的人一定是真诚待人的人。

其十,注意方式方法,团结依靠仁人贤士是仁。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尊重和虚心”。能够注意方式方法的人一定是充分能考虑到他人的感受的人,这就是一种尊重。不自以为是,依靠并团结他人,这就是一种虚心。

其十一,恭敬(谦恭、庄重)、宽容(宽厚)、诚信(诚实)、勤勉(勤敏)、恩惠(慈惠)是仁。这是仁的五个具体的德目,也是实行仁德的具体行为方式。

其十二,学、记、问、思是仁。学是广泛的学,记(志)是认真地取,问是恳切地问,思是律己切实的思。在这里,“仁”的情怀和精神是“谦虚、认真、恳切、律己”。

总结上述之论,《论语》之仁,其总的情怀和精神就是一个字,那就是“爱”。爱是一种忠诚和善意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它表现在多个方面。所以,如果你仅从一个或少许几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那一定是不全面的,不丰满的。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这样一个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孔子的“仁爱”才是符合真义和本义的。其重大意义也只有通过这多种含义的展开才能实现。

以上我们在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里和一个非常精深的理念面揭示了孔子“仁爱”思想的情怀和精神,从中可以发现,孔子是在人与人的关系框架内来定位和定性人与人相处的关系的。换句话说,孔子的“仁”是专门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在孔子那里,人与人相爱的关系又是具体通过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来得到确证的。血缘关系表现为“孝悌”,人际关系表现为“忠恕”,落实到实际中表现为“惠民”。所以,我们可以从三个大的方面概括孔子的“仁爱”:其一是孝悌之爱,其二是忠恕之爱,其三是惠民之爱。

在此基础上,孔子则紧紧抓住“心”,也即情感和心理来展开他的仁学思想的构建。所以,在孔子看来,“仁爱”首先应被视作是一种情感和心理的表现和状态。我们知道,繁体字的“愛”是有“心”的。但这是一种“真诚、忠诚、良善”之心,具体表现为亲近、关切、扶助、帮助、珍惜、恩惠、投入、奉献、给予、尊重、平等、宽容等等之情。此心此情凝聚成精神,就形成一种力量,就变成一种追求,从而内化为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追求。

但如果我们细心一点会发现,孔子论“仁”并没有直接从人性和人心的层面来论证和讨论。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着重对“仁”的心性基础作了一定的阐发。孟子明确指出:“仁,人之安宅也。”(《孟子·离娄上》)“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也就是说,在孟子看来,仁爱之心,仁爱之情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和本质属性。不但如此,孟子还将“仁”的关系范围扩大,突破人与人的关系而拓展到人以外的存在。这就是他著名的“亲亲仁民爱物”的主张。以后的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正是在此基础又进一步发展了“仁爱”思想。唐代的韩愈指出:“博爱之谓仁。”宋代的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程颢则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由此可见,由孔子建立的仁爱思想,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与宇宙天地的关系,从而在一个广大的范围内宣扬着“爱”的理念,弘扬着对待一切皆应保持着尊重、平等、宽容、善待以及和平的精神。正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天人协和”这一人生的最高境界,长期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我们喜谈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弄清楚的问题。我们认为,不管从哪些方面去概括,或者不管你从哪些学派中去寻找,但你在寻找时一定要遵循思想文化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一定要确立一个标准,如此,你得出的结论才是符合实际的并能得到认同的。我想这个实际和标准只能被确定为:这一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中心;这一文化符合人性;这一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民性。而符合这一实际和标准的我们说当推孔子以及由他建立的仁爱思想。现在我想通过几则材料说明孔子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及其优秀性。

第一则:早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了如下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第二则: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上通过了《世界宗教会议宣言》。在《宣言》中,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被确定为全球人类应遵奉的伦理原则,此又被称为“金规则”。而全球伦理的倡导者将这个伦理的基本原则表述为“每个人都应当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并认为,这就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最小公分母,或者用“宣言”的话说,是“世界诸宗教在伦理方面现在已有的最低限度的共同之处”。

第三则: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总干事代表泰勒博士在孔子诞辰2540年纪念会上有这样一大段精彩并发人深省的论述:“如果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2500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者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许多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和超越时代的,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并照耀着今天和未来。”

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则和第三则从最原则上高度肯定和评价了孔子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观对当今和未来中国和世界的意义和价值。而第二则明确将孔子的“恕道”思想确定为全球人类应遵奉的伦理原则,此又被称为“金规则”。这一被中国人几千年奉为“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终身可为者惟恕”的仁爱思想,与孔子以及整个儒家在多方面、多层次规定下的仁爱思想一起铸造和凝聚成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进而形成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并最终积淀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孔子的仁爱思想所要确立的当然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性。唯其如此,这一表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的孔子的仁爱思想,必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以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活动中越来越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我们的结论是,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了解成为这一文化中心的孔子,而要了解孔子一定要全面把握他的核心思想——仁爱思想。

以上所有这些研究的目的,又无不是为了正确理解和认识习近平同志的“四个讲清楚”。应该这么说,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最为精当和准确地回答了中华文化、中华精神与中国今天和未来的关系问题。我认为,每一位中国人,尤其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都应记住它:“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来源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讲清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答案还是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我们应该将这一召唤作为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

(作者系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

猜你喜欢
仁爱中华文化情怀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五老”情怀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