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4-05-07 11:52车德亚李思能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4期
关键词:透皮痛风性清风

陈 新 毛 兵 车德亚 刘 建 李思能

(1.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00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陈 新1,2毛 兵2△车德亚1刘 建1李思能1

(1.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00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电致孔导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并与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电致孔透皮给药30例、B组秋水仙碱口服治疗3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A、对照组B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6.67%、93.33%,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A(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0、43.3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B(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痛风性关节炎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电致孔 中医药新用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受累关节常见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笔者应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收治患者90例,均符合文献[2]相关标准,排除孕妇;年龄<14岁或者>80岁者;恶性肿瘤、血液疾病、出血及出血性疾病患者、重要脏器严重病变患者、皮肤湿疹患者;对交流电过敏者;肢体神经损伤导致感觉不灵敏者;醉酒者;带有心脏起搏器等植入性器械者、局部治疗部位有金属物品植入者;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男性77例,女性13例;年龄33~79岁,平均61.20岁;病程1个月至33年;其中病变累及足趾者81例,累及掌指关节者37例,累及踝关节者37例,累及腕关节者3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A 30例、对照组B 30例。3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3组均给予基础治疗:美洛昔康片(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7.5 mg/片)7.5 mg口服,每日1次,7 d为1疗程。治疗组、对照组A除给予基础治疗外再运用电致孔透皮给药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局部给药治疗。电致孔技术参数:适用电源为220 V、50 Hz,输入功率<90 VA,脉冲波形为脉冲调制波,工作频率1000~10000 Hz,脉冲宽度0~1 ms,额定负载阻抗500 Ω,药疗电极面积≤12 cm2,脉冲幅度<60 V,脉冲电流<100 mA,热疗温度<65℃。治疗组透皮治疗给药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 mL∶50 mg),对照组A为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20 min,7 d为1疗程。对照组B除基础治疗外再给予秋水仙碱片 (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0.5 mg/片)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1 mg,以后每2小时服1 mg直至关节疼痛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或每日总量达到6 mg为止,关节症状缓解以后改为每日1次或2次、每次0.5~1.0 mg口服,7 d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中痹证疗效标准[3]。痊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关节疼痛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正常,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血尿酸下降50.100 μmol/L但未降至正常范围。有效:关节疼痛减轻,血尿酸下降小于50 μmol/L但未降至正常。无效:关节疼痛症状,血尿酸均无改善。同时采用Budzyuski六点评分法进行局部关节疼痛评分[4]。0分:无疼痛。1分:有疼痛但可被忽略。2分:有疼痛,无法忽视,但不影响正常生活。3分:有疼痛,无法忽视,部分影响正常生活。4分:有疼痛,无法忽视,所有日常生活都受影响;但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如进食、睡眠和如厕等。5分:剧烈疼痛,无法忽视,不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及对照组B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及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组及对照组B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及疼痛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A(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及疼痛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及疼痛评分比较(±s)

与对照组A治疗后比较,△P<0.01。

组 别 血尿酸(μmol/L) 疼痛评分(分)治疗组 治疗前 597.6±30.5 3.50±1.04(n=30) 治疗后 355.0±14.6△ 0.89±0.80△对照组A 治疗前 576.6±33.6 3.34±1.05(n=30) 治疗后 506.2±11.5 2.06±0.93对照组B 治疗前 562.0±34.3 3.29±0.93(n=30) 治疗后 329.1±17.2△ 0.91±0.76△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A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B出现腹痛腹泻11例,恶心呕吐1例,发生率43.34%;治疗组出现皮肤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B(P<0.01)。

3 讨论

近年来痛风发病率明显上升,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痛风性关节炎的局部治疗,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针灸、药物外敷、药物离子导入、药物封闭注射等。但针灸及封闭注射为有创性的治疗方法,相较于无创性的治疗方法患者接受度欠佳;而药物外敷或者离子导入由于局部吸收效果差,导致疗效欠理想且停止治疗后复发率高。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病因多为湿热痹阻关节经络,气血不畅导致关节红肿热痛[5]。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从中草药青风藤(青风藤,味苦辛,性温,其功能为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6])中提取出来的盐酸青藤碱。药理研究表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有明显的消炎和免疫抑制等类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能纠正纤溶障碍,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变性质,改善微循环及抗氧化[7]。目前该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已经在医学界得到了认可[8-9],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局部治疗的文献报道很少,但就其药物作用原理对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针对性是很强的。电致孔法是采用瞬时的高电压脉冲电场在细胞膜等脂质双分子层形成暂时的、可逆的亲水性孔道而增加细胞及组织膜的渗透性的过程[10]。近年来,有较多学者对电致孔条件下透皮给药进行了大量研究。陈芳等以水溶性大分子肝素钠及脂溶性分子睾酮为模型研究了电致孔对药物体内、体外透皮转运的促进作用和影响因素[11]。岳奇峰等对电致孔条件下不同电学参数对盐酸青藤碱透皮给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青藤碱的累积透过量与电参数密切相关,并且提出了电致孔透皮给药的最佳电学参数[12]。电致孔透皮给药技术可使药物直达病灶部位,与常规的中低频治疗仪相比电致孔的药物渗透技术导入精确,可保证药物定量、恒量导入,提高了局部的血药浓度,且较之全身用药副反应少,患者痛苦小,疗效更满意[13]。本研究所使用的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集模拟针灸、远红外热疗、磁场效应、药物导入作用为一体,具有祛风除湿活、通经活络镇痛之效,设置电致孔加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是为更好地说明同等条件下治疗组的疗效更优,这在现有的实验结果中得到了证实。本研究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配合运用电致孔透皮给药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局部治疗,是以中医祛风湿止痹痛理论为基础,配合目前先进的电致孔透皮技术进行局部给药。二者相辅相成既为无创性的治疗方法,又能保证药物良好吸收,达到既增强疗效又避免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的目的,对患者的尽早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本研究扩大了传统中医药制剂在在风湿痹证治疗上的应用空间,为中医药的临床给药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1]朱其广.点刺放血配合拔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4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2):42-43.

[2]吴少祯.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8-72.

[3]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734.

[4]赖爱云,吕昭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局部封闭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7(5):33-34.

[5]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6]孙霞,于晓佳,邱明丰.青风藤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1(4):363-364.

[7]甘文,袁艳辉.正清风痛宁针片联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1例[J].中医药导报,2007,13(12):50.

[8]赵淑芹.针刺加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3(2):178.

[9]周健.针灸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痛风35例临床观察[J].中华医护杂志,2006,3(5):427.

[10]Brown MB,Traynor MJ,Martin GP,et al.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skin perturbation devices[M].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Vol 437.Totowa:Humana Press,2008:119-139.

[11]陈芳.电致孔对药物透皮转运的影响[D].上海: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5.

[12]岳奇峰,郝保华,邓周虎.电致孔条件下不同电学参数对青藤碱透皮给药的影响[J].中草药,2006,37(11),1639-1641.

[13]Wong TW,Ko SF,Hui SW.Enhancing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with electroporation[J].Recent Pat Drug Deliv Formul,2008,2(1):51-57.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Zhengqinfengtongning Injection w ith Electroporation Treating Gouty Arthritis

CHEN Xin,MAO Bin,CHE De-ya,et 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 in Sichuan Province,Sichuan,Zigong 6430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Zhengqinfengtongning injection with electroporation treating gouty arthritis.M ethods:90 patients with gouty arthritis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3 groups:treatment group,control group A and control group B.30 case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Zhengqinfengtongning injection with electroporation,3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A were treated by normal saline injection with electroporation,and 3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B were given oral colchicine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s of the 3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0.00%while the rates of control group A and B were 66.67%and 93.33%respectively.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control group A(P<0.05).Untoward effect rate of them were 3.33%,0 and 43.34%respectively,among which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B (P<0.05).Conclusion:Zhengqinfengtongning injection with electropor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gouty arthritis.

Gouty Arthritis;Zhengqinfengtongning Injection;Electroporation;New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589.7

B

1004-745X(2014)04-0706-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4.065

国家中医药传染病防治基地专项建设经费支撑项目(zyy20120701)

△通信作者

2013-10-09)

猜你喜欢
透皮痛风性清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9月,清风送爽 高远辽阔
青藤碱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透皮研究
马钱子总碱中2种成分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体外透皮特性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Way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s rural area
生物透皮短肽技术
携清风一缕,叹浮生轻狂
清风沐竹,忽而今夏
生物透皮短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