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2014-05-07 11:52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4期
关键词:治疗仪饮水穴位

王 芳 陈 甦 梁 晖 黄 健 林 卿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王 芳 陈 甦 梁 晖 黄 健 林 卿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穴位电刺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进行早期吞咽康复治疗,同时治疗组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对人迎、廉泉、翳风、外金津玉液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治疗20 d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27%,高于治疗组的87.18%(P<0.05);治疗组中患者饮水测试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康复治疗中运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电刺激相关穴位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提高更显著。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电刺激充分利用治疗仪肌肉电刺激及针灸治疗协同作用原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有一定作用。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治疗 针灸治疗

近年来,吞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高达51%~73%[1]。目前康复治疗主要有吞咽训练[2]、吞咽障碍仪物理治疗及针灸治疗等。本研究通过采用吞咽治疗仪,根据针灸治疗的选穴方法,对人迎、廉泉、翳风、外金津玉液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吞咽障碍,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神经内科住院的76例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1)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诊断标准诊断,并经头颅MR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年)。(2)中风病中医病名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996)。(3)吞咽障碍评定采用日本洼田俊夫的饮水测试判断[3]。(4)纳入标准包括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可到放射科配合检查。能理解和执行治疗人员的简单指令,简易智力测试量表(AMT)评分大于7分。无严重痴呆、精神障碍和失语。所有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及纳入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50~74岁,平均(63.50±0.20)岁。治疗前合并吸入性肺炎11例,石氏评分平均(8.80±0.20)分,VF评分平均(3.50±0.10)分。治疗组39例,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 52~75岁,平均(63.90±0.30)岁;治疗前合并吸入性肺炎12例。石氏评分平均 (8.90± 0.40)分,VF评分平均(3.60±0.20)分。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及治疗组均针对脑梗死进行相关治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控制感染、保持内环境稳定等)。并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如口腔、咽喉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舌部运动训练;屏气、发声运动及摄食训练。(具体参照《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吞咽治疗仪(常州雅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YS1001型)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穴位取人迎、翳风、外金精玉液。参数指标如下。波形:双向脉冲波-波宽800 ms。治疗强度:0~25 mA。方形电极片或蝶形电极片,连续脉冲、自动触发脉冲、手控触发脉冲模式。采用单通道 ,治疗时电极1A、B至于左侧人迎穴,左外金津排列,电极2C、D位于右侧人迎穴,右外玉液外金津刺激20 min后,电极1改为廉泉,电极2改为翳风穴,刺激20 min,在刺激的同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每日1次,20 d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分。显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提高2分以上。有效:吞咽障碍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提高1分。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无进步。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吞咽障碍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吞咽障碍疗效比较(n)

2.2 两组饮水测试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饮水测试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两饮水测试评分均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

表2 两组饮水测试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饮水测试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9 4.60±0.52 2.50±1.19*△对照组 37 4.57±0.51 3.33±1.24*

3 讨论

吞咽障碍是指固体或液体从口腔至胃的传递过程中出现运动障碍或传送延迟,系与吞咽有关的神经损伤或吞咽器官损伤使吞咽的一个或多个阶段损伤而导致食物、口水呛入呼吸道等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4]。脑卒中是吞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卒中后吞咽障碍常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严重影响[5]。

吞咽治疗仪是已获得认证的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理疗仪,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相关肌肉促进吞咽功能。陈华先等应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具有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患者吞咽功能,改善其生存质量[6]。

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机属本虚标实,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标为风火相煽、痰癖阻闭经络。游红等研究发现,针灸治疗有一定治疗作用,通过针刺凤池、翳明、供血穴达到醒脑开窍、活血化瘀、平肝息风、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使阴阳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脑功能恢复[7]。中医电针是通过电针机将微弱的电流输送到穴位上,使人体局部的神经、血管、肌肉兴奋或抑制,从而调节功能平衡。

本研究将吞咽治疗仪与中医针灸选穴原理相结合。通过吞咽治疗仪进行特定穴位电刺激。穴位依据中医学近部取穴与脏腑辨证取穴原则,选择人迎、廉泉、翳风、外金津玉液电刺激治疗。人迎穴出自《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有通脉、降逆、理气之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谓其主治“颈气闷肿,食不下”。廉泉又名舌本,为任脉与阴维脉之交会穴,可消痰火,疏舌络。二穴为治疗吞咽困难之主穴。联合外金津、玉液激发舌咽之经气,通利咽喉,养阴精益肝肾,翳风驱风化痰通窍。本研究发现,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法的治疗组,无论是总体的康复情况还是吞咽功能单项的康复情况均比用传统刺激法的对照组优胜。从而探索了改进吞咽障碍治疗仪的用法,使其发挥一次治疗,两种功效的优势。不仅通过刺激外周运动神经以激活肌肉的活动,强化无力肌肉,帮助其恢复运动控制,而且通过穴位刺激,提高中枢神经的再生和功能重组,对患者整体功能恢复有更大帮助。进而进一步简化了临床康复的步骤,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支持。

[1]Cola MG,Daniels SK,Corey DM.Relevance of subcortical stroke in dysphagia[J].Stroke,2010,41(3):482-486.

[2]Crary Ma,Carnaby Mann GD,Faunce A.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y for dysphagia:descriptive results of two surveys[J].Dysphagia,2007,22(3):165-173.

[3]Jayasekeran V,Singh S,Tyrrell P,et al.Adjunctive functional pharynge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reverses swallowing disability after brain lesions[J].Gastroenterology,2010,138(5):1737-1746.

[4]王拥军,卢德宏,崔丽英,等.现代神经病学进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05-290.

[5]张秀果,李秀婷.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人性肺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8,30(12):1926-1927.

[6]陈华先,罗韵文,罗文浩,等.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11):767-768.

[7]游红,李海英,杨晓庆,等.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9-20.

r245.9+7

B

1004-745X(2014)04-0712-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4.070

2013-09-29)

猜你喜欢
治疗仪饮水穴位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简易饮水鸟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夏季穴位养心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