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黄芪二术除湿汤加减治疗肛门坠胀300例

2014-05-07 11:52杨继君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4期
关键词:气滞汤加减证型

杨继君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重庆 410420)

自拟黄芪二术除湿汤加减治疗肛门坠胀300例

杨继君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重庆 410420)

目的观察黄芪二术除湿汤治疗的治疗肛门坠胀的疗效。方法将300例肛门坠胀患者依据临床表现结合辨证论治方法分为湿热下注、气滞血瘀、及脾胃虚弱3个证型,根据证型给予加减后的黄芪二术除湿汤进行直肠滴入治疗,疗程10 d。结果自拟黄芪二术除湿汤加减直肠滴入对各种证型的肛门坠胀治疗均有效。结论自拟黄芪二术除湿汤加减能够有效的治疗各种证型的肛门坠胀,切实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肛门坠胀 直肠滴入 中医治疗

近年来,笔者给予肛门坠胀患者直肠滴入自拟黄芪二术除湿汤,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年本院以肛门坠胀为主诉、排除器质性病变患者300例。年龄22~75岁,男性122例,女性178例;病程30 d至3年。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以肛门坠胀为主症,或午后坠胀加重,伴有肠鸣、腹胀、矢气频作等症状,也有矢气及便后缓解;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纤维结肠等内窥镜诊查排除炎症、溃疡、肿瘤等;钡剂灌肠未见结肠黏膜形、色改变。并排除菌痢、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特异性疾病与肉芽肿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临床中肛门坠胀多见湿热下注,气滞血瘀及脾胃气虚证。中医辨证分型符合以下标准。(1)湿热下注证。其临床表现为肛门坠胀,有灼热感,或会阴部隐痛,或面赤身热,小便短赤,腹胀便结,或大便表面附有脓性黏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局部检查:肛缘皮肤可有潮红,肛门指诊肛隐窝处有压痛,或前列腺压痛,或直肠前壁宫颈部有举痛;肛镜检查示直肠黏膜充血潮红,或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附着,或肛隐窝充血、肛乳头肥大。(2)气滞血瘀证。肛门坠胀,或腰骶部疫痛,或刺痛隐隐,有时向大腿或会阴部放射,伴忧愁抑郁,胸闷不舒,暖气频频,矢气不畅,常有便意感,或曾有肛门手术史,舌红苔薄白,脉弦涩。局部检查或可见手术瘢痕,肛镜检查示直肠黏膜呈暗红色,指诊可扪及齿线上痔区有硬结(3)脾胃虚弱证。肛门坠胀,疲劳乏力,纳呆便溏,气短易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局部检查:肛门指诊示直肠黏膜柔软,活动度较大,镜检查示直肠黏膜呈淡红色,直肠前壁可见黏膜堆积肠腔。

1.2 治疗方法 予以黄芪二术除湿汤,方药为黄芪30 g,白术30 g,苍术21 g,防风12 g,白芷12 g,当归15 g。湿热下注加黄柏15 g,黄芩15 g,滑石30 g;气滞血瘀加川芎15 g,土鳖9 g,枳壳15 g,红花10 g;脾胃虚弱加薏苡仁30 g,党参30 g,升麻9 g。以上药物根据辨证处方5剂,每剂水煎取汁800 mL,取药液200 mL,约40℃左右,装入输液袋,连接一次性导尿管,以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并缓慢插入肛门内约10 cm左右,直肠滴入药液,每日2次,30 min后可以排便,治疗10 d。

1.3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肛门坠胀消失,解便顺畅,随访1年未复发。有效:肛门坠胀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后无明显好转。

2 结果

见表1。结果示经治疗肛门坠胀个证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表1 肝门坠胀各证型疗效(n)

3 讨论

肛门坠胀是肛肠科的常见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后重”范畴,可单独存也可与其他疾病伴发出现。目前肛门坠胀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多为肛门坠胀难忍,可放射到腰骶、臀部及大腿,常会有便意频频、里急后重之感,下午及晚间坠胀感明显,平躺时减轻。该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多应用抗生素抗炎治疗,疗效有限,且长期使用抗生素,副作用大,往往会使肛门坠胀更加严重。中医学认为,该病病因病机复杂,风、热、湿、燥之邪侵袭人体,停留于肛门大肠,局部气血不和,经络阻滞,湿热、瘀血、浊气结聚不散而成。笔者认为肛门与六腑相连,关系甚为密切,而六腑以通为用,因此对于此症的治疗应采用清热利湿、祛风行气、活血通便之法。自拟黄芪二术除湿汤,方中黄芪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有升提下垂脏腑之效,为君药;白术,苍术健脾除湿助黄芪之功,为臣药;白芷祛风除湿加强白苍二术除湿之功,当归活血祛瘀加强局部血液流通,促进新陈代谢。 湿热下注明显者加黄柏黄芩滑石;气滞血瘀显著者加川芎、土鳖、枳壳、红花;脾胃虚弱加薏苡仁、党参、升麻。该方针对引起肛门坠胀的病因“风、热、湿、燥”之邪,起到清热利湿,祛风行气,活血祛瘀的作用,使大肠气机通利,升降有序,肛门坠胀消失。且该方加减治疗肛门坠胀效显著,费用低廉,且无毒副作用,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易于实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004-745X(2014)04-077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4.106

2013-12-05)

猜你喜欢
气滞汤加减证型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