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猫和老鼠》到《天才眼镜狗》

2014-05-07 11:02吴越
齐鲁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猫和老鼠木兰熊猫

吴越

动画片,是工业时代人们寻找童年的一种方式,是这个时代的田园牧歌,从孩子的角度,深入孩子的心灵。美国动画片表现出的唯美因素、人性光辉、人与动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像阶梯一样,一步一步引导我们深入童年世界。

一只狗的启发:

打通人和动物之间的鸿沟

人类可以饲养宠物狗,狗为何不能收养人类?

这种逆向思维出现在3D动画电影《天才眼镜狗》中。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世界上“最聪明狗狗”皮博迪,导演罗伯·明可夫说:“他属于异常聪明的小狗,不但从小会讲话、看书,而且充满智慧,由于他的‘异常表现,没有人类敢领养他,因此他更加发奋图强,拿到哈佛大学的文凭,并且精通各类乐器,创造发明都难不倒他,最后练就成一只百般技艺无所不能的天才眼镜狗,还收养了一个人类男孩。”

打通动物和人之间的鸿沟,将二者平行对待,逆向思维成就了一部完美动画片。

《天才眼镜狗》打着一部儿童电影的旗号,却是拍给家长看的。怎样定义“反叛”,让孩子理解反叛,要比一开始就教他们只会反叛,有效果得多。一位影评人感慨道,“对于4-7岁这个年龄段,需要大量的,很卡通很有吸引力的形象,刺激他们去反叛,聪明地利用反叛,实现成长。”

正确的反叛——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比尔·盖茨、乔布斯,他们的个人努力,他们的美国梦,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人类。

重塑童年:坚持梦想、反抗权威、治愈的能力、爱的力量

从17世纪开始,当第一批欧洲移民因为本国的宗教迫害、政治不公、阶级压迫以及经济窘境飘洋过海踏上美洲大陆时,他们心中就怀有渴望独立自主、平等和个性发展的梦想。时至今日,“美国梦”在动画片中得到了很好体现。

《冰雪奇缘》,追随的是迪斯尼多年来一贯坚持的理念:对梦想的坚持、对权威的反抗、治愈的能力以及爱的力量。

《里约大冒险》,凸显了西方人的热忱,而这种热忱来源于“幼稚”。我们想得太多,顾虑的太多,谨慎了太多,因而“成熟”了太多。虽然成熟比幼稚有时候更方便做人做事,但我们为成熟牺牲掉了更宝贵一些的东西,比如单纯,比如赤子之心。

在美国的动漫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那些追寻“美国梦”的小人物所抱有的个人英雄主义,他们的喜怒哀乐。

70多年前,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的动画系列喜剧《猫和老鼠》,直到今日依然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在各电视台轮番播映、经久不衰。这部动画片,从头至尾的幽默,使上至80岁的老翁,下至几岁孩童,皆能开怀大笑,欣然接受。

可以这样说,从70多年前的《猫和老鼠》、《唐老鸭》等动画片,到今日的《冰雪奇缘》等,对生活的戏谑、对梦想的坚守始终呈现在美国动画片中,成为他们打通童年世界和成人世界的桥梁。

“让3岁到80岁的人都有动漫看”

1998年,迪斯尼公司用一部《花木兰》首次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成功改编成商业动画片;10年后,梦工厂以《功夫熊猫》再次品尝“文化嫁接”的甜头。

《木兰辞》中没有叙述战争中木兰个人的具体功绩,没有刻画木兰对整个战争的关键作用。但是,《花木兰》则将木兰的功绩具体化,特别是在匈奴大兵杀来时,木兰英勇炸崩雪山将匈奴士兵全部掩埋,以及后来匈奴向京进发,木兰冒险通报并以自身武艺救下皇帝等细节,体现了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即使是中国化的动画片,其中也无不充斥着“美国梦”的元素。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中国传统动画片中的唯美叙事,被好莱坞动画片轻松打败,反过头来席卷中国。

阿宝出师大捷,熊猫俨然已成为梦工厂的吉祥物。一只熊猫端坐月亮之上,垂钓梦想,这便是新鲜出炉的东方梦工厂标识。

2008年,梦工厂CEO卡森博格宣称“《功夫熊猫》是好莱坞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

与《功夫熊猫》不同的是,很多国产动画片,在选材上过于偏向历史故事、民族传说与神话,继承传统文化与敞开胸襟接受世界各民族文化,面向国际选材的矛盾始终没有解决好。

日本动漫有一句著名的口号:让3岁到80岁的人都有动漫看。动画片自始至终都是属于所有人群的,我们过多地将其灌注在孩子身上,是一个本质的失误。只有让成人进入动画世界,才能找到真正的童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猫和老鼠木兰熊猫
木兰剧片段展示
猫和老鼠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猫和老鼠
我爱“熊猫”
若是木兰能网购
我与熊猫的二十年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