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做局 艺术埋单

2014-05-07 21:38黄辉
齐鲁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艺术品

黄辉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上升期,各门类艺术品都有突出的表现,尤其是近现代书画和当代油画,其价格是其他行业无法企及的。

艺术品收藏圈内行骗和欺诈行为也层出不穷,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品市场投资的投机性太强。

当资本遇上艺术品

沈桂林失踪了。

失踪前,他身份多样,是海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海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也是海南泰达拍卖有限公司和海口泰特典当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北京美丽道艺术中心的法人代表。

自2010年2月开始,沈桂林以个人名义,用海口泰特典当责任有限公司做担保,允诺月利息2%至3%的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用于投资发展其他产业和还本付息及个人消费。随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增多,还本付息的压力越来越大,资金链断裂。去年12月,沈桂林潜逃香港,后辗转到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藏匿。最终被专案组在老挝抓捕。

无独有偶。今年1月,多名投资者向警方举报,一家名为中华文化产权交易所的香港公司在运营3个月后,发现在中创信贷网上的平台不能提现支付,推测该平台资金链可能出现问题。据悉,该公司与内地的关联公司——深圳市中瑞隆信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3个网贷平台合作,吸引大批内地客户参与文化艺术品份额交易。今年初,交易平台提现突然停止,老板郑旭东卷走近7亿元,随后中华文化产权交易所及其网贷平台崩盘,被称为“新年第一网贷案”。

相比之下,57岁的程红更加直接简单的利用了艺术品致富。这个只受过高中教育的东北老太起初是西丰县有名的企业家,经营好福典当行和一处拥有15个房间的好福旅馆。2011年她建起一座私人博物馆,号称辽北地区首家私人博物馆,拥有大小3000余件从辽到清的“珍贵”文物,其中一把乾隆宝刀价值1.2个亿,说是20年前从一位没落蒙古王爷手中收来的。也是在这时起,程红打着“研究、考古、鉴定”的幌子,以私人博物馆为“抵押”,高息吸纳资金。今年1月,程红带走资金,留下了价值有待鉴定的文物。据了解,目前登记涉案人员400余人,涉案金额上亿元。

一夜暴富的艺术梦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上升期,各门类艺术品都有突出的表现,尤其是近现代书画和当代油画,其价格是其他行业无法企及的。

以一位市场表现突出的“80后”油画家陈飞的作品为例,2010年,其2009年创作的作品《熊熊的野心》在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以30.24万元的价格成交。2013年,该作在北京苏富比的成交价高达542.8万元。3年时间,升值幅度近18倍。艺术品市场分析师梅建平告诉记者,过去50年,艺术品市场走势和美国的蓝筹股价格走势相同,所以艺术品的长期价格和蓝筹股的价格几乎一致。艺术品或将取代房地产,成为未来投资的新选项。

在股市萧条、楼市不景气的背景下,发展仅20多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处于黄金期。一方面,艺术品增值属性较强,比其他投资产品更吸人眼球;另一方面,作为精神财富,艺术品难以定价,在市场发展仍处于初期的情况下,艺术品的属性自然成为最好的行骗工具。很多不法机构和个人也看中了艺术品这块蛋糕,借艺术之壳,在资本层面“暗度陈仓”。

据知情人介绍,沈桂林最早是从事典当生意的,因其典当业务受挫,导致资金链断裂,在看到艺术品市场有利可图之际,希望通过艺术品投资这一途径赚钱填补空缺。沈桂林通过资本腾挪术,其下属的美丽道艺术中心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焦点。沈桂林也凭借这种关注度和各种附加职位、头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而随着拍卖的火爆,社会上的“李鬼”拍卖公司也层出不穷,除了广州古今通宝拍卖公司,安徽汇德等拍卖公司也在最近曝光涉嫌欺诈。在拍卖行业,挂羊头卖狗肉的欺诈性拍卖公司为数不少。他们以升值空间大、转手牟取高额利润为诱饵,收取图录费、保险费、宣传费等各种费用,欺骗没有经验的委托人。更有一些所谓的文化传播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并没有依法取得拍卖资质,借由“拍卖”的幌子,欺骗敲诈委托的金钱和藏品。

这些伎俩已是业内普遍现象,但这种低级的“骗局链”却频繁生效,很多妄图通过艺术品投资一夜暴富的受害者难辞其咎。在各类艺术品欺诈案中,被害人以不具备识别收藏品真伪的基本常识者居多,在带着侥幸暴富心理,获取利益的诱惑下落入圈套。相比动辄上百万元、上千万元的拍品而言,区区几百元、几千元的图录费微不足道,很多中小拍卖公司也是利用委托人的这一心理,骗取图录费等费用作为盈利手段。

经验缺席的艺术品投资市场

随着艺术品体量的增大和关注度的提升,艺术品已经成为基金、信托、私人银行关注的焦点。然而,回顾前几年的艺术品基金与信托热潮,甚至是盛极一时的文交所,对艺术品市场带来的冲击远远大于其所带来的益处。这些理财产品打着艺术品投资的旗号,意图在短暂的周期内实现增值,而不是从艺术品市场以及艺术品升值的规律考虑,只为投资不为艺术。

在国内艺术品市场处于整体调整时,金融资本的迅速撤出,也使得盛极一时的艺术品基金在短时间内出现退出难的问题,那些盲目跟紧的投资人损失惨重,甚至退出市场。业内专家分析,在这一波基金热潮中,资本运作艺术品的方式并非不能操作,根本原因在于国内艺术品投资市场不够成熟,艺术机构的经营理念、操作模式、资金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没有解决,最终导致投资失败。

而艺术品投资的相关配套也不完善,在国外,艺术品的抵押融资已发展得很成熟,很多国家的银行业很早就开办了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而我国艺术品估价、典当,抵押融资等方面的业务尚处于试水阶段,并没有模式上的创新,艺术品投资大多只是幌子,背后却是资本参与的虚假游戏。此外,国内艺术品市场缺乏良性的市场机制和以学术研究为判断依据的收藏体系。

相关专家表示,艺术品收藏圈之所以骗局频现,另一个重大原因在于制度建设跟不上,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权力监管在人治的环境中严重缺位,尤其是发展迅猛的艺术品市场行业。

艺术品被金钱绑架,艺术品市场缺乏公正的评估鉴定机构、缺少有效的市场监管,处于法律盲区,这些都为行骗者创造了客观条件。艺术品收藏圈的诈骗之所以难以识破,还在于案件的隐蔽性强。比如在多起案件中,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受害者间多是亲戚朋友关系,只有东窗事发才能揭发骗局。

此外,在多起案件中,与一些地方领导亲自站台助阵、拉人投资密不可分。如沈桂林就具有多重身份:美丽道艺术机构负责人、海南泰达拍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海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海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等。各项荣誉和身份成为其行骗资本,而很多领导人的助阵,为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诈骗提供了条件。集资者回忆程红的民办博物馆开业时说:“省里、市里、县里都来领导了,老百姓就开始相信他们了”。

艺术品市场需要资本参与运作,本身就是市场行为,有其合理、正常的一面,但若运用不当,反作用于艺术市场,对其发展伤害更大。中国艺术品市场还不完善,资本和人为因素凌驾于规则之上,出现诸多不规范的运作,又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因此,诈骗事件频发也在常理之中。对于收藏家和投资者而言,防止、打击艺术品诈骗,需要投资人摈弃暴富心态、戒除贪念,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艺术品收藏和投资。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品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拍卖中的第三方担保模式
艺术品指数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是艺术品还是游戏?
刘茜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