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好人”郭萍

2014-05-08 01:09冯作文
中国石油石化 2014年4期
关键词:海燕贫困学生义工

○ 文/冯作文

在西北的山川河谷间行走上万公里,郭萍为贫困孩子的“读书梦”点燃希望之光。

●一个甜甜的吻,献给操劳的郭萍阿姨。

她见过许多“曾无法想象的贫穷”,去过屋顶比她1.6米身高还要矮的家,也见过“不知道番茄和豆角长成什么样子”的小女孩,还遇到过和她一样二十几岁、“却看着像40多岁”的农村少妇……

她就是“兰州好人”郭萍,一个普通的80后石油员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她用自己柔弱的双手为贫困学生撑起一片天空。

六年行走万里路

郭萍是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生产技术科的一名专区技术员,日常工作是标定装置能耗,参与生产技术管理,帮助车间协调一些装置开停事宜,修订完善技术文件。

早在2007年工作转正的那天,郭萍就开始了自己的助学行动。她从一家助学网站上看到甘肃白银市平川区有个叫何鑫的四年级小学生,家境贫寒面临辍学。为了“让转正也有点意义”,郭萍萌生了帮助何鑫上学的念头。她查到孩子的联系电话和地址,结成助学帮扶对子,长期资助何鑫上学。

甘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孩子为数不少。“如何让更多的贫困孩子得到帮助呢?”郭萍想。

2007年9月,郭萍看到一家名为“蓝天助学”的网站上有招募义工的公告,就发去了申请。这家网站是助学志愿者开办的,专门为贫困学生提供一对一助学、物品捐赠,另外还为贫困学校帮建图书室。

郭萍成为义工后,每天在网站上发布待捐助学生的信息,在服务热线和助学QQ群上回答热心人士的问题。助学成为郭萍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捐助程序,每个待捐助的贫困学生都要由信誉度高的义工与其所在学校联系,对其家庭进行实地走访,确保信息无误,符合贫困标准后,方可录入网站的信息库,接受爱心人士的捐助。

郭萍和她的义工朋友们利用双休日,对兰州附近的榆中、平凉、会宁县的贫困学生进行实地走访。

贫困学生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郭萍常常早上6点多起床,带上水和食物,先乘坐大巴车到县城,然后换乘摩托车穿过乡间小路前往山里。路途实在太远了就得包车,还要走黄土高坡特有的“搓板路”。翻过一个又一个小山包,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遍地泥泞。徒步走上几个小时,嘴里是尘土的味,眼睛被黄风吹得泪流不止,脚底磨出了大泡。

郭萍东打听西询问,到达贫困学生家里后顾不上喘口气,赶忙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填写资料表、拍照片。每一趟来回得十几个小时。回到家里,她还得整理资料、向助学网站发信息,记录走访心得。

每次的助学调查来回都是二三百公里的路程,粗略估算,6年来,郭萍在甘肃的山沟河谷间行走了上万公里。

小男孩郭利东怯生生的模样至今还留在郭萍的脑海中。那次,郭萍和另外一位义工到榆中走访问路时,一位大妈得知她们是助学来的,就把她们领到了一个院子前,说:“这个娃太难了,你们也助助。”

走进院子,连“挂几串红辣椒、晒几串玉米的农家景象”也没有。房子里间屋只有一个土炕,上面堆放着的被子和褥子也是破破烂烂的。

一个6岁的男孩怯生生地望着她们,一问才知道男孩名叫郭利东。由于家里出现变故,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和腿有残疾且视力不好的爷爷相依为命。家里基本上没什么经济来源,靠村上和邻居们接济生活。

这一老一小识字不多,她们问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把需要的情况弄清楚,只好先拍些照片回去。

回来后,郭萍通过榆中团县委书记找到郭利东的班主任老师,了解了郭利东的详细情况,整理后发送到助学网站上。“一直到现在,郭利东都有人捐助。”郭萍说。

●兰州石化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马家山小学学生合影留念(第二排最左为郭萍)。

几年下来,郭萍实地走访了榆中、会宁、平凉上百个贫困学生家庭,接触了当地10多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深入了解了这些地区的贫困学生状况。

最初,蓝天助学网站上甘肃只有平凉、庆阳两个县的贫困学生能得到帮助,在郭萍和她的义工同伴们努力下,甘肃的榆中、白银、天祝、会宁等6个县的贫困学生也能得到帮助。

据估算,到目前为止,通过蓝天助学网站,900余名贫困中小学生得到了结对捐助,助学金额达180多万元;为贫困学校建立图书室69个。

100多封感谢信

郭萍捐助的4个贫困学生都上高中了,家都在榆中县。梁海燕上四年级时,郭萍就对她开始了捐助。梁海燕是独生女,母亲务农,父亲外出打工。她平时住在学校,很少回家。因为从学校到家里坐车需要3元钱,梁海燕想省下这些钱。2013年1月郭萍见到她时,很难相信这个已经16岁、身高一米五几的姑娘体重居然只有33公斤。“一看就是营养不良导致的。”梁海燕上小学时,郭萍每学期都给她寄300元,上高中时每学期寄500元。

“姐姐,最近爸爸在工地受伤了,在医院截掉了手,我该怎么办?”2013年5月,梁海燕用父亲手机给郭萍发来了短信。

“坚强起来,好好学习,你爸才会欣慰一点!”除了发短信外,郭萍还找机会专程到榆中看望了梁海燕,给她带去了衣物和一个漂亮的蝴蝶结,鼓励她打扮漂亮点,乐观地学习和生活。

“姐姐,在最近的考试中,我考了全班第6名,是全年级的第38名,我好高兴啊!我的几个好朋友凑钱给我买了一罐奶茶,可好喝了。这是我第一次喝这种奶茶。”2013年11月下旬,郭萍收到了梁海燕写来的一封信。

郭萍捐助的另一个学生吕文亮今年上高一了,至今没见过面,只从网站上见过照片,是一个义工朋友介绍的。吕文亮的母亲去世了,还有一个上大学的姐姐,全家的生活就靠当民办老师的父亲每月200元的工资收入。

“给学校捐个三角板吧!”2008年儿童节,郭萍和4个热爱助学的朋友到榆中县清水驿岘平小学走访时,学校的一位老师说。因为这个小学的老师给学生上数学课时,是用凳子腿在黑板上画图形。学校想举行升国旗仪式,可连一面国旗也没有。回来后,郭萍和4个朋友凑了8000元钱,买了三角板、国旗等寄给了清水驿岘平小学。

2009年,郭萍送给自己的结婚礼物,是给甘肃会宁县侯川中心小学捐建一间图书室。

书全是她亲自挑的,有1000多册,包括数学、地理、历史、文学等。买书的钱是她工作两年来攒下的。去年,80后的郭萍荣升为母亲,想着“将来还可以为儿子捐一间”。

郭萍是兰州石化化肥厂的普通技术人员,除了工资外,没有其他收入。她的儿子一岁多,正是花钱的时候,好在父母时常给她一些接济。

抽屉里放着100多封郭萍曾经帮助过的学生来信。闲暇的时候,郭萍会捧着看,心里暖暖的。

助学路越来越平坦

有些人不理解郭萍做的这些事情,一些冷言冷语不时传入耳中。

意大利人马克30万元助学金落空的事也让郭萍难以释怀。一个叫马克的意大利人在网上发了一条消息,声称愿意为贫困学生捐助资金,希望有人帮助实施。郭萍与马克的翻译取得了联系。经过商量,马克愿意出资30万元帮助贫困学生,但他要亲自考察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郭萍雇了车,拉着马克及翻译前往贫困学生家。

连续奔波10多个小时后,雇来的司机忍受不了矿泉水加大饼的饮食和高强度的徒步行走,破口大骂一顿后开着车扬长而去,把郭萍他们扔在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边,马克的行李和相机也被拉走了。尽管事后费了好大劲把行李和相机找回来了,但马克的资助计划胎死腹中了。

“30万元啊,可以资助上百个高中生3年!”说到这件事,郭萍很痛心。

虽然有人不理解,可父母是郭萍忠实的支持者。“给家里生活困难的孩子一些帮助,让娃娃们都能上学,是积善啊!”郭萍母亲说。

单位也是郭萍的坚实后盾。“80后的郭萍能关心那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贫困学生,充分体现出新一代中国石油人关注社会、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这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兰州石化化肥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张勇说。

郭萍在兰州石化丙烯酸厂工作时,厂里专门腾出一间房子,让她放捐来的衣物、文具、图书,还派车帮她运送捐助物品。

郭萍的不少朋友、同事得知她的助学故事后,也纷纷捐款捐物,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有不少人还让郭萍介绍贫困学生,打算长期捐助。

兰州石化公司团委开展了“每人每月两元钱,山里孩子展笑颜”活动。4年来,公司青年员工捐助了13万元,为甘肃舟曲、庄浪、河口等地的贫困学生建了电脑室和图书室。

笔者见到郭萍的时候,她正在筹备行囊。“这个双休日要和公司的50名志愿者到兰州市盲聋哑学校包饺子。”兰州市盲聋哑学校有300多个孩子,因为人多,学校一般不包饺子,吃饺子就成了孩子们的奢望。“这次我们打算包6000多个饺子,让孩子们吃个够。我们还要把公司赞助的6个大纸箱子饭盒和衣架拉过去送给孩子们。”郭萍说。

猜你喜欢
海燕贫困学生义工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国际义工,一段在国内未曾有过的经历
“偶遇”一次义工活动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Friendship
赏春
赏春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义工公益活动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