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2014-05-08 14:13范淑珍
山西林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林业部门森林资源林业

范淑珍

(偏关县林权服务中心,山西 偏关 036400)

通常情况下,人们所提及的科学发展观包含全面、发展和可持续三点,其中可持续观念又可以细化为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林业发展包含于生态发展中,是生态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在林业管理中融入可持续发展观念既是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林业资源的不断破坏,加强林业管理工作迫在眉睫,但是如何有效解决我国林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相关林业保护部门探讨的重点。

1 我国林业概况

林业部门是我国生产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从事于林木营造、保护、培养、采伐等多项工作。林业生产链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环节,即苗木培育、木材采伐运输与加工销售等。

通常情况下,林业产品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原木材料或经过粗略加工的原木产品,一类是从经济林上采摘的果实。林业部门不仅可以从上述的林业产品中获取较为丰厚的经济回报,还能从对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中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我国幅员辽阔,占地约9 326 410 km2,居于世界第三位。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 329.50万hm2,森林面积 15 894.10万 hm2,活立木蓄积量124.90亿m3,森林蓄积量112.70亿m3。由此可见,我国具有相当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如此,森林资源的分布也十分广泛,多数为幼龄林与中龄林,成熟林与近成熟林较少(如表1所示)。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部分企业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这一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表1 中国森林分布状况

2 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2.1 缺乏高水平的科学管理技术

当前我国的林业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理论基础,使得林业管理水平较为薄弱。由于我国对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林业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的技术型实用人才,就现阶段而言,从事于林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具有林业管理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不到15%,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较为明显。除此之外,我国林业管理工作还缺乏必要的科研支持与资金投入,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就不可能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高效高产更是无从体现。科技力量的缺乏使林业生产一直停留在人力劳动阶段,不仅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阻碍了林业生产的健康、长远发展。

2.2 缺乏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业管理活动多依靠当地政府部门拨款维持,没有其他的渠道获得管理经费。要想确保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政府部门就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这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林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建立惠民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支持林业发展,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2.3 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减少,存在“少种多伐”现象

当前我国对原木需求量较大,且“种少伐多”现象较为突出。树木作为一个生命体,具有一段较长的生长时限,一棵可被利用的树木从苗木到成年,至少要历经10年~20年的时间,而砍伐下它们只需要几分钟。我国地广物博,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长此以往,极易出现“无木可采”现象。

2.4 林业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自从认识到森林资源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后,就制定了一系列较为严密的政策与法规,试图以此为依据,加强违法打击力度,以达到规范林业采伐行为、杜绝滥砍乱伐现象的目的。但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在许多地区,国家的规章制度只是一纸空文,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将监管工作落实到位,为违法砍伐树木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了可乘之机。甚至还有部分管理人员仅为了一己私利,丧失了最后的道德底线,放纵、默许、参与肆意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对林业监管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

3 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深化林业改革

相关政府部门可以用宏观调控这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让林业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过度,日益走向健康、长远、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想进一步加强林业管理、促进林业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要政府、林业管理部门与相关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偷伐木材或违规滥砍乱伐木材资源的个人或组织一经证实,就应该移交公安机关,结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视情节轻重予以惩处,彻底消灭这股不正之风,还林业一个干净、和谐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以森林资源为生产原料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采伐树木的同时大力营林,为林业与企业双方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2 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与奖惩机制

林业管理部门要有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与奖惩制度,开设匿名举报箱,举报情况一经核实,就对举报人实行物质奖励或相应的职务奖励等。同时,要视被举报人违规情节的轻重采取惩处措施,若责任过重,具有犯罪行为,则应该将其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为林业管理的未来发展扫清障碍。除了林业管理部门内部外,还应该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护林人员与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提高管理效率。建立追责机制还能在发生森林火灾或偷伐林木事件时,通过详尽的值班表找到负责人,使其对该事件负责,以这种方法为每一位林业工作人员敲响警钟,规范他们的行为,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将所有不利于林业发展的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3.3 加大林业科研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

资金与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制约林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林业部门要想迎来发展的春天,就必须要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切实将人力资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为林业发展铺平道路。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管理人才,不断增添新鲜血液,丰富壮大林业建设队伍,使其用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战经验,对林业管理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带领林业建设团队走向健康、长远、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在林业管理中体现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林业管理中还存在林业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缺乏高水平的科学管理技术与人才、“少种多伐”现象突出、缺乏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等问题,应该引起政府与相关部门的重视。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深化林业改革,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与奖惩机制。加大林业科研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与人才,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林业部门森林资源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land produces
探析如何加强林业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