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济酒话

2014-05-12 04:59李志强
创作评谭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袋老父烛光

李志强

一个人的酒宴

那天傍晚刚过,小城突然停电。

找来火柴,“哧”,点亮了一方黑暗,再点燃了蜡烛,呵护着摇曳的烛光来到阳台。白色的阳台顿时敞亮了起来。

窗外的月光柔美,恬淡,由上而下柔柔地流泻。夜空因没了城市的灯光,显得特别静谧,安详。

和菲说好了今天住庙,因而没有给我准备饭菜。有月光与烛光的烘托,心情变得柔软暖和,不由自主地拿来酒,再找下酒的食品。可经常被塞得消化不良的冰箱不知何时变得空空如也,只有一小袋花生,和半包薯条。

好在酒是好酒,是我喜爱的酱香型。搬了个椅子当作桌子,摆上小袋花生、半包薯条,一个酒杯。坐在小凳上,左烛光,右月光,端起酒杯,浅浅地抿了一口。顿时,一股细腻的醇香,从口中进入身体,所到之处,能感觉一股绵柔的力量在无限弥漫,在无限扩散,继而充斥全身的每个角落……

不知为何,泪水此时从眼中不断的奔涌而出,我也任凭它的奔涌,以至泪流满面。也许是感激此时的良景美酒,也许是幸福当下的奢侈拥有,更可能的是,我为生命获得了新的证悟。

现在人喝酒,有为应酬的,有图热闹的,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因此喝酒的时候,总是以群体的方式大菜的规格,才可裹酒而饮。

真正喝酒的人,我想应是小菜下酒,小口抿酒,让酒的性情更妥贴地和人肌肤相亲。

真正喝酒的人,可以举杯邀明月喝,可以对影成三人喝,实在不行,只把酒当作朋友,只和酒喝酒。

咬咬薯条,嚼嚼花生,几杯下肚,心情俞加宽松自如,起身遥望天边一朵朵云的从容,还有天边那一抹淡淡的微蓝,以及蓝的那份幽然,想起了前些天,写的批评“中国神”的小文而引起的纷争,此时,轻轻便可以抖落。

人与人看似相近,其实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我和大家一样信“神”,但我有自己的不同,我对任何事物都保持着独立的对视姿态,包括神。谁都无法让我丧失警惕。这也许是我来到这个世界并继续存在的一个理由吧。

人看世界,有的喜欢微观,有的着眼宏观。比方说,微观的喜欢弄清楚那只蚂蚁从那座山的那个地方爬过,宏观的人却站在山顶上,愿意分辨哪座山高哪座山低还有山势的走向。这两种思想的人,心中都有一片天,只是千万不要寄希望两片天能够重合。

感谢美酒,也感谢明月烛光相伴,让我们纯情相会,让我懂得生命本该有的不同。今后的日子里,我更多的会以酒为知已,多多给酒敬上一杯自己的明亮。

前世有缘

一有空,心就向往着庙宇里的那间静室。骑上车,急速地脱离身边的热闹与繁华,奔向那一方澄明。有时想,人的心性,既有向外的涌动,也一定有归于内心的安静,除非没有心,除非心彻底散落了。

进得寺院,佛音缭绕,檀香沁心,加上师父们个个慈眉善目,整个身心便轻快了起来,欢喜如莲花般徐徐开放。这样的境地,喝着茶,看着书,生命就趋向透明。如此的福气,我想这是我此生今世修不来的。只能解释,前世与佛有缘。

这日,从楼上的静室下来,住持常维师正好做完了早课,我们便在会客室喝茶,谈心,论经,常维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显赫的家庭,突然遭遇了一场政治灾难,这灾难浊浪排空,蔽日遮天,老父已魂断其中。两儿子也必须避难逃亡。逃往哪里,两儿子商量。他们在老父的两位好友中选择:一位他们称老伯,对他们家一直很友好,倒是老父有一事做得不地道,让他们间了往来。另一位他们叫老叔,一直受着老父的关照和帮助,两家至今来往不断。大儿子凭感觉想投奔老伯,小儿子反对,老伯是对他们好,可老父伤害了他,而老叔受恩于老父,理应帮助他们,他选择投奔老叔。争执不下,两人就扬镳分道,分别去了老伯老叔家。

结果如何?常维师问我,你猜猜?我反应不过来,摇了摇头。常维师随即自答,大儿子受到了老伯的舍命保护,小儿子被老叔出卖,最终被杀害了。

这样的结果让我很是感慨,好人就是好人,利益之人终究是靠不住的。

常维师没有随言我的人性解读,而是说了一句让我更加感慨的话,生命中,有些与自己特定的人,不管你怎样待他包括有负于他,对你就是好,好得没商量,比如那位老伯,比如我们的母亲──这是前世的缘。

“前世的缘”,这句话,听过很多,也说过不少,但从没像今天这么让我心动……

猜你喜欢
小袋老父烛光
“小袋营销”流行尼日利亚
跟踪导练(4)
永不灭的烛光
几时
梅花宝盒
老父吟
唉,又涨价了
巧治老父的“吝啬症”
天使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