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识与惩罚的艺术

2014-05-12 17:09王瑞平
新课程·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赏识惩罚教育

王瑞平

摘 要:教育是一个注重规律、讲究科学的过程。要根据孩子的性格需要,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要以赏识教育为主,兼以适当的惩罚手段,使学生身心能健康、全面地成长。

关键词:赏识;惩罚;教育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育才小学校长时,在批评教育方面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一天,他看见一名男生欲用砖头砸学生,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敬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面对打架的学生,陶先生采取的形式是奖励表扬,实质是批评惩罚,巧妙地将批评融入表扬,将惩罚融入赏识之中。用四块糖奖励他诚实、有正义感的优点,通过奖励将其形成不改就对不起老师的想法,可谓“润物细无声”。陶先生的这种批评技巧是有效的,是成功的,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借鉴。

我们常常见到园林工人在路边修剪小树。现在我们把小学生比作小树,赏识教育就相当于给小树阳光、雨露。惩罚则相当于园林工人的修剪。如果没有园林工人的修剪,小树是难成材的。而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要在他们有进步时、取得好成绩时,给予表扬鼓励,在他们有缺点时、犯错误时,给予批评。赏识与惩罚是相辅相成的。

惩罚不应是心理上的打击、语言上的挖苦、肉体上的折磨。更不应有任何的伤害因素,我们应该通过惩罚促进犯错误的学生改正错误,完善自我。

惩罚的过程是改变,强化孩子道德认识的过程;

惩罚是培养学生道德意志力的过程;

惩罚是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的过程;

惩罚是强化孩子道德认识必须实施的过程。

有人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老师要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尤其是对犯错误的学生和后进生,则更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应该赏识他们,如一个眼神、一种手势、一次抚摸、点头等等,那犹如“闪闪的星星”在发亮,使爱在教育中闪光。“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应用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孩子。

“阳光女孩”周婷婷的爸爸周弘认为,不会赏识孩子的家长是不称职的家长,不会赏识孩子的老师是不称职的老师,因为他们没有满足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

孩子需要赏识,在被赏识中能愉快地学习成长;

成人需要赏识,在被赏识中能更加有效地工作。

学会赏识,是打开孩子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学会赏识,是人们凝聚人心、友好共事的法宝!

事实证明,只有将赏识与惩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二者的互补,才能充分发挥赏识与惩罚在教学中的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 河北省元氏县姬村学区前赵庄学校)

猜你喜欢
赏识惩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惩罚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