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三则

2014-05-12 13:59田丽
新课程·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功利主义功利做人

田丽

教育的问题及根源在哪里?

应试教育,是众矢之的,果真如此吗?

中国教育的问题,根本不在考试,而在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与功利主义价值观相配套的教育手段、教育体系。问题的本质在于整个社会赋予了学校教育太多的使命,赋予考试太多的功利目的。考试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要而且有的,可是它却在今日中国成为突出的问题、问题的焦点,表明问题不在考试,根源不在考试。

考试不过一手段而已,让考试成为现行教育问题的替罪羊,只顾得向考试泼污水,可能会把真正的问题掩盖了。很多问题通过手段表现出来,但手段却不代表问题本身。整个社会急功近利、拜金,导致在教育领域把考试作为谋求和实现一切功利的手段,使教育及考试担负了不堪承受之重。

基础教育重在解决成人问题,当把人放在第一位。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却彻底沦为手段,成为功利的工具。即使所谓培养人才,也只不过是把人打造成“有用的工具”罢了。

只有让人真正做回了人,才会找回做人的尊严,体验到做人的幸福。

教育上有一个时髦、生动、流行的口号:“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这个口号的逻辑是“推己及人”,貌似很能说服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原则却不易践行。推己及人,“推”的依据是“己”。的确,人都是从自己出发的。但推的对象换成孩子,前提变了,就不容易推到位了。

一位教师,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当然很高尚;但学生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这是事实。更何况,即便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家长做的,也不一定就都是对的。

真正做到“推己及人”,只要以人的立场和人的眼光,给予学生以人的尊重,把学生当成另一个独立的人,才是最最基本的,也就善莫大焉了。

家长对子女的责任是无限的,但在教育上一定要采取有限的行动,让改变一天天、一点点地发生。每一个人都要做他自己,你不可能事事包办代替。还有,这是一辈子的陪伴,不能急在一时。急功近利,问题丛生。

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是有限的,但在教育上一定得着眼于孩子的一生,给予无限的爱。教师不能只着眼于事功——分数、升学、就业,而要着眼于根本——做人,展开对孩子的教育。否则,教师或因责任有限,或粗暴排斥,或放任自流。

我们只顾得把教育当成一件事来做,完全忽略了其中的人。我们关注分数、升学、技艺、就业……却从根本上忽略了作为人的需要。

你不把他当人,他就把事不当回事儿。你不能乐人,他就不会乐事儿。因为他抵触你的人,所以,拒绝你安排的一切事儿。

(作者单位 湖北省竹山县茂华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功利主义功利做人
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法律解释的功利主义倾向
浅析西方现代功利主义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
从零开始做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