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课堂束缚,让物理学习更精彩

2014-05-12 18:18王宁
新课程·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习环境惯性

王宁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一般基于教室。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物理实验室,身处物理知识相应的真实生活环境,学生更容易观察到物理现象,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相应问题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关键词:学习环境;物理实验室;惯性;动态电路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简单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单从物理课堂的学习中无法完全获得,更重要的应该是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物理实验室,亲身经历身边的物理现象,引导其自主发现、提出、解决物理问题。

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总是习惯于应用一些简单的事例或是一些简单的实验引出物理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这样的弊端是无法使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的兴趣最大化。针对这样的问题,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

物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发现并提出物理问题,更能让其感受到物理学习的意义所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愿望也会更加强烈。

案例一:运动快慢的比较和惯性现象

既然学习运动,就应该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将物理课变身体育课,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运动中的物理现象,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让学生进行百米赛跑和定时跑比赛,并提出问题“怎样比较谁跑得快?”学生很容易得出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再通过几位学生的自由跑,即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从而引出速度的概念。

惯性现象一般是通过课件或小实验等来展现。对于现在的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都较为缺乏,他们或许可以从一些简单的事例和实验中认识到惯性的存在,但由于缺乏亲身的体验,也无法真正的理解。所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是最好的方法。50米赛跑是一个较好的例子,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体验终点冲刺时无法立刻停止的感觉,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还可以利用自行车、滑板等工具让学生体验加速或急刹时身体的反应等。

这种学习环境的改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给他们留下长时间的记忆。通过实践对比,这种教学环境的改变对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让学生泡在实验室,走进物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些物理实验。所以,用好实验手段,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兴趣和求知欲有着重要的作用。

案例二:动态电路分析

动态电路分析题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在历年中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较高。此外,电路故障分析也常以电路动态分析能力作为基础,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动态电路分析题目千变万化,有些学生只会做讲过的题,遇到新题又束手无策。教师在黑板上一遍遍地讲,学生在下面一遍遍地听,而效果却并不理想。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让学生走进物理实验室,让他们亲手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电表变化,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对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有所领悟,并且这种领悟是自己摸索得到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让学生一直泡在实验室里,或许这种做法看似很浪费时间,但学习效果却是令人满意的。通过两个平行班的对比,学生在实验室自主探索动态电路规律要比一般的教学方法效果好得多。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练习了电路的连接,并且通过连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会使自己对电路故障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教师讲解,但教师讲解并不能帮助学生解决所有的疑问。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有不时地结合课程内容做出一些探索和改变,才有可能激发出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人正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针对特定的内容,相应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走出了教室,走进了生活,走进了物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中辉.巧设课堂情境快乐学习学习物理[J].物理通报,2011.

[2]周江.巧解初中物理电路动态分析题[J].物理教学,2012.

(作者单位 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环境惯性
试论初中英语学习环境的创造
普遍存在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