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新课改教材编写的几点反思

2014-05-12 23:19刘勇博
新课程·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材编写高中物理新课改

刘勇博

摘 要:高中物理新课改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知识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强、教材容量大、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课少等问题,结合平时教学实际,反思了教材的处理。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改;教材编写

从上世纪90年代的素质教育,到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无论是人才的培养模式,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都能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的高中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笔者从一名高中物理教师的角度就教材编写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利于学生认知

如,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在讲述电荷守恒定律时,教材通过列举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湮没来说明电荷守恒。仅用100余字的一段文字来交代“产生和湮没”这一过程,且引出了光子、正电子等物理名词。不但没有达到举例而说明的目的,反而让学生学得模糊艰涩,觉得高深。教师在讲授和指导学生时很难处理这部分教材,回避不讲不妥,若讲解又非一言半语能解释清楚。因为光子的概念在人教版选修3-5第32页“学习光的离子性”时才提出,同样正电子也在人教版选修3-5第19章《原子核》中才能延伸学习到。如果先让学生学习选修3-5而后学选修3-2,因为电磁学知识脱节,导致光的波粒二象性学习有极大困难。

二、新教材强调了探究而淡化了实验操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三节《欧姆定律》,教材第46页通过演示实验要求学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并在坐标系中作出导体A和B的U-I图像。但实际教学中,此实验如果教师演示,学生观察,(1)不直观难以观察,(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此实验牵涉到电流表内外接法,滑线变阻器的分压和限流接法,属本章学生学习的难点,而且和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实用性强。同样在本节课教学中,设计了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并要求学生从0开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多组读数,作出伏安特性曲线,在得到的曲线中要求要有新的发现,并解释这个发现。这些目标在课堂上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课外在没有实验仪器的情况下也难以探究。对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只能在脱离实验操作的情况下灌输理论,空洞的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让原本很有探究意义的实验失去探究条件。

但是,如果把上述两个实验均变成学生实验,单列课时,让学生分组在实验室中完成,效果则大不相同。(1)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也就是以实验为基础。(2)可以更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科研和创新的认识。(3)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个人探究学习能力,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理念,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维目标”。而新教材本章中独立安排的学生实验只有两个,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淡化了实验能力的培养。

三、新教材注重了学生探究而增加了教材容量,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新教材除讲授基本物理知识外,还增加了很多联系生产生活的图片、照片和小故事等,把教材从原来的3本增加至现在的7本,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无所适从,把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和必须学会的操作技能被这些探究内容掩盖了。少数简单问题学生通过探究能得到答案,但大多数问题如果没有教师的点拨或讲解,学生很难在合作探究中找到答案。而这些内容在教材中以“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科学足迹”等形式出现,教材中虽然明确指出“本书中,说一说和做一做栏目内容是扩展性的,不是基本教学内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学习”,但农村偏远地方的学生,教材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教师不讲解,他们在起跑线上就产生了差距,教师如果讲解,教学时间不够用,完不成正常教学让务。比如,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选修3-1第37页“科学足迹”提到的密立根油滴实验,属于高等物理实验,安排在高中教材中,学生在无实验仪器的情况下只能想象实验,失去了物理实验的本身意义,也给教师教学带来困难。长此以往,他们获取的知识是“片段式”的,形不成体系,甚至出现舍本求末现象,丢了基础知识而追逐探究知识。这些都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初衷,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导致中学生的基础打得并不牢固。

总之,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困难和机遇并存,问题和困惑结伴,只有不断实践、探索和完善,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镇原中学)

猜你喜欢
教材编写高中物理新课改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之浅见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析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中数学教材的心理学探析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