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北京的814路公交车

2014-05-14 09:19王晶晶
文苑 2014年8期
关键词:老梁燕郊排队

[文/王晶晶]

814路是跨越北京城区和河北燕郊的9条主要公交线路之一。清晨,等车队伍最长时达到300米,但十几位老人总能站在队伍最前端。为了让儿女多睡十几分钟,能在上班的路上有个地方坐坐,这些老人提前到公交车站替儿女排队。

>>>哪个父母能忍心

每天,大约有50万人从河北燕郊到北京上班。

清晨5点半,天还没亮透,814路早班车就开始发车。张红英的手机闹钟也响了,54岁的她已经在这里帮女儿排了4年队,连814路的公交车司机都认识她。

女儿孙梦(化名)大学毕业后进了北京一家日企,已退休的张红英从老家河北邯郸跟了过来。她们开始在北京租房,搬过3次家。

2009年的一天,张红英接到一张小广告,上面写着首付10万元就能在距离北京30分钟车程的地方拥有自己的房子。那个地方叫燕郊,天安门往东40多公里的一个河北小镇。

张红英痛快地交了订金。可售楼广告说的30分钟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想开车上班,先得摇到号吧,而且早高峰进京方向的高速公路在收费站就开始堵了。公交车倒是有专用车道,可人多车少,挤不上去,再碰上插队打架的,司机索性熄火不走了。

“这得什么时候走到头啊!”第一次看到814路公交车站前的长队,跟张红英一样住在燕郊的老梁简直“看不到希望了”。第二天,他就加入为孩子排队的阵营。“他们上班,天天四五个小时在路上跑,哪个父母能忍心啊!”

57岁的老梁老家在内蒙古赤峰市。为照顾在北京工作的女儿,他卖了老家的房子,来到燕郊。

814路的终点站北京国贸,并不是小梁的目的地,她还要再挤18分钟的一号线地铁。有一次,老梁去北京办事,和女儿一起走。公交车在国贸桥下停稳后,小梁说了句“爸,我先走了啊”,就朝地铁站跑。老梁一路追,使劲追,追到地下通道入口时还能看见个背影,但等他走下楼梯,女儿已经没影儿了。

>>>跟父母在一起就会撒娇

插队是这里的大忌,曾有“火爆脾气”的东北邻居把插队者揪出来,摁在地上打到鼻子出血。

张红英和女儿也受过委屈。那天,孙梦像往常一样,挤进队伍,站在张红英前面。可后面的小伙子不干了。“你为什么站我前边?”小伙子很不客气。“我妈帮我排队了。”孙梦回了他一句。

小伙子拽住孙梦的衣服,抬腿想给她一脚。孙梦闪开了,可站在旁边的张红英急了,她像母鸡一样张开双臂,把女儿拨拉到身后,堵住小伙子喊了一嗓子:“你打我吧!”

对着一个老太太,小伙子没敢再动手。车来了,孙梦被后面的人稀里糊涂地挤上去,可她越想越不对劲,“我妈怎么样了?我怕他回来打我妈!”

车开了一站地,孙梦从几乎没有缝隙的车厢里拼命挤出来,打车回814路公交车总站,直到找到张红英才放了心。孙梦说:“不跟父母在一起时,我也很独立,比较强势,但跟父母在一起,就会不自然地有撒娇的感觉。”

>>>当父亲的恨自己没能耐

经过多年观察,张红英发现燕郊排队的父母分为三拨:最早一拨5点半就出现了,那是孩子上班特别早或者特别远的;接下来是包括她在内的“中班”父母,6点半左右开始排队;最后出现的“晚班”父母离开车站时已接近8点。

“走了好几辆车,人家孩子都来了,咱的怎么还没来?”王立柱戴着鸭舌帽,搓着手说。他帮小儿媳妇排队。

59岁的王立柱是黑龙江大庆人。2008年,小儿媳妇生了对龙凤胎,他来北京照顾。

王立柱的小儿子以前是水泥厂工人,下岗后和媳妇到了北京,他跑业务,媳妇在秀水商场里当导购。两人在北京管庄附近租了间平房。王立柱觉得老换地方对孩子不好,他掏出积蓄,又向亲戚借了几万元,让小儿子在燕郊买房,装修完还没晾干,全家人就搬了进去。

每天早上5点,王立柱就轻手轻脚地起来,烧开水、做早点,然后叫醒小儿媳:“到点了,起来吧,吃饭了,我去排队。”

王立柱的老伴几年前去世,几乎从来没抱过儿子的他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一个哭,另一个也跟着哭,一个病,另一个也跟着病,医院的人都认识他了。等两个孩子病好了,王立柱也病了一场。

“有时就恨自己,当父亲的没能耐,要是父亲是大款,给孩子几百万,买个大房子,雇个保姆,还用啥啊!”他叹着气,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显得有些驼背。

>>>孩子都是“懂事的”

“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燕郊这些排队的老人。节目中有一位名叫秦桂珍的60岁老人,帮女婿排队,冻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为解决814路公交车的排队困境,老梁曾在网上给北京市长信箱写过信。没想到,这封信真的起到了作用。没过多久,814路在早高峰期间缩短了发车间隔,增加了车次。

周末,孙梦待在家里,她不让张红英做饭,自己下厨做了个糖醋排骨。“女儿挺好的,老是给你惊喜。”张红英脸上露出笑意,“我过生日,她给我买项链,有珍珠的,有银的,有金的,还给我买玉手镯。”她一样一样数着,“我挺感动的,女儿休息时间不多,还来陪我。”

在这些排队的父母口中,孩子都是“懂事的”。来自东北的董阿姨说,一天晚上她回家,发现儿子已经把饭做好了,还喂到她嘴里,说了句:“妈妈,谢谢你。”

“北方男孩子一般不怎么说这些,我看他没咋说,眼泪就在眼圈里,没流下来。”董阿姨也哽咽了。

早上7点左右,孙梦在车站前和母亲会合。她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窗外,张红英冲女儿微微笑着。孙梦说,这是她最难受的时刻。

“她越笑,我越难受……”泪水漫上来,孙梦说不下去了。

但是,没有时间伤感。一天的征途刚刚开始,814路向西行驶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北京。孙梦应该抓紧休息一会儿,终点站所在的那座巨大的城市里,还有一大堆公司报表在等待着她。

猜你喜欢
老梁燕郊排队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燕郊分行
怎样排队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燕郊分行
完美无缺
巧排队列
完美无缺
老梁中套
三角龙排队
燕郊:急剧膨胀的大城小镇
调控之后,再探燕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