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与经营家来了

2014-05-16 08:25叶檀
新民周刊 2014年17期
关键词:盈科开发商

叶檀

房地产市场下行是客观事实,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以及楼盘降价促销个案,与某些三四线城市成交量近乎崩盘的大幅下挫,印证了这一点。

预期下行,不等于房地产市场会走向尽头。从房地产金融角度出发,市场呈现不同的强势生态,预期下行的市场只要还有价值,就是并购基金的用武之地。

据Dealogic的数据,今年迄今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活动规模达222亿美元,创纪录新高。上年同期为68亿美元。《华尔街日报》报道,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投资公司APS Asset Management最近几周加倍增持万科股票,而且继续持有以销售额计中国第五大地产公司保利地产(Poly Real Estate Group Co. Ltd.)的股票。上述两只中资地产股已较年内低点回升了17%以上。这是基于对中国房地产收紧之后大开发商地位提升的预期。市场越紧缩,对于有实力的大开发商而言,反而是低价吸货的利好。而奉化兴润、海宁立德房产这样深陷高息融资泥潭的公司,则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衰亡。

一些公司继续看好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房地产的拉动作用。对冲基金Dalton Investments的投资组合经理Tony Hsu说,城市化的长期趋势将继续推动对高价中国大陆资产的需求。这家对冲基金持有多家香港上市的地产开发商股票,在香港、内地房地产预期不妙的情况下增持房地产股,只能证明某些公司、某些资产已经回到了合理的价位。

Wind资讯的数据是,房地产股市盈率在2007年第三季度达到创纪录的97.9倍,此后一路下行,到2013年年底不足12倍,就连李嘉诚父子也在低价甩货。

有人卖就有人买,说明市场还不错。《21世纪经济报道》称, 2013年10月,基汇资本完成了第四只中国房地产基金的募集,募集股本达10.25亿美元。一个月后出资4.736亿美元(32.6亿港元)向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收购广州荔湾区西城都荟,每平方约人民币2.9万元。此次收购盈科中心同样划算,每平米仅3.3万左右。基汇资本执行合伙人与中国地区主管彭庆邦表示:“核心地段17万平米的楼,单价在每平米3.3万(人民币),在北京三环内是合理的价格。而且,太平洋百货离开后,盈科中心商业地块部分是空的。按照基汇资本的风格,我们进入后做整改,把它的潜力重新发掘出来。”

这是资本家的玩法,李氏赚的是房地产价差,以一线城市中心地段的商业物业获得溢价,而吴氏领衔的基汇资本则用基金收购,进行升级改造,以对当地市场的了解重新招商,让盈科中心焕发青春。这是金融危机前国际房地产市场的惯常的并购重组手段。

在国内的整体并购市场中,房地产并购又如何?仍然是一片火热。

据清科的数据,今年一季度的中国并购市场,从行业分布看,完成的359起并购交易分布于房地产、能源及矿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机械制造、清洁技术等22个一级行业。从并购案例数来看,房地产以52起交易,占比14.5%的成绩再度夺魁;其次是上年度一直表现最佳的能源及矿产行业,本季度共完成35起案例,占交易总量的9.7%。而从并购金额上看,房地产依然遥遥领先其他行业,以55.49亿美元交易额的成绩排名第一,占比达23.9%;其次是金融行业,本季度共产生交易金额35.91亿美元,占比约15.5%。

市场有其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央行坚持房贷紧缩政策,那么民间资金将源源进入市场,消化一二级市场,这是房地产市场的沉淀期,也是房地产市场的分化期,一些激进的无实力开发商被迫出售资产黯然出局,一些三四线人口流失、泡沫过大的城市会经历崩盘的痛苦,而一些具有实力、具有经营能力的机构则会脱颖而出。

要摆脱房地产市场两三年一调控的轮回,或放松限购,由市场与利率税收说话;或放开金融管制,让市场弱肉强食,良性成长,舍此别无他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盈科开发商
开发商瞄上了长租公寓
《愤怒的小鸟》开发商或上市,估值20亿美元
开发商的户型图您真的看懂了吗?
不同地区开发商群体的囤地行为机理及其管制
还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