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研究

2014-05-19 01:57杜冠华李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11期
关键词:氯米芬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

杜冠华 李军

[摘要] 目的 观察针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效果。方法 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针药联合法,对照组口服氯米芬,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治疗后排卵率、受孕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清LH、LH/FSH、T值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仅T值明显下降;两组排卵率无显著差异;针药组受孕率明显高于氯米芬组。结论 针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疗效好,优于氯米芬。

[关键词] 针药联合;氯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

[中图分类号] R71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1-009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n infertility associated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82 infertility associated with PCOS case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2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oral clomiphene). The therapeutic course was 6 months. Levels of the hormone, the incidence of ovulation rate, pregnancy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LH, LH/FSH and T value of serum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hile only T value decrea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vul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ut the rate of pregna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lomiphene group.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associated with PCOS is effective, superior to clomiphene.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Clomiphene; PCOS; Infertility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以及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病变。PCOS患者因持续无排卵而导致的不孕占排卵障碍性不孕的50%~70%[1]。西医对PCOS不孕主要依靠促排卵治疗,而促排卵药物(如氯米芬)存在排卵率高、受孕率低、副作用大、并发症多等问题。中医治疗本病具有受孕率高、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笔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PCOS不孕,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PCOS不孕患者82例,采用分层区段随机分组方法,根据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PCOS诊断标准[2] ①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②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③卵巢多囊性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中直径2~9 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 mL:④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他致雄激素水平升高的病因。

1.2.2 不孕诊断标准[3] 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排除输卵管等其他因素引起的不孕。

1.3 治疗方法

月经不调者先口服达英-35(Schering GmbH & Co. Produktions KG,21片/盒,国药准字J20100003)或孕激素后半期疗法预处理3个月。

1.3.1 治疗组 月经或撤退性出血第3天开始口服“促卵泡汤”10 d,接着口服“排卵促孕汤”16 d。“促卵泡汤”组成:熟地20 g、白芍15 g、当归15 g、川芎10 g、山药20 g、枸杞15 g、山茱萸15g、紫河车(冲服)3 g。“排卵促孕汤”在“促卵泡汤”基础上去山茱萸,加丹参15 g、香附20 g、菟丝子20 g、杜仲15 g。用法:每日1剂, 煎服2次。月经第13~15天针刺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日1次。若未受孕,下一疗程重复。连续观察6个月。

1.3.2 对照组 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10天口服氯米芬(广州康和药业,50 mg×20粒,国药准字H44021970),每日1次,50 mg。若未见排卵,下1个疗程可增加至每日100 mg;若仍未排卵,可增加至每日150 mg。连续观察6个月。endprint

1.4 观察指标

1.4.1 激素水平测定 治疗前后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和睾酮(T)值。

1.4.2 排卵情况 月经第11、13、15天超声监测排卵。

1.4.3 妊娠情况 停经35 d测β-HCG,42 d后做超声确定妊娠。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在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条件下,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组血清LH、LH/FSH、T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对照组仅T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附件区疼痛2例,恶心呕吐1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2例,轻微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1例。

3 讨论

PCOS不孕的原因不仅是排卵障碍,异常的激素环境也可影响卵子质量、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甚至胚胎的早期发育,即使妊娠也容易发生流产。西药治疗主要目的是促排卵,氯米芬是首选促排卵药,但作为雌激素拮抗剂,应用氯米芬后首先影响宫颈黏液,使之变黏稠,不利精子通过;其次影响子宫内膜发育,使之变薄,不利胚胎着床;最后影响卵泡排出,发生LUFS,从而出现“高排低孕”现象。小剂量雌激素反向添加可减弱其抗雌激素作用,但持续应用雌激素会增加OHSS的风险[4]。

上世纪60年代就有医家尝试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排卵障碍,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众多学者认为,PCOS主要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不畅,痰湿血瘀结于胞宫,导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失调,其中肾虚血瘀是发病的主要环节[5-9]。我们从PCOS肾虚血瘀的病机入手,运用补肾活血的方法,先以“促卵泡汤”补肾填精活血,促进卵泡发育;继之以“排卵促孕汤”补肾助阳兼活血化瘀,并辅以针灸刺激排卵;之后仍以补肾活血来维持黄体功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增加内膜血运,改善内膜容受性,以利于受精卵着床。研究证明,补肾中药能在多个环节调节性腺轴的功能,其中包括调节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垂体LH和FSH的释放、卵巢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并可调节垂体对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卵巢对LH的反应性及卵巢受体形成。活血化瘀中药可以增加卵巢组织的血供,使卵巢包膜变薄,发挥促排卵、促黄体发育的效果[10]。随着生殖内分泌学和经络本质研究的深入,发现针刺可以通过促使下丘脑β-内啡肽不断释放而使本身水平低落,于是GnRH迅速释放达峰值导致排卵[11]。

综上,运用传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排卵率与氯米芬无统计学差异,但受孕率明显高于氯米芬,而且无明显副作用和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12-14]。

[参考文献]

[1] 周庆娥,李艳萍,刘冬娥. 多囊卵巢综合征超促排卵与宫腔内授精[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1):44-45.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 43(7):553-555.

[3] 丰有吉,沈铿. 妇产科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08.

[4] 覃爱平,杭馥,曾义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中发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0):628-630.

[5] 李晓倩.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60例[J]. 陕西中医,2008,29(11):1443-1444.

[6] 常文艺.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5):19-20.

[7] 郝兰枝.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8):467-468.

[8] 梁静,孙维峰. 从肾虚血瘀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989-1990.

[9] 范晓迪,马堃,单婧,等. 补肾活血促卵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19-122.

[10] 孙维峰,梁静,张娴娴,等. 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 (9):2018-2020.

[11] 葛秦生. 实用女性生殖内分泌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9.

[12] 褚宇强,曹霞,罗俊华. 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5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200-202.

[13] 庞保珍,庞清洋,赵焕云.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性科学,2009,(10):34-37.

[14] 徐志华.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即时促排卵治疗观察[J]. 当代医学 2013,19(21):116-117.

(收稿日期:2014-02-21)endprint

1.4 观察指标

1.4.1 激素水平测定 治疗前后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和睾酮(T)值。

1.4.2 排卵情况 月经第11、13、15天超声监测排卵。

1.4.3 妊娠情况 停经35 d测β-HCG,42 d后做超声确定妊娠。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在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条件下,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组血清LH、LH/FSH、T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对照组仅T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附件区疼痛2例,恶心呕吐1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2例,轻微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1例。

3 讨论

PCOS不孕的原因不仅是排卵障碍,异常的激素环境也可影响卵子质量、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甚至胚胎的早期发育,即使妊娠也容易发生流产。西药治疗主要目的是促排卵,氯米芬是首选促排卵药,但作为雌激素拮抗剂,应用氯米芬后首先影响宫颈黏液,使之变黏稠,不利精子通过;其次影响子宫内膜发育,使之变薄,不利胚胎着床;最后影响卵泡排出,发生LUFS,从而出现“高排低孕”现象。小剂量雌激素反向添加可减弱其抗雌激素作用,但持续应用雌激素会增加OHSS的风险[4]。

上世纪60年代就有医家尝试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排卵障碍,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众多学者认为,PCOS主要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不畅,痰湿血瘀结于胞宫,导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失调,其中肾虚血瘀是发病的主要环节[5-9]。我们从PCOS肾虚血瘀的病机入手,运用补肾活血的方法,先以“促卵泡汤”补肾填精活血,促进卵泡发育;继之以“排卵促孕汤”补肾助阳兼活血化瘀,并辅以针灸刺激排卵;之后仍以补肾活血来维持黄体功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增加内膜血运,改善内膜容受性,以利于受精卵着床。研究证明,补肾中药能在多个环节调节性腺轴的功能,其中包括调节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垂体LH和FSH的释放、卵巢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并可调节垂体对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卵巢对LH的反应性及卵巢受体形成。活血化瘀中药可以增加卵巢组织的血供,使卵巢包膜变薄,发挥促排卵、促黄体发育的效果[10]。随着生殖内分泌学和经络本质研究的深入,发现针刺可以通过促使下丘脑β-内啡肽不断释放而使本身水平低落,于是GnRH迅速释放达峰值导致排卵[11]。

综上,运用传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排卵率与氯米芬无统计学差异,但受孕率明显高于氯米芬,而且无明显副作用和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12-14]。

[参考文献]

[1] 周庆娥,李艳萍,刘冬娥. 多囊卵巢综合征超促排卵与宫腔内授精[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1):44-45.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 43(7):553-555.

[3] 丰有吉,沈铿. 妇产科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08.

[4] 覃爱平,杭馥,曾义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中发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0):628-630.

[5] 李晓倩.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60例[J]. 陕西中医,2008,29(11):1443-1444.

[6] 常文艺.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5):19-20.

[7] 郝兰枝.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8):467-468.

[8] 梁静,孙维峰. 从肾虚血瘀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989-1990.

[9] 范晓迪,马堃,单婧,等. 补肾活血促卵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19-122.

[10] 孙维峰,梁静,张娴娴,等. 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 (9):2018-2020.

[11] 葛秦生. 实用女性生殖内分泌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9.

[12] 褚宇强,曹霞,罗俊华. 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5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200-202.

[13] 庞保珍,庞清洋,赵焕云.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性科学,2009,(10):34-37.

[14] 徐志华.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即时促排卵治疗观察[J]. 当代医学 2013,19(21):116-117.

(收稿日期:2014-02-21)endprint

1.4 观察指标

1.4.1 激素水平测定 治疗前后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和睾酮(T)值。

1.4.2 排卵情况 月经第11、13、15天超声监测排卵。

1.4.3 妊娠情况 停经35 d测β-HCG,42 d后做超声确定妊娠。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在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条件下,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组血清LH、LH/FSH、T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对照组仅T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附件区疼痛2例,恶心呕吐1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2例,轻微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1例。

3 讨论

PCOS不孕的原因不仅是排卵障碍,异常的激素环境也可影响卵子质量、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甚至胚胎的早期发育,即使妊娠也容易发生流产。西药治疗主要目的是促排卵,氯米芬是首选促排卵药,但作为雌激素拮抗剂,应用氯米芬后首先影响宫颈黏液,使之变黏稠,不利精子通过;其次影响子宫内膜发育,使之变薄,不利胚胎着床;最后影响卵泡排出,发生LUFS,从而出现“高排低孕”现象。小剂量雌激素反向添加可减弱其抗雌激素作用,但持续应用雌激素会增加OHSS的风险[4]。

上世纪60年代就有医家尝试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排卵障碍,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众多学者认为,PCOS主要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不畅,痰湿血瘀结于胞宫,导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失调,其中肾虚血瘀是发病的主要环节[5-9]。我们从PCOS肾虚血瘀的病机入手,运用补肾活血的方法,先以“促卵泡汤”补肾填精活血,促进卵泡发育;继之以“排卵促孕汤”补肾助阳兼活血化瘀,并辅以针灸刺激排卵;之后仍以补肾活血来维持黄体功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增加内膜血运,改善内膜容受性,以利于受精卵着床。研究证明,补肾中药能在多个环节调节性腺轴的功能,其中包括调节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垂体LH和FSH的释放、卵巢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并可调节垂体对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卵巢对LH的反应性及卵巢受体形成。活血化瘀中药可以增加卵巢组织的血供,使卵巢包膜变薄,发挥促排卵、促黄体发育的效果[10]。随着生殖内分泌学和经络本质研究的深入,发现针刺可以通过促使下丘脑β-内啡肽不断释放而使本身水平低落,于是GnRH迅速释放达峰值导致排卵[11]。

综上,运用传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排卵率与氯米芬无统计学差异,但受孕率明显高于氯米芬,而且无明显副作用和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12-14]。

[参考文献]

[1] 周庆娥,李艳萍,刘冬娥. 多囊卵巢综合征超促排卵与宫腔内授精[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1):44-45.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 43(7):553-555.

[3] 丰有吉,沈铿. 妇产科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08.

[4] 覃爱平,杭馥,曾义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中发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0):628-630.

[5] 李晓倩.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60例[J]. 陕西中医,2008,29(11):1443-1444.

[6] 常文艺.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5):19-20.

[7] 郝兰枝.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8):467-468.

[8] 梁静,孙维峰. 从肾虚血瘀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989-1990.

[9] 范晓迪,马堃,单婧,等. 补肾活血促卵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19-122.

[10] 孙维峰,梁静,张娴娴,等. 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 (9):2018-2020.

[11] 葛秦生. 实用女性生殖内分泌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9.

[12] 褚宇强,曹霞,罗俊华. 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5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200-202.

[13] 庞保珍,庞清洋,赵焕云.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性科学,2009,(10):34-37.

[14] 徐志华.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即时促排卵治疗观察[J]. 当代医学 2013,19(21):116-117.

(收稿日期:2014-02-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氯米芬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研究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维吾尔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浅析
亲一下就“不孕”!超可怕病毒接吻传播
“不孕”前妻生了双胞胎,负心老板痛悔已迟
氯米芬联合绒促性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氯米芬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