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语言风险

2014-05-20 03:28风舟
新民周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

风舟

就新媒体艺术而言,出镜还是比较容易的,但作品究竟能提供多少新的语言与思想,这显然比传统艺术困难许多,不确定性也很大。

自5月8日开始的这场“视觉艺术旅行”,将从上海莫干山路50号的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出发,这次旅行就是《邵志飞胡介鸣双个展》,旨在展现两位艺术家——邵志飞和胡介鸣在新媒体艺术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各自风格与成就。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一探索过程对当下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新媒体艺术创作现状产生了很大影响。

邵志飞作为新媒体艺术的领军人物,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舞台、电影和艺术装置作品中融入互动性和虚拟化等元素。早年放弃传统绘画的他,最初的动机是将艺术体验从绘画等固有物体形式中解放出来,而后的艺术实践也激发了他更为大胆的尝试——关注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他最负盛名的电影化体验,包括对虚拟和现实界限的打破。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将呈现邵志飞自2000年以来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AVIE系列。本次展览的作品是邵志飞与不同艺术家合作的成果,这些作品都基于其设计的AVIE系统创作完成。AVIE(Advanced Visualisation and Interaction

Environment)是邵志飞开发的全球首个艺术化表现的360度全方位视听互动环境,其开发和研究的初衷,在于探索创造性内容和互动沉浸式体验的新模式和多可能性。作为一场“双个展”的形式,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将在展览现场平行呈现胡介鸣的全新艺术创作《序曲-太极》。新作既是对影响过他的前辈艺术家的比较和回应,也是对他个人近年来的艺术实践的延续和超越。

作为中国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先驱人物之一,胡介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作品中进行新技术的实验。他最关注的题材之一便是新旧的交替更迭:一个他持续提出观点和质疑的主题。他利用众多的媒介,不论摄影、录像、装置和数字互动技术,持续不断地进行创作实验,作品在国内、外广泛展出和收藏。胡介鸣作品的主题通常与时间、人类历史、文化记忆等相关,着眼于过往与进行的当下之间的界线,由此将观众从时序性的历史阅读中解放出来,给予更随意自由的重建权利。这次在展览时间,胡介鸣的新作将分两个阶段亮相,《序曲》将于5月9日亮相,《太极》将于8月8日呈现。

本次展览艺术总监李振华先生表示,“……邵志飞的作品系列是对自60年代兴起的国际新媒体艺术领域,以电影为线索的一次告别。如同任何一次终结或是告别一样,为了再次的聚会和延伸,艺术将在每次媒介和概念的终结之后复活。胡介鸣的项目是这一复活现场的枝蔓,通过不断介入现实和思考时代、身体、时间,从追求机制完善、技术超越中探索‘人(人性)的存在。”

观众能够首次在同一空间观看到AVIE系列的多件主要作品——邵志飞与不同背景、不同个性的艺术家(团体)的合作作品将汇聚于此。此外,观众可通过现场触摸屏的简单操作切入两位艺术家各自创作的时间轴,纵观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并在特定艺术类别和风格中发现交叉点。同时,在每次新展览内容开幕后的周末将举办一系列相关的研讨会与座谈会,主题将围绕该展览及其衍生和启发的艺术、科技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

不过就新媒体艺术而言,在当下的文化环境里,出镜还是比较容易的,在网上赚些人气也非并难事,但作品究竟能提供多少新的语言与思想,这显然比传统艺术困难许多,不确定性也很大。这是一场冒险的旅程,有许多年轻艺术家也想涉足新媒体,但往往跑至半途就趴下了,从此没有声响。而胡邵二人已经在这一领域获得了可贵的经验,也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我希望他们不断地提供新视角和新思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家艺术
纸的艺术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