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然 没有任何约束的创作

2014-05-21 03:41
艺术汇 2014年3期
关键词:形体艺术创作雕塑

周一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似乎抛下了一切事物,这不仅指他丢下了他所认为的传统雕塑中限制他艺术语言的叙事性、社会性、时间性等,就连当代艺术最重要的“观念”都被其弱化。而他所强掉的,就是“个人化”,也就是他面对艺术时的审美趣味的体现。

雕塑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对比其他艺术手段来说更加敏感,这份敏感,实则就是艺术家是否会用雕塑艺术表达自我这代人或者其个人的想法。对比已成名的那些艺术家或者资历较深的艺术家,美院毕业的这一代年轻人们,在这方面上更占据优势,他们的思想开阔,不在承当任何历史负担,在表达自我的时候,更加具有特点。周一然亦是如此,刚刚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他,正在研究生阶段,而其作品已经参加过多次展览,主要有《小孩》、《蚊子》和《花》等。这一系列作品,他将心中某些概念通过形体语言表达了出来,并且对形体语言本身进行了诗意的处理,剔除掉了雕塑中他个人认为的非形体语言本体的内容。

周一然一直想以这样的形式拓展作品进行非语言层面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主题”已经在他的作品中消逝,因为他认为,往往正是因为主题,才限制了艺术家抑或观者的思维,将艺术品绑定在某一个“词语”或者“意义”上面,会把人们对艺术的想象销毁掉。他在创作过程中,几乎不明确作品的指向性,而是试图用艺术语言创造一个平台,在这里面,人们可以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交流与共鸣。

周一然认为,由物质构成的东西都可以叫雕塑。这不仅是雕塑的优势,同时也是雕塑的限制。雕塑的物质属性可以很好的拿来利用,有人喜欢用它作为标志,有人喜欢用它抒发情感,而周一然则喜欢把雕塑当成精神的容器。他正是秉着这种宽泛的意义去研究雕塑创作艺术,致使他拥有着年轻人所有的想象力。

某位艺术家曾说: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就是想象力,而掌握这种能力的人,年轻人居多。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想象力的重要性,勿容忽视。周一然忙于学习、忙于创作,同时并没有忘掉思考,如他所想的问题是:人和人交流的实质是什么?怎么突破交流的限制?(采访/撰文:王泽)

猜你喜欢
形体艺术创作雕塑
巨型雕塑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我的破烂雕塑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写实雕塑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雕塑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