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2014-05-23 09:13王勇李怀苍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应用问题综述微信

王勇 李怀苍

摘要:微信是近两年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微信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本体问题,主要分析微信的属性、传播特征等;二是功能问题,主要探索微信的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等;三是应用问题,主要研究微信在商业上、政务上应用的可行性和方法等。我国的微信研究具有实践导向性、多层面性、多学科性等特点,但也存在肤浅性、功利性和滞后性等问题与不足。未来的微信研究需要重点从微信与公民表达、微信与舆论、微信犯罪与治理,以及国外微信发展等方面进行拓展与深入。

关键词:微信;本体问题;功能问题;应用问题;综述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2-0100-08

An Overview on the Research of Ontological Function

of WeChat in China and its Application

WANG Yong,LI Huai-cang

(Faculty of Arts and Media,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50, Yunnan, China)

Abstract:WeChat has turned out to be a hot issue in academic fields in China in the past two years. Researches on WeChat mainly focu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ontology issue focusing on its attributes and propagation?characteristics; second, its functional problem, mainly focusing on its social functions and effects; third, its application, focusing on its work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in business,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on. WeChat research in China has been practice-oriented, multi-layered and multidisciplinar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 problems of being superficial, utilitarian and hysteretic. The paper thus suggests that the future WeChat research in China can be developed and deepen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Chat and the public expression, WeChat and the public opinions, WeChat crime and its governance, and overseas WeChat development.

Keywords:WeChat; ontological issue; functional problem; application problem; overview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传播工具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当微博还在方兴未艾的时候,微信就已横空出世了。自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微信以来,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追捧,用户数呈几何级数快速飙升。2012年3月,微信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2012年9月,突破2亿;2013年1月,突破3亿;2013年10月,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高达1亿。目前,微信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微信公众账号在最近15个月内增长到200多万个,并且保持每天8000个的增长速度,以及超过亿次的信息交互[1]。“微信成为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手机应用,也是增速最快的互联网服务。”[2]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微信已成为最热门的信息传播平台和许多手机用户的生活方式,开启了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时代。

微信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特别是用户数的井喷式增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微信也成为了近两年我国研究的热门话题。通过“CNKI期刊”检索,以“微信”为主题的学术论文,2011年有31篇,2012年增长到190篇,2013年猛增到1526篇,数量惊人。

综合起来看,我国的微信研究主要集中在本体研究、功能研究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

一、微信的本体研究

任何一种新的传播工具的产生、兴起,人们首先都会关注它的属性、传播特征等本体问题,对微信也不例外。我国学界对微信的研究首先是从“微信是什么?”“它有什么传播特征?”等问题展开的。

(一)微信的属性

有关微信的概念,学者们的界定大同小异。一般认为,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推出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网页,跨运营商、跨平台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可以单聊、群聊,以及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和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并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分享到朋友圈,以及提供公众平台和消息推送等功能服务,基于流量无通讯费用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程序。

但从本质上来看,微信是什么或者说微信的属性是什么?目前在我国传媒界和学界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在传媒界,有不少人已经把微信当作新媒体,并已经当作‘假想敌。而学术界,也有不少人将微信划归新媒体。如何给微信确定一个合适的身份,是媒体还是非媒体?它具有的是社交属性还是传播属性?”“外界还一直对此类问题存有争议”[3]。有人直接称微信为“新媒体”,如“在移动互联时代, 微信已成为与微博同等重要的新媒体”[4];“2011年我们迎来了‘微信年,2012年微信发展迅猛,逐渐成为了人人不可或缺的新媒体。”[5]与之相反,微信研发团队认为,微信本身“不具备媒体属性”,“微信和微博是定位完全不同的两个产品。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微博可以被认为是大众式媒体……相反,微信是一个社交平台”;“微信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社交工具。”[3]还有人直言:“很多研究者把微信称为‘新媒体,这一称呼是否恰当,值得商榷”;“关于对微信是‘新媒体的说法,则值得探讨”;“如果把微信直接称为‘新媒体还是略显偏颇。”[6]

总体来看,我国学界倾向于认为微信的本质是一种社交工具(或社交媒介或社交平台或社交网络等)。谢新洲、安静等明确指出:“微信是以关系为核心的具有高度私密性的社交工具”[7];聂磊、傅翠晓、程丹等则认为:“微信本身不仅是网络通讯工具,更是一个全方位社交平台”[8];王欢、祝阳等则称:“与微博相较,微信尚不具备大众媒体的形态,可将其界定为私人化的交流通信工具。”[9]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等也称:“与微博相比,微信完全是具有不同基因属性的产品。微博有更强烈的传播和媒体属性,而微信有更强的粘性,更好的交流体验,是一条具有私密性的沟通纽带。”[2]谭震则认为:“微信就是这样一个依靠社会软件联结、致力于构建人与人之间‘湿关系、营造一个‘湿环境的社交网络。”[10]

究其原因,不但是微信从一开始就是被作为一款社交工具来开发的,“微信仅仅是他们模仿现实社会的交往方式,把现实版的交往放到了网络世界。更确切地说,是放到了移动终端,他们提供给用户的是一个网络版的社交工具”[3];更重要的是,学者们大多认为微信传播主要是一种人际传播,微信的大众传播能力不强,大众媒介属性比较弱,甚至“不具备媒介属性”。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等认为,“微信传播以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为主。微信传播的内容具有个人私密性和准实名制的特征,大众传播能力薄弱”;“微信着眼于点对点的精准定位,这一点决定了微信在产品功能上也做出了限制信息分享的功能限制,导致微信的大众传播能力较弱。”[2]谢新洲、安静等也指出:“微信侧重于人际传播式的社会交往,而非大众传播,微信的重点是通讯功能,侧重人际传播”;“重社交轻内容,以人际传播为主。”[7]

(二)微信的传播特征

微信作为一款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使用,成为时下最火爆的通讯交流、信息传播工具。微信的传播特征自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微信的信息传播主要分为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朋友圈群聊天以及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等三类。学者们站在不同角度分析了微信传播的特征。

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等认为微信传播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准实名性。微信好友主要来源于手机通讯录和QQ 好友,微信更多应用于通讯录好友之间的交流,它的功能设计鼓励实名交友,带有典型的准实名制特征。第二,私密性。微信好友之间发送的信息具有保密性、隐蔽性。第三,大众传播能力薄弱。微信着眼于点对点的精准定位,设计了限制信息分享的功能限制,导致大众传播能力较弱[2]。

谢新洲、安静等则认为微信传播具有四个特征:第一,重社交轻内容,以人际传播为主。微信的重点是通讯功能,侧重人际传播,社会交往,而非大众传播。第二,结合线下熟人关系建立强关系连接。微信好友从手机通讯录、QQ好友等发展而来,这种基于熟人建立的关系,有效增强了用户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三,微信圈子成员数量快速增长。“新进入的成员会将更多的用户引进圈子,使一个圈子内的成员数量呈滚雪球式增长”,“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成员,信息得以迅速传达至更多的人”。第四,传播内容具有隐蔽性。微信是从手机通讯簿和QQ好友为基础的拓展,用户之间的对话是私密的[7]。

还有人借用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5W 模式”,从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微信传播的特点。童慧认为微信传播具有五个特征:第一,传播主体:基于关系的病毒式传播;第二,传播对象:具有“窄化”倾向的定向传播;第三,传播渠道:富媒体传播通道;第四,传播内容:有选择的碎片化传播;第五,传播效果:人际传播的湿性化[11]。还有人则认为微信传播具有传播主体精确化、年轻化、高学历化,传播内容私密性、即时性,传播方式多元化,传播功能“集大成化”,社交全方位、立体化等特征[12]。

在单聊、群聊的基础上,2012年8月23日,腾讯公司又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群发信息,具有很强的大众传播特性。对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征,也有学者给予了专门的关注。陈晓华将微信与微博进行比较,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第一,点对点的大众传播模式,公众账号可以通过群发消息对所有关注它的微信用户进行信息传播;第二,噪音干扰较少的传播过程,公众账号发给某一微信好友的信息,其他人无法直接查看,传播过程噪音干扰少;第三,真实且实时接收的受众,公众账号群发的消息与微信用户的个人消息一起,按照时间顺序无差别地显示在消息列表上,非常容易引导用户进行实时收看与回复;第四,受众筛选的准确性,公众账号可以对订阅用户进行灵活的自定义分组,灵活制定内容定向发送;第五,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微信用户对于接收到的信息可以转发给好友,可以在朋友圈中分享,具有很大的信息扩散潜能[4]。

二、微信的功能研究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曾提出过受众媒介选择概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 费力的程度,即受众对某一媒介的选择概率,与其可能获得的报偿成正比,与其获得报偿的费力程度成反比。使用与满足理论也认为:“人们不是被媒介所使用,而是选择与使用媒介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人们之所以使用某种媒介,是因为它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13]。微信自产生以来就风靡一时,用户数呈直线上升。学者们对微信的功能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

(一)微信的功能

学者们大多认为,微信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微信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热捧,是因为相比其它社交媒体更能满足人们社交的需要。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微信在功能设计上,起初主要是方便熟人联系,即通过语音对讲等功能和 QQ 好友以及手机通讯录中的好友进行直接交流,帮助用户构建一张‘强关系连接网。但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新鲜感,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微信又先后推出了‘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这些功能的面世,让微信的社交功能越来越强大”[14];“朋友圈是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在这里,记录和分享成为首要的用户体验,通过分享,用户的关系网络从线下拓展至线上,加固并丰富了用户之间的联系”;“Facebook的出现,让Web20时代贴上了社交性的标签。大量的SNS网站以及微博都集中体现了社交网络的巨大魅力,而微信在社交性上则更进一步。”[15]

而微信之所以在众多的社交媒体中脱颖而出,主要因为:第一,微信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表情和视频等,特别是可以实时对讲、视频通话,丰富了人们社交的手段。“微信的这种从语音、文字、图片到视频的立体化沟通方式,拉近了人们沟通的距离”;“微信脱颖而出,补救了以往社交媒介所没有的某些实用功能,也代表了媒介发展越来越尊重个体需求的趋势。”[10]

第二,微信可以实现人们近距离——熟人交际圈、中距离、千米交际圈、远距离、陌生人交际圈的社交,扩展了人们的社交面。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如果按远近亲疏来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归类的话,那么虚拟社交模式中可以通过实距将社交圈归为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三类。微信通过实现三个断面的全面覆盖,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交网络。”[12]“通过微信,使得人际交往从个人所熟悉的强联系人群,扩展到原本遥远陌生的弱联系人群”;“拓宽了移动社交的横向和纵向空间。”[10]

第三,微信还具有低成本(仅耗少许流量,近乎免费)、即时性、私密性、精准性(到达率几近百分之百)、交互性、便捷化、人性化等优势。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微信很好地满足了人们扩大社会交往、维持社会关系、培育社会资本,以及表达情感、实现自我价值和娱乐游戏的需要,因而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热捧。有关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据调查,语音对讲功能最受微信用户欢迎的,喜爱的人数高达 7928%;其次是文字图片传输功能,有达4310%的受访微信用户表示喜爱;此外,还有30%左右的微信用户喜爱“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以及“漂流瓶”等功能[14]。这充分证明微信是因其社交功能而受到欢迎的。

(二)微信的社会影响

作为一种具有强大功能的传播工具,微信必然会给社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目前就微信社会影响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闻传播等三个方面。

1对社交的影响。学者们认为,微信作为一种最新社交工具,对人们的社交生活将产生重要影响。王欢、祝阳等断言:“微信引发人际沟通领域的革命”。微信集文字、图片、表情、语音、视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于一体,成为一种“富媒体”;相比已有的社交工具,微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相比短信与电子邮件,语音对讲功能能够使交流更直接,更真实,更感性;相比QQ与微博,又具有无法企及的精准性和到达率,而且沟通更私密,更具有可控性……正因为如此,“微信在悄然地改变着人际沟通方式。”[9]汪梦竹认为,微信构建了一个横坐标是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纵坐标是手机客户端、QQ、微博、邮箱的沟通矩阵,“微信再一次改变了人与人的沟通方式。”[5]

作为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最新传播工具,大学生是目前使用微信的主要群体之一。有人专门研究了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认为其具有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积极影响主要有:极大地丰富大学生社交内容;以独特方式拓宽了大学生社交范围;快捷方便地传达社交讯息。负面影响主要有:微信依存症,过度沉湎于封闭的自我空间;对大学生在社交中认知和人格的误导;对大学生社交中个人权利的侵犯,并提出“架起微信与现实的桥梁,防止大学生沉湎于封闭的自我空间”;“建立微信干预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认知”;“搭建微信互动平台,解决大学生社交中的问题”等应对策略[16]。

2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据2012年对上海某高校本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中5806%的人在使用微信,没有使用过微信的学生中也有4839%准备近期开通使用。“继微博之后,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又一网络群聚地。”[17]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成为一些从事此类工作和研究的学者的关注点。

杨敏认为,微信的出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微信潮流的引领,易使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产生偏差;工作模式的转变,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难度加大;工作平台的拓展,使得校园网络舆情监控难以把握;工作门槛的降低,对校园“把关人”的角色要求提升;工作范围的盲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增加。他提出了以下对策:第一,开拓“校园网络,立德树人”的新阵地,建设“素质过硬,技术全面”的新队伍;第二,贯彻“网上引导,网下教育”的新途径,实现“走进学生,虚实结合”的新跨越;第三,利用“语音对讲,随拍随传”的新功能,搭建“资源共享,服务至上”的新平台;第四,创造“师生交流,亲密无间”的新态势,扮演“朋辈教育,知心知己”的新角色;第五,营造“安全互动,其乐融融”的新氛围,把握“学生心理,舆情分析”的新动态[17]。

李华琼则认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挑战:要对微信有熟悉的认知,才能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由天然的中心地位变为平等的参与者;第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挑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产生偏差,更容易产生微信依赖,成为使用过度的受害者、思想发生迷失等;第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挑战:既有的介体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第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挑战:增加了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剧大学生的“宅”现象。他也提出了“要迅速切入微信载体”;“提升主体的‘微能力”;“善用微信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创新”等应对措施[18]。

3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新的传播工具意味着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每一种新的传播工具的产生都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信息传播、新闻传播和传媒生态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新传播工具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始终是新闻传播学界非常关注的课题,微信的产生也不例外。

蔡雯、翁之颢等基于对“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的追踪观察和对央视新闻频道媒体策划部的深度访谈,结合对其他媒体微信公众账号的观察研究,认为“微信自身的传播特征决定了它将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产生新一轮的冲击”;“微信在新闻内容的生产、推送、接收和反馈四个环节为新闻传播带来变革”:在新闻生产方面,不管是采访、编辑还是产品设计,可加深与用户的协作;在新闻推送方面,可实现细分式和精准性;在新闻接收方面,让用户真正把握主动权,碎片化地管理时间,自主选择接收;在用户反馈方面,可以为新闻机构提供更多资源。她们还认为,如果能突破“同质化现象严重”“数据分析匮乏”“推广力度不足”等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瓶颈,微信对于新闻媒体将不仅是一条新的内容推送渠道,更是一次发掘用户资源、将传统媒体品牌优势向新媒体领域延伸拓展的难得机遇[19]。

魏翥凡则认为,微博、微信“改变了国人的信息接收习惯,推动着传统新闻业不断尝试与变革”,其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主要包括“扩展传统新闻媒体的消息来源”“丰富传统新闻媒体的采访手段”“充实传统媒体的新闻版块内容”“提高传统媒体主持人影响力”等[20]。

三、 微信的应用研究

微信传播具有精准性、即时性、移动性、交互性、便捷化、人性化、多样化、低成本、强黏性等优势,以及普及速度惊人,用户数量庞大,发展潜力无限等特点,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微信不但能够单聊、群聊,而且能够提供“广播”信息的平台,因而受到了企业、政府、新闻媒体乃至个人的青睐,纷纷进驻微信,利用微信传播信息,开展宣传,加强交流,服务公众,谋求发展。微信的应用研究也成为微信研究的热点。我国学界的微信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应用、政务应用两个方面。

(一) 商业应用研究

新的传播工具就意味着新的商品推销渠道和平台,新传播工具的用户群就意味着新的市场。集合了诸多已有传播工具的优势、用户数量巨大(特别是以消费能力强的中青年人为主)的微信自然也引起了营销研究者们热切的眼光和期待。有人就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谁先吃透微信营销,谁就占领了3亿人!”“占领年轻人的市场,就必须占领微信这块营销阵地”“如果前两年错过了微博营销,你不一定后悔;可要是今天你错过了借助微信去营销,你一定会后悔!”[21]以微信营销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也非常多,通过“CNKI期刊”检索,自2011年至今有221篇之多。微信的商业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行性和方法两方面。

1可行性。学者们认为,微信具有传播方式丰富、信息到达率高、受众群体庞大且年轻化白领化、成本支出低廉,以及互动性、即时性、私密性、强黏性等信息传播优势,应用于商品营销不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熊涛、张兵等认为,微信应用于营销具有四大优势:一是内容优势,微信传播方式多样,推送的内容丰富;二是成本优势,微信发送信息的成本非常低;三是受众优势,微信的使用群体年龄层次集中在20-30岁,以都市白领为主;四是推送优势,微信既可以向微信好友定向推送信息,还可以通过基于位置服务功能来圈定附近的微信使用者并向他们推送信息。因此,受众定位年轻人的企业、受众群体精准的企业、区域化经营的企业和经常举办各种优惠活动的企业,“在运用微信营销上有更天然的条件”[21]2-11。吴荆棘、王朝阳等也认为,“微信作为新兴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隐营销和私密化的互动传播;低成本和国际化的信息分享;弹性社交及需求的个性化挖掘;微信与微博的多态互动营销[22]。

2方法。学者们根据微信的信息传播特点提出了应用微信进行商品营销的各种方法策略。张艳提出了微信营销的四种模式:利用二维码扫描进行 O2O(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营销带动线下消费)折扣;通过查看附近的人进行营销信息的植入;通过开放平台 + 朋友圈 + 公众平台进行互动营销;通过漂流瓶进行品牌营销[23]。

熊涛、张兵等提出了微信营销的三步走思路:第一步,初级营销:建立公众微信账号,发布企业相关信息,建立足够的粉丝群体;第二步,中级营销:对粉丝进行数据化管理,细分用户特征,进行包括优惠、活动在内的初步的互动性交流;第三步,高级营销:建立流程化客服体系,让客户对企业微信形成依赖,信任微信提供的信息产品选择建议,实现微信在线销售[21]21。

还有一些学者针对一些具体行业或领域的微信营销方法进行了研究,如聂静认为,大学出版社微信营销应“加强二维码的应用”“注重推送内容的适配和适量”“探索多样的内容形式”“强化服务的交互性”“逐步推进按章节计费的数字阅读模式”“统一品牌风格”[24]。金雨希、张燕等认为,传统媒体进行微信营销需要“完善用户体验”“深挖用户数据价值”“完善传媒产业链”等[25]。谢征提出发展报刊官方微信应遵循“抢占相位”“延伸品牌”“适度营销”“形成特色”等四原则[26]。郭泽德梁丹提出“官方微信整体定位,突出卫视品牌理念”“注重用户体验,加强互动交流”“精选推广方式,注重富媒体应用,形成传播矩阵”“关注国家重大时事,展现媒体的人文力量”等提升省级卫视官方微信传播效果的方法[27]。

(二) 政务应用研究

微信庞大且继续迅猛增长的用户群,以及便捷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也吸引了各级政府部门纷纷进驻,政务微信成为继政务微博之后,官民对话、网络问政的又一个重要渠道。自2012 年 8 月 30 日,广州市白云区应急办率先开通政务微信“广州应急-白云政务”。一年多来,我国政务微信总量已达3000多个,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1]。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于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也首次着重强调了政务微信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将“政务微博、微信”作为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网站”并列的第三种政务公开途径。政务微信开通和使用情况已被纳入了我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但目前研究政务微信的成果还非常少,学术论文总共不到10篇,主要集中在政务微信的功能、特征、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

关于政务微信的功能、特征,邹巍、祎秋等认为,政务微信是网络问政的新平台,官民交流沟通的新渠道,能使政府“耳聪目明”[28];董立人、郭林涛等认为,政务微信是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的新手段,有助于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抢占舆论阵地,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政务信息的辐射力,提升政务信息传送的有效性[29]。陈超贤认为,与政务微博相比,政务微信具有以下特点:政务微信依托圈子关系网络,社交属性较强,私密性较好;政务微信的信息到达率更高,互动性更强;政务微信的信息效益较高,可控性更强[30]。而董立人、郭林涛等认为,政务微信的传播具有服务的创新性、信息时效性、积极主动性、互动性、民智性等明显特点[29]。

学者们大多认为,当前我国政务微信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并有针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例如,有人认为,当前我国一些政务微信存在“定位混乱”“自说自话而不是交流对话”“迟迟未能‘转正,给了山寨政务微信可乘之机”等问题,并提出了“做好政务微信定位”“打造优质的政务微信内容”“加强政务微信互动”“及时打击山寨政务微信”“以‘微博+微信为双核,融合互补,推进新媒体问政”等对策[30]。有人提出了坚持真实性、时效性、互动性,提高应用水平、运营质量,建立支撑和保障机制等提高政务微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29]。还有学者则分析认为,政务微信衍生于政务微博,但在运营思维上应做到两个转变:一是打造“关系”,弱化“信息”;二是强调“传播”,弱化“平台”[31]。

四、结论与展望

从总体看,我国的微信研究发展迅猛,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加入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之中,并从本体、功能和应用等三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一新兴传播工具的属性、特征和功能提供了多种视角,而且从实践层面看,也为人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微信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基础、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一) 研究特点

1实践导向性。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一贯具有“实践导向”的特点,每一种新的传播工具或媒体的产生和应用,都会掀起新闻传播界的研究热潮。“实践导向”特点在我国的微信研究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微信自产生以来,就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微信的每一种实际应用,如在社交上的应用,在营销上的应用,在政务上的应用,在新闻传播上的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应用等等,都引起学者们投入精力进行研究。虽然总的来看,我国的微信研究包括本体问题、功能问题和应用问题等三个方面的探讨,呈现出一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但其中研究最多的还是微信的应用研究,呈现出更鲜明的“研究跟着实践走”的“实践导向”特点。

2多层面性。从我国的微信研究主题和内容不难看出其具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层面研究相结合的特点。其中,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微信的属性、传播特征、主要功能、应用的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中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微信在某些行业或领域中的应用原理、模式、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如微信在商业应用、政务应用中的基本原理、模式、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而微观研究,则主要是对微信的具体应用案例的分析解剖等。总的来看,我国的微信研究呈现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相互补充,多层面相结合的特点。

3多学科性。虽然我国的微信研究以新闻传播学者为主,但也吸引了社会学、营销学、管理学、教育学、图书情报学、伦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学者参与,他们运用各自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研究微信的应用及影响,使我国的微信研究呈现出跨学科、多学科特点。

(二) 存在的问题

1肤浅性。虽然我国的微信研究成果近两年猛增,也产生了一批具有开创性、有深度、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但由于一些研究是随着微信的兴起而“一哄而起”的,其中许多是赶潮流、赶时髦性质的研究,比较肤浅。有些成果不但在材料上是东拼西抄,在观点上是人云亦云,甚至在文字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雷同现象。因此,微信研究成果虽多,但高质量的成果不多,表面上的热闹恰恰说明它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2功利性。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微信研究存在功利性倾向。它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麦克卢汉曾提出过“媒介即讯息”的命题。对一种新传播工具来说,其对社会的最大意义不是它传播的信息,也不是它的具体应用,而是它可能带来人们信息传播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变革。但我国的微信研究恰恰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方面,而对微信可能带来人们信息传播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变革缺乏重视和研究。二是在应用研究方面,重商业应用研究,轻其它应用研究。我国的微信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应用方面,成果最多,其它应用研究成果非常少,连政务应用研究成果都屈指可数。

3滞后性。由于“研究跟着实践走”,加之微信在技术、功能和应用上都发展得非常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因此,我国的微信研究就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研究结果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比如,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推出10版以来,目前已发展到50版,并由可用来单聊发展到可用来群聊,再发展到公众平台可用来群发信息。功能越来越多,甚至还在根据人们的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有很多研究成果却仅将微信界定为一种社交工具,而否定其媒介属性。这种结论在微信发展的单聊和群聊阶段可能是对的,但在微信发展到公众平台阶段就不太准确了。因为人们通过微信不但可以接收腾讯网站推送的新闻,浏览腾讯微博内容,而且微信公众号可以群发信息,这显然不是一种社交工具所能涵盖的,也无法解释正在蓬勃发展的企业微信公众平台、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等。因此,认为微信只具有社交属性而不具有媒介属性的结论是研究滞后于微信发展的结果,是片面的。

(三) 研究展望

毫无疑问,随着微信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学界很有必要进一步重视微信研究。展望未来,我国的微信研究需要重点在以下方面拓展与深入。

1微信与公民表达。微信是信息传播工具,也是公民表达的平台。人们既利用微信来交流沟通,联络感情,也利用微信来表达和交流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和看法,行使公民权力,履行公民义务。微信既具有“私人领域”属性,又具有“公共领域”属性。目前,对微信的社交方面,已有学者进行了关注和研究,但对微信的公民表达方面,尚未有人涉及。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说,微信的公民表达对社会的意义更大,特别是对民主政治的建构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学界在未来研究中加以重点关注。

2微信与舆论。虽然有学者提出,“从微信的传播特征和用户特征来看,微信将是舆论生成和活跃的重要平台,也是舆论传播扩散的重要渠道。”[32]但由于大多数学者只是将微信界定为一种社交工具,没有充分认识到微信的大众传播能力,甚至否定其媒介属性。因此,目前有关微信与舆论的研究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但从实际来看,便捷的交流方式、基于强关系的交流圈和高学历、年轻化的用户特征,使微信成为社会舆论易于生成,甚至非常活跃的沃土。而微信交流圈成员滚雪球似地增长,基于强关系的交流圈极易形成共识,以及微信传播几近百分之百的到达率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群发信息功能等,也使微信极易成为社会舆论扩散的渠道。因此,微信对于社会舆论的生成、扩散和引导的影响必须引起将来从事微信研究的学者的高度重视。

3微信犯罪与治理。新的传播工具就像人类所有的技术发明一样,是柄双刃剑,既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也可能被滥用,从而危害社会。“互联网预言家”、《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曾指出,任何强有力的技术都会被强有力地加以滥用。微信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信息传播工具、社交平台,在为人们提供信息传播、社会交际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人为地恶意使用,甚至用于违法犯罪的问题。这理应引起学界的足够警惕。而新的信息传播工具的产生必然会对现有的信息治理模式、法律法规构成挑战,给其带来需要调适、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微信犯罪与治理应该成为未来微信研究的重要课题。

4国外微信发展。微信是目前全球下载量和用户量最多的通信软件,已经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力遍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海外华人聚集,但目前我国的微信研究主要局限于国内。随着微信进一步向全球化发展,微信研究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不但研究微信在国内的发展、影响,而且研究微信在国外的发展和应用,并且进行比对互照,这样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微信。这对于理解中西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受众心理的差异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政务微信被纳入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考核指标[EB/OL].( 2013-11-29)[ 2013-12-01]. http://www.techweb.com.cn/internet/2013-11-29/1364115.shtml.

[2]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 2013(6):122-127.

[3]李蕾,高海珍.微信:3亿用户的背后[J].新闻与写作,2013(4):34-36.

[4]陈晓华.传统报纸使用微信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新闻传播,2013(1):14-17.

[5]汪梦竹.网络社交新媒体的狂欢[J].媒体时代,2013(10):23-25.

[6]王艳丽.从功能论角度探析微信的属性[J].中国报业, 2013(7):27-28.

[7]谢新洲,安静.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 2013(6):21-23.

[8]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5):71-75.

[9]王欢,祝阳.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J].现代情报,2013,33(7):24-27.

[10]谭震.传统媒体如何借助微信扩大影响——微信的媒介功能及影响分析[J].中国记者,2013(5):101-102.

[11]童慧.微信的传播学观照及其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13(9):61-66.

[12]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7):71-72.

[13]樊昌志,王勇,唐晓玲.传播学应用教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14]李爱晖,李洋.关于微信社交功能的调查[J].青年记者,2013(27):37-38.

[15]黄浩波,何卫华,叶青.微信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3(1):62-64.

[16]徐静.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3(2):39-40.

[17]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6):72-76.

[18]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63-65.

[19]蔡雯,翁之颢.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J].新闻记者,2013(7):40-44.

[20]魏翥凡.微博、微信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J].声屏世界,2013(8):64.

[21]熊涛,张兵.玩转微信营销实战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22]吴荆棘,王朝阳.出版业微信营销研究[J].中国出版,2013(8):3-7.

[23]张艳.传播学视角下即时性营销模式与战略实现——以微信营销为例[J].中国出版,2013(16):18-20.

[24]聂静.浅议大学出版社的微信营销[J].出版发行研究,2013(2):57-59.

[25]金雨希,张燕.有微信,更威信——论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33-36.

[26]谢征.官方微信及其在报刊媒体中的运用[J],出版发行研究,2013(9):72-76.

[27]郭泽德,梁丹.省级卫视官方微信的框架比较研究[J].南方电视学刊,2013(4):73-77.

[28]邹巍,祎秋.政务微信让政府“耳聪目明”[J].上海信息化,2013(7):10-13.

[29]董立人,郭林涛.提高政务微信质量提升应急管理水平[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8):34-35.

[30]陈超贤.政务微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4):37-39.

[31]庞胡瑞,单学刚.政务系统“微信风”已经蔚然成形[J].人民论坛,2013(22):68-69.

[32]王勇,徐敬宏.微信撬动社会舆论新格局[J].网络传播,2014(1):12-14.

猜你喜欢
应用问题综述微信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微信
试论高压供电系统无功自动补偿的应用问题及解决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析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