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训练中的TOT现象解析

2014-05-25 09:46重庆运动技术学院
游泳 2014年2期
关键词:转体教练员教练

文|易 敏(重庆运动技术学院)

跳水训练中的TOT现象解析

文|易 敏(重庆运动技术学院)

TOT(tip of tongue)现象,中文称舌尖现象,其含义即一种“几乎就有了”的感觉,答案就在嘴边,我们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却没有办法把它说出口或加以具体描述,属于记忆障碍现象。

在跳水训练中,几乎每个运动员都会遇到TOT现象,它的出现瞬间、突发,且毫无预兆,令人猝不及防。其表象为运动员对一个十分熟悉的动作突然不知道怎么去完成,完全丧失对动作的认识与完成记忆,脑袋里一片空白,没有一点概念。甚至出现个别队员对一个动作的TOT现象,蔓延至对所有掌握得非常娴熟的动作的TOT现象。

如果教练员和运动员对TOT现象认识不准,预防不当,应对错误,势必导致训练受阻与受挫,甚至前功尽弃。笔者总结带队训练20余年中处理TOT现象的经验与教训,与同行交流与分享,以此提供借鉴与帮助,共同推进跳水训练的发展。

TOT现象实例及应对措施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张忠秋博士近期对全国64名教练员的问卷调查,TOT现象的出现项目及出现数量如表1所示。此外,张博士的调查还显示:TOT现象在跳水动作组别的1—5组都有出现,6组出现率较低,5组出现率最高,达到整个比例的64%之多。笔者在跳水从教经历中多次遭遇TOT现象,在此,列举实例并加以解析。

1 王××TOT现象

王××(女),1977年出生,1984年底从事跳水业余训练,1985年进入四川队。

TOT现象的表现:1989年在一次水上三米板5134(D)训练中突然印象混乱,感觉全无,本应该转体两周,只转到一周即松开。由5134(D)为导火索,逐步蔓延至对所有各组别动作,包括最为简单的半周动作,丧失完成能力,最后只能做前后冰棍跳下练习。

持续时间:近两年。

应对措施:当出现5134(D)动作混乱之后,其四川队教练立即停训,转入陆上网保护带的5134(D)练习,运动员印象清晰,感觉正常;随后转换至水上三米板保护带5134(D)练习,一切正常,但是脱保后依然动作混乱,由此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改进历程,终无好转。在无计可施,几乎绝望之际想到改变环境,从成都回到重庆,由笔者(她的启蒙教练)暂时带训,看能否起死回生。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思想交流和沟通,以及生活上的关心和安慰,自信心开始复苏,过程虽然跌宕起伏,但奇迹却短暂地出现,她的三米板成套自选动作全部恢复,即105(B)205(C)305(C)405(C)5134(D)感觉不错,印象清楚,巩固两三堂课便立即启程返回四川队。遗憾的是返回四川队不到一周TOT现象又死灰复燃,在尝试过心理治疗和疏导后仍然无济于事。

表1 TOT现象出现项目及出现数量调查

结果:由此选择退役。

2 孙××TOT现象

孙×(女),1991年出生,1999年从事跳水业余训练,2004年进入重庆专业队。

TOT现象的表现:2002年在一次水上五米台401(B)的练习中突然印象混乱,感觉全无,半周竟然跳成了402(B)一周坐水,第二次依然如故。

持续时间:一天。

应对措施:出现TOT现象后果断停止练习该动作;第二天练习的流程是从网的保护带(双绳)401(B)开始练习;转入陆上板401(B)腹部着垫保护练习;再转入陆上台401(B)腹部着垫保护练习;后再转换至水上一米台401(B)、水上三米台401(B)、五米台401(B)练习;在此练习步骤之下,顺利找回正确、清晰的印象。结果:成功解决TOT现象。

3 王×TOT现象

王×(女), 1995年出生,2000年从事跳水业余训练,2004年进入重庆专业队。

TOT现象的表现:2008年在一次水上三米台做5223(D)的练习中突然印象混乱,无法完成动作,转体一周半竟然转成了一周,第二次依然与第一次动作如出一辙。持续时间:半天。

应对措施:一出现TOT现象果断停止练习该动作练习;首先从水上转换到陆上网的保护带(单绳)5223(D)的练习,此时运动员对动作的感觉开始有恢复;又转到陆上板5223(D)保护带练习;再进入水上半米办保护带5223(D)练习,此时运动员的动作完成已达到了正确的技术;进而脱保水上半米板5223(D)训练,情况正常;进行水上三米台5223(D)练习,重拾对动作的正确印象;再进入五米台5233(D)练习。

结果:顺利、成功解决TOT现象。

4 张××TOT现象

张××(男),2002年出生,2008年从事跳水业余训练,2013年进入重庆专业队。

TOT现象的表现:2013年在一次水上一米板301(C)的练习中突然感觉混乱,印象丧失,半周竟然翻成了一周脚着水,第二次动作仍然与第一次动作相似。持续时间:一周。

应对措施:TOT现象出现后便立刻暂停练习该动作;立即从水上一米板转换至半米板用保护带跳301(C),此时丝毫无好转;迅速调整训练方法,转换到陆上网做301(C)背着网的练习,开始找回一些对动作的感觉;又转入陆上网保护带拉301(C)练习;再水上半米板保护带301(C)练习;后脱保水上半米板301(C)练习;再进行水上一米板301(C)练习。虽然改进的过程是在不断地反复中度过,几经转换练习,但逐步在好转,向着正确的技术要求靠近。

结果:虽然过程曲折,但成功解决了TOT现象。

TOT现象的原因分析

1.教练员在教育方法上有缺陷

育才必先育人。无论是教练还是父母都不能娇惯孩子,更不能让他们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无论表现如何都能够得到呵护和关爱,这样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就没有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和战胜它,容易打退堂鼓。王××的例子便是育人上有偏差所至,连她的教练在反省王××的TOT现象时也不得不承认是“教育”上的失败。

2.运动员训练时注意力不够专注

队员在训练过程中精力不集中、不专心,彼此间开玩笑,随意性强,但跳水动作被称为一秒钟的艺术,容不得半点闪失,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较大失误,甚至出现TOT现象,孙×的TOT现象便是出于此原因。

3.训练同一个动作重复数量过多

在一堂训练课中,一个动作尤其是转体动作重复数量过多,并非会带来质量上的飞跃。因为转体动作是人体沿着两根轴做翻转运动,不断重复一个动作,人的兴奋点已经消退,身心会感到疲劳,大脑的刺激反应也会延缓,容易出现记忆盲点和记忆疲劳。王×的5223出现TOT现象即因数量过多造成。

4 .教练急于求成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队员的基本功不扎实,在水陆诱导都不太熟练的情况下,如果教练仅仅光凭感觉而即兴安排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的自选动作,操之过急,就会欲速则不达,对于小队员更是如此。张××在没有进行过任何水陆保护带的205(C)或305(C)辅助练习下,就仓促地学习三米板305(C),这就给301(C)出现TOT现象埋下了伏笔和隐患。

5.训练压力过重负荷过大

在长期的重压之下进行单调的训练和比赛所造成的运动疲劳,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使队员有一种力竭感、疲惫感,再加上三点一线固定的环境一成不变,按部就班毫无新鲜感,思维无法得到外部新的刺激,也容易滋生TOT现象的出现。

TOT现象预防措施

1、教育先导,加强沟通

育才先育人,从小就要灌输、培养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和奉献精神,不屈不饶、顽强拼搏的精神,勇于战胜困难和自我的勇气和决心,能担当有责任感。同时,父母、教练、队员三方面必须通力合作,加强沟通,父母和教练对队员出现的一些消极思想要积极引导和教育,不偏袒、不娇惯,尤其是不能让队员觉得当困难、挫折出现时有退路可走。

2、认真专注,严格要求

严格要求训练纪律,决不允许在训练过程中聊天、开玩笑,做动作时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同时,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求队员做动作时必须果断、坚决、自信,决不能犹豫不决,尤其是站台、占板时间不能过长,跳板立定起跳的颤板次数不宜超过三次。

3、科学训练,合理安排

在训练过程中单个动作的数量安排不能过多,应适可而止,有时即便安排了一定的数量,作为教练也需要随机应变,见好就收,点到为止。对于那些技术掌握不到位,不熟悉的动作其数量也需要控制,宁可回到陆上或采用相关联的辅助动作进行分解练习,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工!特别是5组的转体动作更需要掌握好数量,绝不宜过多,毕竟转体动作是人体沿着纵轴和横轴翻转,与1—4组只沿着横轴翻腾动作相比要复杂些,对人体的前庭器官、平衡、判断、感觉都要高得多,这点尤为重要,需引起教练们高度重视。训练过程必须注重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不可拔苗助长,更不能随意跨越式的加快推进的速度,必须遵循跳水训练的规律和训练大纲的要求,学习每一个新动作时都得把相关的训练流程做到周全,稳妥,细致,保证成功率。

4 加强疏导 防微杜渐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主动地、不失时机地释放压力,积极、主动调节身心。可选择定期改变训练环境、场地,进行换项或异地训练,组织出游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和互动活动,让队员能够暂时忘掉单调的训练、生活规律所带来的疲劳、枯燥、乏味的感受,身心能够舒展、松弛。

教练员作为训练工作的主体和核心,应多与队员进行推心置腹地交流,拉家常,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舒展心情,让对员感受到慈父般的爱心和温情,同时及时、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做到心中有数,防微杜渐。

致谢:本文受益于张忠秋博士《跳水运动员竞技训练中的TOT现象》的讲课。

猜你喜欢
转体教练员教练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睡着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