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综艺节目中剪辑的重要性

2014-05-27 13:30佟芳
记者摇篮 2014年5期
关键词:最强音导师爸爸

佟芳

剪辑,是影视生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依据影视片的总体构思,运用蒙太奇技巧,对镜头进行有机的衔接、组合、调整和修饰,促使整部影视片达到节奏明快、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流畅,并对深化主题、突出人物性格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对影视作品剪辑的阐述。

纵观当今电视市场,综艺类节目是电视观众的宠儿,综艺节目的剪辑也呈现出不同。对于综艺节目来说,导演更重视的是大牌明星的加盟、豪华的舞台、一流的播出平台。相对而言,综艺节目在画面剪辑这个环节上导演重视程度也各有不同,做法也不同。这里我要阐述的是综艺节目的剪辑决定整个节目的成与败。

近日,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爆棚的人气吹响了亲子类节目的冲锋号角。2013年10月11日首播过后,《爸爸去哪儿》火了,五对明星亲子火了,节目拍摄地北京灵水村火了,就连孩子们的衣着服饰也都跟着火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爸爸去哪儿》的孩子任务完成过程中,剪辑手法上再次呈现出创新,同时也证明了完美的剪辑助推了节目的成功。

神剪辑玩转创意,助推节目成功

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中,五位明星爸爸分别是林志颖、郭涛、田亮、王岳伦、模特张亮。在首期播出节目中,五位老爸带着宝贝们来到了北京的灵水村,等待他们的是三天两夜的乡村体验。

由于是全程24小时跟踪拍摄,《爸爸去哪儿》中有近40个机位拍摄,最大程度地不错过五个明星爸爸和他们宝贝们所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哪怕是其脸上的细微表情。从首期播出的反响来看,五个宝贝展现出来的“萌”劲儿完全抢去了当爹的风头,而观众口中提及最多的以及节目最大的看点,也是这五个宝贝的“萌”,有被他们打动的观众甚至还开玩笑说,《爸爸去哪儿》绝对是一档催促当代人结婚生子的正能量节目。“孩子的超级萌、超级可爱、超级淘气,让人欲罢不能。”而有观众还称,看到这些孩子特逗的表现,乐得前仰后合。不过想想这么优秀的节目制作背后,是辛苦的摄像师和后期剪辑制作团队的辛勤劳动成果。

《爸爸去哪儿》的火爆程度不亚于当年的《还珠格格》和《流星雨》,成为了街知巷闻的话题,除了有笑有泪的温情故事,奇妙的剪辑思维也再一次刷新了观众的视线。在《爸爸去哪儿》第三集中,不仅引用了经典电视剧《西游记》里面的出场音乐,让大漠的出场霸气外漏,而且还用内心戏模拟的方式逗趣,他双眼放空,心里只有他想要的奥特曼的蛋。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新鲜的方式展现了孩子奇妙的内心世界。既表达了真实的心理活动,也制造了很多趣味横生的笑点。这些画面很恰当地把握了每个人的动作、表情、空间转换,再加上完美的画面衔接,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爸爸去哪儿》40多个机位三天全程跟拍孩子们做饭、放养、捞鱼等等,积累了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要从这么多的素材里剪辑出紧凑好看的节目非常不容易。细心的导演还在节目中穿插了很多观众熟悉的音乐,如魂斗罗、超级玛丽等游戏音乐,让人听得忍俊不禁,觉得非常有亲切感。听着魂斗罗、超级玛丽的配乐,看到各种打趣的字幕、精致的配图,可以说剪辑完全不负明星爸爸和萌娃出色的“演出”。

剪辑混乱观众犯晕,节目一败涂地

综艺节目中剪辑永远都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剪辑决定节目的成败。这里我要用一个例子来诠释我的观点。《中国最强音》在第一集出来时,所有观众都傻掉了,原来好节目也会败在剪辑上。《中国最强音》的首秀引来众多吐槽,有观众说:“邀请了这么多大牌的评委,这么炫的舞台,可节目让人看得这么“累”呢”?也有观众点评说:“节目败在剪辑上了,看得人心烦意乱,镜头就没停下来,一直跳,拍摄评委和观众的镜头太多了,整体看得人特别不舒服。”是的,观众说得没错,节目的呈现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记得《中国最强音》第一集中,前一个画面还是选手站在舞台上,随后立即切换到几位导师候场的画面,一秒后再切换回导师席。一眨眼的功夫,画面又变成了导师的宣传片,宣传片中导师刚说一句话,画面又立刻回到舞台。还有,选手开口唱歌时,仅唱了几句导师就开始点评,观众完全被弄晕。甚至有观众吐槽,还是广告看得更舒服,至少画面不太跳。

在经历第一期观众对画面剪辑的大规模吐槽后,第二期《中国最强音》对整个节目的呈现做出了调整,无论在叙事还是剪辑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看出剪辑上没有了极具零碎感的手法,整期节目用一个剪辑模式展示了13位歌手的参赛过程:登台前一段个人采访,随后歌手登台演唱过程,之后再跟拍他们离场的过程,尽量让每位歌手都保证唱完整首歌,中间不打断他们。与第一期相比,第二期的《中国最强音》让人看得舒服多了。事实也是如此,好的节目剪辑应该是符合观众收视习惯的。

以上两个例子诠释了剪辑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影视剪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剪辑基本原则及技巧,主要是为了保证画面组接的连贯流畅,但剪辑并非机械的,除了要保持视觉流畅外,更应该注重观众情绪的发展及观众心理的感受。如果说掌握熟悉镜头组接技巧是每个从事剪辑的工作人员所必备的基本功的话,那么把握受众特点、心理需求、审美习惯则更显剪辑师的功底。只有用心体会,反复实践,才能制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观众喜爱的影视节目。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最强音导师爸爸
“无声工匠”王晓珍:国际舞台奏出最强音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扬中市谱写精准执法“四部曲” 唱响深化执法“最强音”
V eraW an g
导师榜
我和爸爸
B-Box奏响青春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