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逃兵四十年朝鲜秘密生活

2014-05-27 00:48
奇闻怪事 2014年6期
关键词:詹金斯小泉平壤

在日本的“厄尔巴岛”卖煎饼

詹金斯和他的日本妻子曾我瞳生活在左渡岛。那里是日本的“厄尔巴岛”,宁静隐蔽,曾是政治异见者的流放地。

平时,詹金斯没事的时候就卖卖煎饼。他穿一件宽松的和服,外面套一件黄色的夹克。日本游客为一睹他的“芳容”蜂拥而来,而他的小个子和招风耳也很讨人喜欢。

至今,美国的五角大楼里还严密保管着4张50多年前詹金斯写下的便条。当年,他“失踪”后,驻韩美军调查机构对他的住处进行了搜查,发现了这些“遗言”。

一张便条写给他的母亲——“真是对不起,但我不得不这么干。我要去朝鲜,再也不回来了。告诉全家人,我爱他们”;一张写给他的战友“PDL”——说要把桌头柜留给他,因为“再也用不上了”;一张写给“凯恩军士长”——把作训服留给了他;最后一张跟鞋柜有关——“锁不太好使,也留给凯恩军士长吧”。

据此,五角大楼确凿无疑地相信,詹金斯中士叛逃了。

刚“登陆”朝鲜时,他被关在一间阴森简陋的房子里。他试图逃跑,取道苏联驻朝鲜大使馆,但未果。之后每天,他都被迫学习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作品——整整11个小时。到1972年,詹金斯已经可以用朝鲜语背诵金日成思想的核心内容。同年,他也成为了朝鲜公民。

詹金斯有两个女儿,妻子曾我瞳是1978年在日本被朝鲜特工绑架来朝的,在朝期间主要工作就是向朝鲜间谍教授日语和日本风俗。离开朝鲜后,他曾向媒体说起,朝鲜政府“就像养着动物那样养着外国人”,目的是培养他们民族身份不明的后代当间谍。“如果我还留在朝鲜的话,我的女儿很可能就会在韩国当间谍。”詹金斯说,而他自己则会被留在朝鲜首都平壤做“抵押品”。

詹金斯“消失”三周后,朝鲜电台宣布,他的叛逃是为了寻找“更美好的生活”。后来,詹金斯和其他几个叛逃朝鲜的美国士兵出现在朝鲜出版的一本小册子的封面上。上世纪60年代,他还通过广播发表过几次支持朝鲜的言论,说找到了“心中真正的香格里拉”。80年代时,他在一部反美的电影中饰演了狡诈的美国情报官员。

在朝鲜,外国人更可靠?

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密切关注着詹金斯的动向。自打1996年知道他还活着后,就一直向平壤讨要詹金斯。

正如美国媒体报道的那样,美国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找到在每一场战争中每一名失踪的美军官兵。只要有可能的话,被证实死亡的官兵遗体就一定要被找到,至于那些仍活着的失踪官兵,政府则一定会千方百计把他们弄回美国。

然而,真正促成詹金斯“回家”的则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

2002年,小泉首次访朝。为缓和两国关系,曾我瞳和其他4名身份被判明为人质的日本人先回到了祖国。往后,尽快接回詹金斯和其他家属,就成了小泉再度访朝的重要目的之一。当时,他们的大女儿米卡已经30岁,小女儿布林达也有28岁了。据说,小泉还给詹金斯写过一张纸条:“我向你保证,没有日本的允许,是不会让人把你带去美国的。”

两年后,日本再度示好,捐出大笔钱财和粮食,詹金斯终于被“换”到了印度雅加达。他和妻子在雅加达一家高级饭店的总统套房里呆了近十天,之后又以看病为由,前往东京,从此再未返回朝鲜。

现在日本定居的詹金斯笑着说起了一件在平壤时的往事,令人不禁唏嘘。他曾在一所军事大学教英语谋生。作为一个白人,他反而得到了高度的信任。“和你相比,我们更相信詹金斯!”当年一位朝鲜将军如此对一位访问者介绍——詹金斯太与众不同了,以至于没有人相信他会有任何逃跑的机会。

重获自由后,2004年9月11日,詹金斯来到驻日美军陆军司令部座川基地自首,结束了近40年的叛逃生涯。进入基地前,西装革履的他向门口的士兵行军礼,并自报姓名:“长官,詹金斯中士向您报到。”和其他美国逃兵不同,詹金斯在自首过程中都得到了宽大待遇,没有被要求戴上手铐和脚镣。

同年11月3日,美军军事法庭判处詹金斯30天有期徒刑,并开除其军籍。服刑24天后,军方又“法外开恩”,詹金斯提前结束刑期,开始了在日本的新生活。

詹金斯只是在朝鲜战争期间叛逃敌国的四个美军士兵之一,也是公开报道中的最后一个逃兵。说起自己的三个“小伙伴”,他如数家珍,却也充满怅惘。

其中一个叫詹姆斯·德雷斯洛克,来自弗吉尼亚州,身材魁梧。詹金斯说他和几个外国人结过婚,包括一个黎巴嫩女人和一个罗马尼亚女人,生下的孩子们都进入了平壤的外交学院;还有一个叫拉里·艾伯辛尔,娶了个泰国女人,于1983年死于心脏病,之后他的妻子改嫁给了一个德国人;另外一个是杰里·帕里斯,也已离开了人世。

“我晚上不出门”

在日本人看来,詹金斯夫妇的经历简直是一个伟大的现代浪漫爱情故事:两人在极端环境下相爱,共同奉献,并最终获得自由。

在煎饼店里,游客们总是窃窃私语,说“詹会斯桑(日语,詹金斯先生)”、“詹金斯桑”,直到引起他的注意,主动前来合影。“照片”是詹金斯所知不多的日语之一。在家里,他都和妻子说朝语。

《大西洋月刊》的记者在一个周二,詹金斯休息的日子,随其开车环岛参观。和日本的大部分农村一样,左渡岛美丽而整洁,视野空旷,大街小巷上徘徊着吃饱的肥猫。现在詹金斯一家就住在三十多年前曾我瞳被绑架的那条小巷附近。

中午,他们在一家餐馆吃披萨。对詹金斯来说,只要是美国食物,他都觉得很美味。

金正恩正在策划针对日本的战争吗?还有更多被绑架的日本人吗?这是别人最常向詹金斯提起的话题。他摇摇头,表示对金正恩所知甚少,只是对他“火箭般被提拔的速度”啧啧称奇。

满头银发的詹金斯已经72岁了,不过精神矍铄。或许在有生之年,他再也没机会见到自己的最后那位“老伙伴”德雷斯洛克了。临别前,《大西洋月刊》的记者问了他最后一个问题——如今,他成了“双重叛徒”了。

“通常我晚上不出门。”詹金斯回答。endprint

猜你喜欢
詹金斯小泉平壤
Multi-frequency focusing of microjets generated by polygonal prisms
小泉纯一郎身后的神秘“女皇”
能治病的无人书店
逃兵詹金斯:牵动日美关系的神经
叛逃老兵去世为“美朝往事”画句号
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