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本是有情物

2014-05-27 00:52
奇闻怪事 2014年6期
关键词:植物学家光照眼睛

植物也长眼

动物长着眼睛,是我们看得到的,然而植物的“眼睛”长在哪里呢?其实植物也有“眼睛”。只是它的眼睛不能被我们轻易发现罢了,它的眼睛就是植株细胞上的一种光感受器。植物依靠自己的这双“眼睛”,不仅能够“看见”光,还能感受到光的波长以及光照的时间和强度。正因为植物有了“眼睛”,它才能根据时间开花、换叶和生根,

你可不要小看植物“眼睛”的作用。在感光的过程中,植物“眼睛”对光照的需求量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植物光照时间超过12小时以上才能开花,例如稻子、小麦等;但也有光照时间不足12小时开花的,例如大豆、豌豆等;还有对光照要求并不高的“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植物。当然植物学家们发现所有植物的“眼睛”都喜欢阳光。只不过不同的植物偏好不同的光。

如今,植物学家们从植物细胞内提取出一种感光视觉色素,它是一种带着染色体的蛋白质,它就是植物的“眼睛”。这种“眼睛”能使每一个细胞都成为一个光感受器,这样不仅能“看见”光,还能识别光的强度和光照时间。早晨,太阳冉冉升起,“眼睛”显得特别活泼;黄昏时分,视觉混沌,植物就闭上“眼睛”。随着色素的变化,“眼睛”就能分辨出是早晨还是夜晚了。

会求援长眼

飞机、轮船遇到紧急情况时能紧急求援,那么植物也会求援吗?

2011年春天,南亚湄公河闹旱灾,中国、美国和日本植物学家赶赴越南进行探测研究。他们用遥感装置检测植物,发现这些受干旱的植物都在发出一种特殊的信号。这种信号声发自植物体内,由植物体导管震动所引发,近似于人的呻吟声,这就是植物在危急时刻发出的呼救信号。

为了了解植物的“语言”,植物学家制造出一种别出心裁的“植物活性翻译机”。这种机器也是通过遥感装置,不同的是装上一种合成器,人们就可以直接听到植物发出的不同声音。例如,当植物受到强烈的光照时,会发出“惊讶”的声音;当植物遇上雨水泛滥的天气时,会发出“痛苦”的声音。“植物活性翻译机”不仅可以对植物所处的环境进行判断,而且对植物本身是否遇上疾病等也有帮助。

植物爱听音乐

音乐,不仅是动物的最爱,植物也同样喜欢。如果你把耳机套在植物身上,每天欣赏3个小时的音乐,你会发现听音乐的植物生长速度明显较快,果实增重。经植物学家研究,大部分植物都不同程度地喜欢音乐。

那么为什么植物特别钟情于音乐呢?人们通过研究发现,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带有节奏性的声波振动,它能对植物细胞产生一种刺激作用,加快植物的新陈代谢,越是高频率的音乐刺激的效果愈明显。当然也有植物不喜欢音乐的,植物学家发现非洲有一种叫“麦禾”的植物,特别反感音乐,频率高于2000赫兹以上的超声波就可以杀死它们。

植物要睡眠

人累了要休息,那么植物要不要睡眠呢?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指出。按时进入“睡眠状态”的植物不会轻易遭受天气的侵害。然而,达尔文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近年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植物长期处在阳光或月光下会对自身的生长速度带来影响,植物生长必须要有“睡眠状态”。例如合欢,一到夜晚便垂下叶片。其实,植物通过“睡眠”不但有利于生长,而且还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例如花生、山芋等植物的叶子在夜幕中下垂,既减少了热量的散发,又避免了水分的蒸腾;牡丹等花瓣在晚间闭拢,也是为了防止自然灾害的侵袭。这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种适应。经研究还发现,植物在夜间的温度往往比白天低1℃。正是这细微的温差变化成为影响植物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也才能使这种植物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生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植物学家光照眼睛
蒲公英
藏起来的书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节能环保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春光照瑶乡
我国著名的植物生态学家、地植物学家
——侯学煜教授简介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眼睛真实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