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我国应重点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

2014-05-27 13:07杜传忠王飞
江淮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发展思路制约因素

杜传忠+王飞

摘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化服务业态,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融合性、创新性和区域差异性特征,并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产业门类逐步齐全,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体制、技术、人才、政策等因素的制约。为此,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和产业组织模式,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并推动其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转型升级 ;国际竞争力;制约因素;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3-0038-00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特别是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一种新型文化服务业业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在发达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并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明确这种新型文化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把握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重要促进作用,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分析

从内涵来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着重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生产性功能。文化产业包括多种类型,但从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性文化产业,如娱乐业、消费性媒体行业、电影电视行业等,主要满足人们最终消费需求;另一类产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则主要是以中间性产品、要素投入的形态,满足社会生产性需求,或为生产活动提供辅助性服务,体现出文化的生产性功能和特征,如工业设计、广告会展、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等,这类文化产业可称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

其次,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体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文化”元素。加拿大学者Grubel &Walker(1989)认为,生产性服务是指“那些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因而也称为“中间投入服务”,它与那些用来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的消费性服务相对应,用来满足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对服务的中间性使用需求。[1]因此,从满足生产性消费需求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二者的功能取向基本相同,均用来满足中间性生产需求而非最终消费需求。但就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仍存在一定区别。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直接以“文化”为要素参与生产,或通过在其产品(或服务)渗入大量“文化”或“创意”元素的方式来实现其生产功能。当然,这里的“文化”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与一般文化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广泛的产业融合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不是文化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功能和内容的有机交叉、高度融合。以工业设计为例,它跨越了IT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内容延伸到通信技术、文学、艺术、金融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行业融合性和领域交叉性。特别是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产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表现出突出的产业融合特征,既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之间的交叉融合,更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跨产业融合。

第二,密切的产业关联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咨询、培训、广告及会展等多种行业,几乎覆盖了产业价值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全部环节,具有明显的产业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及旁侧关联特征,并通过这种产业关联,进一步发展为产业集群,关联性与集聚性逐渐成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形态。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早在2002年,北京制造业文化服务化指数(即制造业文化服务化程度,用以测度制造业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关联程度)就已达到21.7%,而上海市这一指数在2007年也达到了20.6%。[2]可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带动能力。

第三,突出的产业创新、创意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主要以“文化”要素实现自身功能,其中包含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知识、智力等要素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科技创新因素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如信息服务业离不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知识,工业设计离不开科学设计理论。创新、创意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创意产业为例,创意的新颖性、奇特性和实用性是决定创意产业功能大小的主要因素。甚至可以说,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维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其自身的功能。

第四,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功能主要通过文化要素来实现,而文化植根于特定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习俗、历史传统等众多因素之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由此也使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体系具体构成区别明显,同一类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不同的区域也往往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以创意设计业为例,北京市创意设计业主要包括时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上海创意设计业则侧重于研发、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而深圳则更加注重IC设计、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

二、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条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在这一方面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将发挥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第一,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引擎。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表明,文化产业不仅发展速度保持较快增长,而且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也稳步提高,正稳步向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迈进。但需要指出的是,只从满足最终消费角度发展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只能是一个逐渐和线性的过程,除非出现新的重大消费业态出现。而基于我国现阶段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的现实,从满足生产消费角度发展文化产业,则易于出现爆发式、跨越式发展态势。伦敦的创意产业早在2003年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即已超过了金融业。我国艺术授权产业2010年的产值即高达2.5万亿元,2011年,以该年国内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金额968.46亿元人民币推算,中国艺术授权所带来的生产总值可达近3000亿元。[3]可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endprint

第二,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正成为撬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杠杆。(1)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具有较为明显的高增长性、高附加值和低碳环保等特征,是典型的“无烟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有三大重点: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二是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应对新产业革命的冲击;三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大有可为。(1)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本身即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现代服务业中创新创意性较强、附加价值较高、文化艺术特质突出的新兴服务业。其发展不但有利于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更有利于优化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2)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我国前几年已确定了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发展其他新兴产业,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范畴,其内容和要求会随着国内外产业、技术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完全具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质与要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难以具备的文化、创意内特质与内容。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技术服务、创意产业、教育和科学研究等产业将在自主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产业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其创新力度和强度将会超过工业企业。[4]这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对新产业革命冲击具有重要意义。(3)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通过融通文化产业与传统制造业,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般认为,现代国际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智能化、绿色化和网络化趋势,实际上还应加上一个“创意化”。创意、文化、设计等要素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制造业,成为创立知名品牌的上佳要素。早在1996年,美国的软件和娱乐产品在世界上的销售额高达602亿美元,首次超过其他产业,成为出口的支柱产业。[5]事实证明,通过融入文化、创意要素形成的品牌,往往具有更为持续和久远的影响力。企业从产品竞争到服务竞争,再到品牌竞争,最终实际上归结为文化、创意的竞争。制造业产品的创意性正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存量规模巨大的传统制造业,无疑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较为受人关注的两大领域。前者已被确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后者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如果能将两大产业内容打通,形成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那么,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因此注入新的强大驱动力,而大力发展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即是打通文化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实现二者互动、融合发展的有效通道。

第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力催化剂。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高的突出表现是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位置,从价值链分工中分得的利益较低。一项研究表明,每台iPhone4的生产线上,掌握产品设计、软件开发、产品管理和销售等高利润环节的苹果公司攫取了绝大部分利润,而负责制造与装配的中国公司获得的利润仅占到整机利润的1.8%[6],面临着被长期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的危险。面对新的国际产业分工,中国必须着力推动研发和设计能力的提升,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利益再分配。而研发、设计、品牌建立等高端环节无不与文化、创意要素息息相关,借助特定文化、创意要素形成的品牌,往往具有更为持续和久远的影响力。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如果说技术曾是超越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要素的企业制胜法宝,那么,文化、创意、设计等逐渐成为超越技术竞争之上的新的制胜利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将更多的中国先进文化要素和创意理念融入制造业,创立出更多在国际上具有独特优势和文化特质的中国知名品牌,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尽快攀升到国际价值链中高端的有效途径。

从微观层面来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作用体现在其微笑曲线上位置的变动(见图2):其一,技术创新成为我国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最终决定了其在国际产业链上的位置,研发和设计处于产业链条的初始端,对下游制造和行销环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企业获得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键。而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包装设计等研发设计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实现技术积累,突破其在工艺、产品种类及功能上的壁垒,是企业优先获取高附加值的重要途径,表现为原附加值曲线向曲线1的移动。[7]其二,在技术更新加快、产品生命周期和盈利周期大大缩短的背景下,广告设计、广告策划及产品展览能够将产品特性快速、有效地展示给消费者,成为企业发掘市场潜在需求、拓展渠道、塑造品牌、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有效途径,表现为原附加值曲线向曲线2的移动。其三,与研发设计和广告会展作用具有明显的业务边界和周期限制不同,咨询、策划、教育、培训、软件开发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则对企业生产和获利的全过程和全周期提供支持和保障作用。以职业培训为代表的培训业除了对企业员工提供基础岗位培训,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生产和提供的连续性外,还通过知识溢出和“干中学”效应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降低企业人力成本。而以计算机维护、软件开发等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则为企业业务环节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撑,对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扩大利润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随着动漫游戏为代表的授权经济的崛起,企业产品边界趋向模糊,开始出现融合,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集实用性、观赏性、技术性、艺术感多位一体,且文化作为垄断性竞争要素的注入,显著提升了企业获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表现为原附加值曲线向曲线3的移动。

在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随着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得到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和升级过程中曾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并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对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作用正逐渐体现。正是由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所表现出来的重要作用和远大发展前景,2012年国家在对2004年文化产业分类所作的调整和补充中,增加了文化创意、软件设计服务等产业门类,而新增加的这些产业门类主要属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endprint

三、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

为全面客观地把握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有必要对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此,首先需要对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包含的主要门类进行划分。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文化产业和服务业的分类中,都还没有专门划分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及其门类。这里我们根据生产性文化服务的内涵、特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我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及《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等为标准和依据,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行业及门类进行初步划分(见表1)。

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主要包括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会展、教育培训等六大行业,各行业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相应的子类。由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一种知识、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主要在我国经济、技术相对发达的城市得到较快发展,并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作用。因此,这里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主要以北京、上海等主要大城市作为考察对象。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表现出以下发展特征及态势。

第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增长迅速。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整体呈下行趋势,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规模实现持续扩大,增长迅速,增速显著高于同期地区GDP增长率,呈现出明显的逆经济周期特征。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市广告会展、设计服务、咨询服务等主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增加值约1291.8亿元,同比增长22.02%(2),高出同期GDP增速(8.1%)13.92个百分点。同样地,上海市2012年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增加值达1605.42亿元,较上年增长20.05%,超出当期GDP增速(7.5%)12.55个百分点(见表2)。可见,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起步较晚,但在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后仍保持了高速增长,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这可能与近年来我国居民文化需求不断上涨,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政府各项扶持政策日趋完善等有较大关系。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正在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二,占GDP比重稳步提升,经济贡献率显著提高。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8071亿元,占 GDP的比重为3.48%,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同年上海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所占比重为7.95%,而早在2011年,北京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占GDP比重即已达到这一水平,显著高于同期文化产业所占比重(见表3)。不难看出,在北京、上海这类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也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3)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占GDP 比重的不断攀升,有效地提升了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可通过与制造业良性互动、艺术授权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生产性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率迅速提升。2011年,北京市、上海市主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0.90%和8.82%,2012年上海市主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更是高达27.19%,显著高于同期文化产业5.5%的贡献率水平(见表3)。2012年上海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率达到2.04,即GDP8.1%的增长率中有2.04个百分点是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拉动的。这表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产业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省市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门类齐全、相互补充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体系。从产业地域分布来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作为一种具有大量文化元素的产业,植根于当地特定的文化、历史、经济环境,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以设计服务业为例,尽管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省市现阶段均存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等细分行业,但彼此之间又有区别,特点突出。比如北京、上海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发展迅速,较为领先,而深圳市则更为注重集成电路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服务业;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包含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广告会展、文化软件、教育及培训等众多行业,门类较为齐全,但各细分行业在产值、增速、就业带动等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8]例如,软件、网络及计算机行业在京沪广深等省市发展较早,在产值、比重及吸纳就业人数等方面高居各行业之首,正在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广告会展业紧跟其后,但设计服务业则相对处于较低水平,需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企业组织管理水平、改善从业人员素质等方式提升其发展速度和水平。

四、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的

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尽管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已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对促进区域和城市经济增长及产业转型升级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概括来说主要包括:第一,体制机制约束较为突出。长期以来,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处于文化事业范畴范围,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9]行业发展中长期存在政企合一、政府垄断经营等体制问题,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弱化竞争机制配置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抑制和削弱了工业企业外包生产性服务的内在动力,严重影响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活力。

第二,制造业需求及拉动能力有待增强。目前,我国的工业经济中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受竞争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影响,有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在采用比较传统的运作模式,竞争优势单一,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企业价值链过度集中于实体产品生产,对产品生产相关的咨询、设计、研发、营销、金融等潜在需求挖掘不够,直接制约了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endprint

第三,产业的技术、人才支撑能力有待提升。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就其本质而言是“科技+文化”双驱动的产业,横跨工学、经济、文学等多学科,因而高科技水平及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端人才尤其重要。而目前我国科技水平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同时,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尚待完善,企业相关培训投入较少,缺乏一流的具有国际市场经验的开放型、创新型人才,这导致了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支撑能力。

第四,产业发展组织及发展模式有待优化。目前,从组织形式上来讲,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集聚区分布较为分散,地区分布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空置率居高不下。这除了市场因素的原因外,各区政府跟进建设、缺乏有效合作和过度竞争也产生了影响。从发展模式来看,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市场呈现出“散、乱、小”的特征,企业资金、研发实力有限,难以形成独创性的特色品牌和龙头、骨干企业,不利于地区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第五,产业标准分类较为混乱。统一的行业标准、行业分类是发展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前提和关键,是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对此关注较少,对其认识存在较大不足。尤其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产业定义、行业分类缺乏统一的认识,缺乏统一的产业指导目录和官方统计口径。为企业进入认定、扶持政策制定和行业研究带来了较大困难,不利于行业协会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

五、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

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到来,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条件。而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又必将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为我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注入强大动力。为促进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现阶段应重点采取以下主要对策:第一,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一是积极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借鉴国外发展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实践经验,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监管制度和运行机制;积极引导非国有集体经济参与行业竞争,提高市场化程度;加大对内和对外开放力度,出台扶持政策,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先进的生产要素投向生产性文化服务部门,形成有利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10]二是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有效发挥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建立相应的支持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技术研发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等;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维持市场秩序,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产业分类和细分目录,完善产业统计制度,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针对地区发展不平衡、功能定位不明确、各自隔离发展的问题,统筹各省市间及省市内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布局,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形成集聚区错位发展格局。制定统一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产业指导目录,确立产业细分目录,发布官方统计口径,形成每年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报告,定期披露产业发展信息。

第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人才培养,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一是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知识创新、技能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扶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利用丰富的高校资源和科研院所优势,发展科技中介,推进产学研合作,为全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性文化产业创新搭建良好的平台。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制度,引导企业提高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二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树立特色品牌,优化整合和推广开发区域性文化资源,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对新确定的国家、省、市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给予奖励。鼓励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促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11]三是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利用高校科研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各高校培养文化、设计、咨询等与专业人才,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人才输送机制,有效提高输送人才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质;突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吸收和引进国外尖端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人才,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促进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发展组织和模式。以已有的制造业集聚区为依托,实施高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嵌入制造业集聚区战略,促进传统制造业集群的改造升级,形成产业共同提升机制,改善产业配套环境,打造现代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集聚区;加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为制造业服务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如研发、设计、咨询等文化服务,形成新的产业部门,发挥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产业集聚效应;依托制造业转移和结构调整之际,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信息通讯、研发服务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同时加快本土制造业的创新与升级,努力寻求与之相应的高端知识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服务等级。

第四,大力改善社会环境。从“硬环境”来讲,政府要合理引导政府的投资方向,科学规划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高度关联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形成职能配置合理、比较优势突出的区域分工体系,构建公平、合理的产业发展环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2]从“软环境”来讲,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和规范促进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融资政策、土地政策等,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要构建信用体系平台,在平台上完善信用机制,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促进企业之间良性合作;要建立完善各种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提供便捷顺畅的交流与充足透明的信息。

注释:

(1)一般来说,产业升级包括四种含义,一是第一、二、三产业依次转移,二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升级,三是行业(产品)结构升级,四是产业内部企业升级。此处产业升级主要指第一、二、三种情形。

(2)本部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产值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2》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及会展服务业、网络信息业等加总得到。

(3)按照国际标准,一个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即可算作一个经济体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樊文静.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及其形成机理——基于需求视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8,6(12):1299-1310.

[3]中国行业研究网.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导向探讨分析[EB/OL].http://www.chinairn.com,2012-08-09.

[4]吴丰华,刘瑞明.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基于中国升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5):57-69.

[5]魏恩政,张锦.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理论学刊,2009,(3):13-17.

[6]人民网.全球价值链固化,中国国际贸易如何突围[EB/OL]. http://finance.people.com.cn,2013-07-23.

[7]毛蕴诗,郑奇志.基于微笑曲线的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模型——理论框架的构建与案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2):162-174

[8]张京城.中国文化创意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9]郑世林,葛珺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中国软科学,2012,(10):48-58.

[10]张自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TFP变动分解[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2):34-39.

[11]陈洁民,尹秀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4):9-19.

[12]李勇,王满仓,杨建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分解——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和Shapley值分解方法[J].产经评论,2010,(5):5-16.

(责任编辑 吴晓妹)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际竞争力发展思路制约因素
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浅析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