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的“救护车”

2014-06-01 09:23
东方剑 2014年2期
关键词:扬中面包车救护车

◆ 金 川

害人的“救护车”

◆ 金 川

顾名思义,救护车是对病人进行救助的车子,怎么变成害人的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要说救护车“害人”,那就不能不提刘扬中。据媒体报道,刘扬中在这个城市打拼了十年,这十年是和“黑色”分不开的。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因为这十年他的恩怨情仇都是和“黑救护车”联系在一起的。

何谓“黑救护车”?

救护车是一种专供运输伤病员的特种车辆,只有急救中心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才能配备,而且要有医疗执业资格和营运资格。所谓的“黑救护车”,是指用普通车辆改装,没有任何手续,非法营运的车辆。

刘扬中是怎么把自己的人生和黑救护车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了。

刘老太

刘老太叫刘芳云,62岁,大字不识一个,在刘扬中的眼里,其说话走路办事,就是一个农村老太太。

刘扬中从小就爱读“三国”之类的闲书,但学习不怎么样,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跟几个老乡到这个城市闯荡,投奔到刘老太的手下当马仔。

前面说过,刘芳云就像个农村老太太,但可别小看了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太太,她手下有八个马仔,三辆改装的山寨救护车。初次见面,刘老太上下打量刘扬中,点点头说:“看着还挺灵醒的,就留下吧。”刘芳云给刘扬中派的活是到医院派发小广告,在小广告上赫然写着:“专业接送病人,备有氧气、担架等设备,价格从优。电话138××××××××”。

刘扬中每天的活动范围是在中城区两家医院,他把小广告贴在电梯、走廊、卫生间和注射室外面的座椅上,一来二去,他和医院的护工和保安都混熟了。

这天他发现在医院贴的小广告上联系电话的号码都被人改了。他按照电话上的号码打过去,对方蛮横地说,就是把你们的号码改了又怎么样,你不就老刘家的伙计吗?有什么可牛的!

刘老太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说竟然搞到老娘头上了。

刘老太生气的结果,是在第一人民医院门口发生了一起绑架案。

晚上8点钟,一名三十多岁、戴眼镜的男子从住院部门口出来,刘扬中和两个伙伴从停在路边的面包车里跳出来,压脑袋按胳膊,把眼镜男塞到车里。

刘扬中他们在车里等眼镜男出现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了。

开车的司机姓马,说小广告上电话号码被改,就是这个眼镜男指使的。眼镜男才入行,想来抢刘老太的市场。

面包车开到郊区的东方山庄附近,几个人把眼镜男拖下车暴打了一顿。临离开的时候,刘扬中想起那个蛮横的电话,朝躺在地上喊爹叫妈的眼镜男狠狠地踢了两脚,又唾了一口说:“叫你妈的牛×。”

第二天,他听说眼镜男因多处外伤住院了,他有些担心:“不会报案吧?”

马司机说:“他不敢。”马司机告诉他一个秘密,“你知道那个眼镜男是什么人?是咱们老板的侄子。”

刘扬中吓了一跳:“你是说,那个挨揍的是老太太的侄子?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有什么,咱们老板可是六亲不认,谁敢抢她的生意,就算是亲儿子也照打不误。”

刘扬中背上一阵发凉,这老太太可是够毒的了,在这个人手下干,说不定什么事把她惹恼就麻烦了。就在这时,他萌生了离开刘老太放单飞的念头。他在刘老太手下当马仔的时间也不短了,对这里面的门道也基本摸清了,正好在这时候,一个叫赵思铭的老乡打电话,说日子不好过,让他帮忙介绍活。

这个赵思铭比刘扬中早来这个城市两年,有一辆二手的金杯面包车,靠在家具市场拉活混日子,可最近房地产调控,家具行业也不怎么样,他往往是一天接不了一单生意。

刘扬中说:“别拉家具了,咱俩合伙干吧。”

活人死人都能拉

按刘扬中的意思,是把赵思铭的面包车改造成拉病人的救护车。

市场上的“黑救护车”分三种:一种是用普通面包车拆掉后排座椅改装的,车上只配有担架等简陋设备。还有一种是“克隆”救护车,也称“山寨”版的救护车,从外形看和正规救护车没什么区别,车上的医疗设备也比较齐全,跟车的人穿白大褂,但大都是假冒医生,一旦病人在路上出现危险,这些假冒医生往往束手无策,刘老太的三辆救护车就属于这种。第三种是承包乡镇医院的正规救护车,为了赚钱跨地域经营。

刘扬中他们的“救护车”属于第一种,他在车窗玻璃贴广告:“专业接送病人”。为了不惹怒刘老太,他把活动地点划在刘老太的势力范围之外的东郊心血管病医院。

他们接的第一单生意是把一个去世的病人送回800公里外的老家。

生意是医院姓李的护工介绍的。病人家属叫王金凤,是病人的表妹。王金凤听说,按照规定,病人在异地死亡后,应就地火化。但她不知道还有条规定:“有特殊情况需要运往其他地方的,要有县以上的殡葬部门批准并出具证明,由殡仪馆的专用车辆运输。”所以她表姐去世,就没敢声张,急托李护工找车,于是李护工找到了刘扬中。

刘扬中开价12000元,经过讨价还价,最后王金凤同意支付9000元。

其实如果用殡仪馆的专用车辆,每公里收费10元,按往返里程不过1600元,加上灵车改装费等,合计下来也不过2000元钱。不过这些王金凤都不知道,她只知道:“死者必须就地火化。”这就给了刘扬中他们可乘之机。

刘扬中和赵思铭穿白大褂,冒充医生,用自动担架床把死者运下楼,放到车里。当然这中间的过程有不少曲曲折折,但刘扬中都一一摆平了。

汽车驶出医院,当时是六月初春夏之交,刘扬中问王金凤:“尸体要不要冰镇?”他说天气热了,路远,如不冰镇,到目的地,怕要出问题。

王金凤同意了。

他打开车载冰箱,取出医用冰袋,放在尸体周围。

凌晨2点钟,到达目的地,刘扬中拿出账单:运费9000元,护理费800元,死者盖的被子600元,冰袋50袋,按一袋100元算共5000元,这几项合计15400元。

王金凤大吃一惊:“怎么这么贵?”

随车的几个家属不同意付款,刘扬中威胁:“不付款,就把人重新拉回去。”

王金凤最终还是妥协了。

这次出车,他们收入28000。成本如下:冰袋是按批发价买的,1袋2元钱,被子是那种黑心棉被,成本价只有10元。但病人哪里知道这些东西的价格!为了感谢李护工提供信息,刘扬中从运费中提出3000元作为回扣,这样皆大欢喜,保证以后生意源源不断。

为了扩大业务,刘扬中又招了两个人,专门贴小广告,并负责拉生意,偶尔也客串医生的角色。业务虽然开展得不错,但他还是有些担心,刘老太那边会不会找他麻烦?

借刀杀人计

刘扬中想着怎样摆平刘老太,办法还没想出来,这边刘老太行动了。

这天晚上他从一家洗脚店出来,守在门口的几个汉子蜂拥而上,把他推到一辆停在路边的面包车上。这顿暴打让他终身难忘,最后面包车开到郊区,几个人把他推下去,恶狠狠丢下了一句话:“这就是背叛老板的下场。”

刘扬中虽然挨了打,但他知道事情还没完。为了平息刘老太心中的怒火,他到市内最高档的酒楼里摆了一桌饭,算是给刘老太请罪。刘老太给他约法三章:不能到她的地盘做生意;她的人随时都可以到他的地盘来拉活;她在他的生意中入干股,每个月都要给她分红。

赵思铭说这是“城下之盟”,刘扬中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刘扬中没等十年,一个月后,机会就来了。

这天刘扬中接到了电话,有个叫周梅花的女人要把她患有糖尿病和哮喘的外婆送到180公里外的清江县。挂上电话后刘扬中心里有了主意,他拨刘老太的手机号码,说接了个大活,情愿让给刘老太,以表忠心。

赵思铭不明白刘扬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刘扬中说:“你就等着看戏吧。”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和刘扬中设想的一模一样。

刘老太的救护车接到周梅花的外婆后,开出城不到100公里停在了路边,要求加价1000元,否则就把病人抬下车。周梅花的外婆连吓带气,哮喘病发作,差点出了人命。

对刘老太的这套把戏刘扬中太熟悉了,这是她的经营方式。她那么多钱是哪来的?就是通过这种办法搞来的。

他打电话,匿名向媒体报料。

第二天,他坐在沙发上,边喝啤酒边看电视。在电视上,周梅花眼泪汪汪地控诉黑救护车害人。他知道,刘老太完了。

一个星期后,传来消息,刘老太因为组织黑帮、非法经营被抓。赵思铭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刘哥,真有你的,这么不显山不露水地把那个死老婆子除掉了。”

刘扬中把病人介绍给刘老太时就摸清了情况。周梅花说,她外婆年事已高,不能受刺激。但如果想乘刘老太的黑救护车不受刺激,那得让太阳从西边出来。通过交谈,他发现周梅花个性很强,不是那种受人欺侮后忍声吞气的人,而且在执法部门有亲戚。有这几点,就够刘老太受的了。事情发展的结果,和他判断的一样。

在刘老太被抓的同时,省里组织联合执法整治黑救护车活动,虽然刘扬中的生意受到了影响,但活动结束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黑白斗

刘老太被抓,刘扬中没了后顾之忧,乘机扩大地盘,他还到邻县的卫生院,买了辆快要报废的救护车,又把赵思铭的面包车重新改造,“克隆”后外表看和正规救护车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和过去相比,他是鸟枪换炮了。

当然,要想发展,仅有车是远远不够的。他通过“红包外交”,在医院结识了一批护工,还在医生和护士中发展了关系。最让他有成就感的是,他又开辟了一家医院——民营的福岗男性专科医院。他和这家医院急诊室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只要他往这里拉病人就有回扣。他还承包了为福岗医院发小广告的任务,每天早晨他的两辆救护车就会到全市各大农贸市场门口,往行人手里塞包治不孕不育之类的广告。

就这样,刘扬中的业务蒸蒸日上,虽然不能说日进斗金,但每天的进账也很可观了。

但这时候他碰到了麻烦。

这天刘扬中接到东郊心血管医院护士的电话,说有个病人转院要用救护车,他的救护车和120救护车几乎同时赶到,但病人让120救护车接走了。如果是以往,碰到正式救护车,他就悄悄退让了,但是现在他不想让了,在他的地盘上,岂容他人染指。

他用重金奖励提供病人消息的医生护士,并和医院的保安加强感情联络,时不时都要请他们出去聚餐,还承诺,每接一个病人,当日值班的保安也能得到一定的回报。

这些措施立竿见影。

这天他带救护车到东郊心血管医院拉病人,到医院门口,发现一辆120救护车从对面开过来,几乎是和他同时到达,两辆车接的是同一个病人,在门口顶上了。

刘扬中下车,到120救护车跟前,往驾驶室里丢了包烟,说:“你们回去吧,这活我们干了。”

驾驶室里一个中年男子把烟扔还给他,说:“你们是正式救护车吗?有运营执照吗?”

刘扬中说:“如果你这样说,那就看你能不能把病人接走吧。”

结果,120救护车被保安挡在门外,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病人拉走了。

就这样,刘扬中有了钱,有了地盘,还找了个90后的小女友,每天潇洒得很,他甚至开始谋划,成立救护车连锁公司,在市场上占更大的份额。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刘扬中的朋友说,这天一大早就接到刘扬中的电话,说是右眼皮跳得厉害,问是跳财还是跳灾。他朋友安慰,说肯定是跳财。

晚上,刘扬中约了几个人在天兴茶楼打牌,牌局散了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

后来发生的事,根据媒体披露的和法院审理透露出来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牌局散了以后,因为距离住处不远,所以刘扬中步行回家,在路上还接了小女友一个电话。就在他穿过马路的时候,一辆无牌照的面包车停在了他身后,几个汉子从车上跳下来,他还没来得及叫出声,就被拉到了车上。

虽然车里没开灯,光线很暗,但他显然是通过说话声音认出了曾和他一起给刘老太当马仔的马司机。

他求情说:“兄弟,有话好说,要多少钱报个数,别这样嘛。”

马司机踢了他一脚:“妈的,兄弟个屁,你把我们害惨了。”

第二天凌晨,刘扬中因颅脑外伤死在福岗男性专科医院。

警方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这起案子,凶手叫马光明,曾是刘老太手下。刘老太被抓后,逃回辽宁老家,风声平静后又回到这个城市。他通过多方打听,了解到刘老太被抓的内幕,气愤难捺,于是找了几个帮手,把刘扬中绑架到车上,拉到南郊一个建筑工地附近殴打,开始刘扬中还求饶,后来就没声了。

当晚在建筑工地值班的保安听见响动过来查看,发现了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刘扬中和绝尘而去的面包车。说来也巧,这个保安口袋里正好有刘扬中手下发的小广告,于是按上面的电话号码打过去。车很快来了,车上的人根本想不到这个满脸是血的人是他们的老板刘扬中,本来建筑工地附近就有家三甲医院,但他们老板刘扬中和福岗男性专科医院有约定,往那里送病人能从医院拿钱,于是刘扬中被送到了远在18公里外的福岗男性专科医院。

福岗男性专科医院发现刘扬中病情危重,他们无法处理,紧急联系转院时,已经晚了,就这样,刘扬中死在福岗男性专科医院急诊室里。

刘扬中喜欢看香港电影,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他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这句话在他身上应验了。

是报应吧。

最后说一句,刘扬中苦心经营的黑救护车团伙,随着他的死亡,被有关部门给铲除掉了。

专家点评(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浦建兴):救护车是现代社会救死扶伤、道德人性的体现。但少数不法分子为迅速发不义之财,对救护车动起了歪脑筋,他们或乔装救护车改作他用,引发各类纠纷和交通事故;或以人们对国家医疗机构、救护车形象的信赖,骗人上车后敲诈勒索。

黑救护车衍生出的问题不一而足。非法营运的救护车,由于其使用的是工业氧气,医疗设备不全,没有固定的专业医生,设备和车厢无法正常消毒,易造成交叉感染,给病人带来第二次伤害,同时对家属健康构成威胁。他们一般以低价诱惑患者和家属上车后,往往在途中以各种理由加价,甚至敲诈。最要命的是,一旦患者发生意外,他们就逃之夭夭。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叫救护车,只要不是当地牌照的或者是山寨版的救护车,为了你和你家人的健康与安全,请你拒绝上这样的黑救护车。

黑救护车严重侵害了病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需要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进行整治。

发稿编辑/浦建明

插 图/金家坊

猜你喜欢
扬中面包车救护车
面包车
救护车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扬中发展
“东方明珠”与“江中明珠”间的浓情厚意——记香港扬中同乡会
面包车
面包车超员
给救护车让道
扬中市委副书记唐崇林视察市档案局
面包车车
飞跑来的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