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孕猪免疫保健是防控仔猪腹泻的重要措施

2014-06-01 10:02杨爱娟
兽医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乳房保健猪场

杨爱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畜牧兽医站,江苏南通 226300)

强化孕猪免疫保健是防控仔猪腹泻的重要措施

杨爱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畜牧兽医站,江苏南通 226300)

本文重点阐述了母猪免疫和保健在控制仔猪腹泻中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对母猪免疫的原理、程序制订的依据、返饲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论述,从防控仔猪腹泻的角度对母猪保健进行了探讨,对完善仔猪腹泻防控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怀孕母猪;免疫;保健;仔猪腹泻控制

仔猪腹泻近几年在我国各地猪场肆虐,给我国养猪业造成重创。传统的防控措施在这轮仔猪腹泻中的作用似乎在削弱,科学合理的、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在逐步探索和建立,但其本质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与仔猪发生腹泻相关的三个方面出发,即母猪问题、仔猪本身问题、环境问题,重新建立仔猪腹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的基本的原则不变。

本文重点阐述强化孕猪免疫保健在防控仔猪腹泻中的作用,期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现阶段,养猪人对孕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较为熟悉,运用得较为熟练,因此初生仔猪基本是活泼健康的。养猪人对产房的要求较高,消毒很严,因此产仔舍环境不是问题。那么才产下1~2d的仔猪为什么会发生腹泻呢?肯定与母猪有关。因为仔猪与母猪接触最频繁、最密切,是母病传仔。而为什么仔猪对发生腹泻毫无抵抗力呢?也与母猪有关。其一仔猪没有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其二是母乳质量有问题,直接导致仔猪发生腹泻。所以有人认为仔猪60%以上的疫病来源于母猪,这并不过分。

由此可见,强化孕猪免疫和保健在控制腹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1 强化孕猪免疫

临床实验证实,对怀孕后期(临产前)的经产母猪或青年母猪强化免疫能使乳汁中具有高水平的抗体(为正常血清抗体滴度的三倍多),而初生仔猪在出生后6h内,可原封不动的吸收和利用初乳中的抗体及免疫活性细胞来抵御早期感染,对那些母猪感染过或接种过疫苗的疾病早期感染时更奏效。这种通过母乳获取抵御腹泻疫病能力的方法最便捷、最廉价、最有效。

强化孕猪免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腹泻疫病有关的免疫,二是常规免疫。

1.1 与腹泻疫病有关的免疫

确定与腹泻有关疫病的强化免疫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免疫时机;二是免疫次数;三是免疫病种;四是优先次序。

1.1.1 免疫时机。依据上述临床实验结论,免疫时机应在怀孕后期即临产前一段有限的时间内。只有那段时间,抗体滴度才高,并有机会充分进入初奶被利用。

1.1.2 免疫次数。依据免疫学理论,只有加强免疫,抗体水平才高。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同一种疫苗免疫次数不可能过多,两次足矣。

1.1.3 免疫病种,确定腹泻性疫病病种的原则。

(1)病龄大小:周龄内发病者为首选,如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红痢、黄痢等。因为初生仔一旦感染发病,很快衰弱不食,救治效果极差,有时甚至来不及治疗就死亡。其次即使是超前免疫,往往来不及产生抗体就已发病或死亡。

(2)疫病性质:病毒性疫病为先,如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因为病毒性疫病的治疗效果不好,也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

1.1.4 优先次序。病毒性疫病优先;早期发病优先。

从防控仔猪腹泻的角度考虑,将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红痢、黄痢、白痢等疫病确定为强化免疫的病种是合理的。

具体的方法与程序见下表:

序号疫苗名称预防病种免疫时机剂量用法注意事项1二免,产前25d TGE、PED二联灭活疫苗TGE、PED产前20~30d 4ml 2 K55-K99-957P三价灭活苗大肠杆菌病一免,产前40d 2ml肌肉注射TGE、PED、RA三联活疫苗TGE、PED、RA一免,产前45d 1头份后海穴注射(两苗选其一)进针深度:3日龄内仔猪为0.5cm,随猪龄增大而加深,成猪为4cm。后海穴位接种时,针头保持与脊柱平行或者稍偏上,以免将疫苗注入直肠内①。②二免,产前15d 3仔猪红痢菌苗梭菌性肠炎一免,产前30d 1头份肌肉注射经产母猪如在前l和2胎已免两次,则在分娩前l5d注射一次即可③。二免,产前15d

有些猪场对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采取跟胎免疫程序,即每年10~11月份普遍免疫1次,以后每胎免疫1次。据笔者调查和养猪户反映,其保护效果似乎不如强化免疫的好。

1.2 常规免疫

除了上述疫病的强化免疫外,孕猪必须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常见猪病的免疫工作,如口蹄疫、PRRS、PR、链球菌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等疫病的免疫工作。

这些疫病虽然与腹泻关联不大,但如在孕期发生,会造成胎儿流产、死胎或产下弱仔;如在临产前发生,会引起乳汁发生变化,间接或者直接导致仔猪腹泻。

1.3 返饲技术的应用

在强调对母猪强化免疫的时候,不得不提及“返饲技术”的问题。

返饲是一种原始的免疫方法,其本质就是将取自于发病仔猪的病料作合适处理后返饲妊娠母猪,使其产生免疫抗体进入初乳,新生仔猪通过吸吮母乳获得高滴度的母源抗体,以抵抗病毒的感染③。该方法类似于上述的产前强化免疫。在疫病爆发或流行期间,该措施若运用得当,可以终止仔猪腹泻的发生和发展。

返饲技术原本与强化免疫无关,之所以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应用,根本原因在于近几年仔猪腹泻发生的严重性和治疗的束手无策。

其实返饲技术与强化免疫有着本质的区别:

(1)母猪强化免疫是主动的、可控的、积极的、有计划实施的控病措施;而返饲是被动的、不可控的、不得已的、临时的、效果不确定的控病措施。

(3)母猪强化免疫适应于所有的孕猪;而返饲对象主要为怀孕100天以内的妊娠母猪及后备母猪,不能对距产仔不足2周的妊娠母猪返饲,因为此举既不能使妊娠母猪产生高滴度的抗体进入初乳,又存在排毒的可能性。

(3)母猪强化免疫使用的是灭活苗或弱毒苗,对猪场安全;而返饲采用的病毒是强毒,没有减弱或灭活,对猪场存在威胁。

(4)母猪强化免疫使用的毒株是已知的、确定的;而返饲病料中所含病原的性质和含量不确定。

(5)返饲后腹泻发病率虽然降低,但猪场受到腹泻病毒的严重污染且始终是强毒受胁区域,而且如果用作返饲材料的仔猪带有其他疾病,其风险就更大,为以后猪场的生存埋下隐患,为以后猪场疫病的净化带来困难。

因此返饲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必须受到限制。

需要返饲的情况:①疫病传入之初且传播速度较快,或者全场暴发,损失惨重,各项治疗措施无效时,为尽快平息疫病,宜尽快返饲。②母猪未经过免疫或未经过有效免疫,新生仔猪发病和死亡十分严重,宜立即返饲。

不需要返饲的情况:①返饲过复发,但较前次缓和,通过补救措施可降低损失,可以不返饲。②非病毒性腹泻引起的死亡,不可返饲。

2 强化母猪保健

母猪保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阻断母猪疫病下传,二是保证母猪乳房能分泌优质量足的乳汁,以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并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2.1 阻断母病下传

仔猪出生后是否发生腹泻,与母猪的健康状况关系密切。仔猪出生后发生腹泻疾病及其它的疾病,病原的60%来自母猪,40%来自外界环境。因此,母猪的产前保健非常重要。通过保健预防,可以净化母猪体内携带的各种病原体,使其产下的仔猪健康、安全。

2.1.1 对临产前的母猪进行疫病清除

怀孕母猪、特别是经产母猪,饲养周期较长,已被猪场的病原同化,或多或少携带有猪场本身的病原(如腹泻病病原)而不表现临床症状。但若传给初生仔猪有时可能是致命的,必须在转入产仔舍前予以清除。在产前30d、10d,以间隔20d的时间,用治疗量的抗菌素和抗病毒药对孕猪各使用一个疗程(如内服阿莫西林10~15mg/kg·3~5d或泰乐菌素100mg/kg·5d,肌肉注射猪用白细胞干扰素3d等等),并同步对圈舍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切断疾病从母猪到仔猪之间的传播途径。

2.1.2 对临产前的母猪进行寄生虫驱除

产前驱除母猪体内外寄生虫可阻断寄生虫病的下传。驱除母猪体内外寄生虫虽然与仔猪腹泻关联不很密切,但仔猪不感染寄生虫,可增强仔猪抗腹泻能力。

可选用广谱、高效、安全同时可以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复方驱虫药进行驱虫(伊维菌素混饲每日0.1mg/kg,连用7d)。驱虫时机可选择在怀孕母猪分娩前14~21d或30d左右驱虫1次,或怀孕母猪在产前2至6周进行两次驱虫。驱虫后将排泄物冲洗干净并对圈舍消毒。

2.1.3 对临产前的母猪进行清洗

怀孕母猪转入产仔舍时体表各部必须严格清洗消毒,以避免将病原带入产房,污染环境。预产期前一天和转入当日先用温水清洗体表,待干后用百毒杀1:300倍稀释消毒体表,用0.1%新洁尔灭清洁母猪阴户和臀部。用0.1%高锰酸钾液清洁乳房和乳头,然后移入产仔舍。

2.1.4 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

消毒程序:彻底清洗地面、墙壁、围栏等设施,最好用高压水枪冲洗→用2%烧碱水溶液消毒,1~2h后再彻底冲洗→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一昼夜后打开通风→空置3~5d后移入待产母猪。

通过采取上述保健措施,才能保证产房是基本洁净的,移入的母猪是健康不带菌的,产下的仔猪才是安全的。

2.2 乳房保健

母猪乳房在分娩时能否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仔猪的生长发育、生存、抗腹泻至关重要。因此乳房保健既是孕猪保健的组成部分,也是防控仔猪腹泻的重要环节。

护理好乳房,要做好以下工作:

(1)保持猪舍卫生干燥。

(2)及时修补圈底,防止表面坑坑洼洼、粗糙不平擦伤乳头。

(3)经常清洗和消毒乳头,防止病原感染。

(4)产前1~2周开始按摩乳房,促进血液循环,确保泌乳期乳房管道通畅。

(5)根据母猪膘情、初生仔日龄、数量、吃奶量控制母猪饲喂量,防止营养不足或过剩。

2.3 提高乳汁质量

众所周知,在母猪日粮中添加抗病营养产品,如多糖类物质,可以提高初乳抗病营养水平;加入抗生素,母乳中就含有抗生素。利用这一特点,在临产前母猪饲料中添加某些活性物质和抗菌素,以提高仔猪的防病抗病能力,是非常经济合算且方便无应激的一项措施。

方法:在母猪日粮中添加抗病营养产品,如黄芪多糖、白头翁、党参等物质,以提高母乳抗病营养水平,通过母乳的摄入为仔猪提供免疫营养。在饮水加入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一方面可以预防乳房炎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乳的传递,让仔猪获得抗感染的能力。

母猪免疫保健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随着对仔猪腹泻防控技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母猪免疫保健在防控仔猪腹泻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步改变了过去“子病治子、母病治母”的传统认识,回归到“子病母防、母子同治”的正确轨道上。伴随着对母猪免疫保健技术的完善,母猪免疫保健在防控仔猪腹泻中的重要作用必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1] 王扬伟主编.猪病门诊实用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李 志,杜淑清.新编动物疫病免疫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3] 易本驰,张汀.猪病快速诊治指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 芦惟本.跟芦老师学看猪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邵义祥,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教授。

猜你喜欢
乳房保健猪场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