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菌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4-06-05 15: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9期
关键词:菌血症降钙素阳性率

王 锐 孟 伟

(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检验科,云南 个旧 661000)

降钙素原在菌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 锐 孟 伟

(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检验科,云南 个旧 66100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菌血症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发热患者1098例(男性582例、女性516例),在入院后未使用抗生素前,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培养及PCT检测。根据血培养结果将发热患者分为菌血症组(124例)和非菌血症组(974例),对两组患者的PCT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菌血症组患者的PCT浓度明显高于非菌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浓度0.5 ng/mL作为诊断菌血症的阳性临界值,与血培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患者有菌血症产生时,PCT浓度显著增高,检测患者的PCT浓度有助于菌血症的早期诊断。

菌血症;降钙素原;早期诊断

菌血症(bacteremia)是指外界的细菌经由体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进入血液系统后,在人体血液内繁殖并随血流在全身播散,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骤起高热(40~41 ℃)或低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重症之一,需要及时进行治疗。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的“金标准”但其检测周期较长,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最近几年研发出来的一种区分细菌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的灵敏指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检测发热患者的PCT浓度在菌血症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4月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发热患者1098例,其中男性582例(年龄16~76岁),女性516例(年龄15~78岁)。

1.2 检测仪器和方法:①PCT检测:梅里埃公司生产的MINI VIDAS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及其配套检测试剂。②血培养:梅里埃公司生产的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及血培养瓶(包括成人需氧培养瓶、成人厌氧培养瓶)进行血培养。③方法:发热患者在入院后未使用抗生素前,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集静脉血5~8毫升/瓶,用于血培养(同时采集需氧瓶和厌氧瓶)检测,采集2~3 mL静脉血用于PCT检测。

1.3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之间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显著。

2 结 果

2.1 菌血症组和非菌血症组PCT检测结果根据血培养结果:将1098例发热患者分为菌血症组(124例)和非菌血症组(974例),两组患者的PCT浓度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菌血症组PCT浓度明显高于非菌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菌血症组和非菌血症组PCT检测结果的比较

2.2 PCT检测结果与血培养检测结果比较:在1098份标本中血培养阳性性标本124份、阳性率11.3%(124/1098),以0.5 ng/mL为PCT检测的阳性临界值,在124份血培养样性标本中,PCT检测阳性率:78.2%(97/124)。在菌血症的诊断中,PCT检测与血培养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无激素活性,生理状态下其主要来源于甲状腺C细胞,是有11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糖蛋白[1],在正常人的血清中,PCT的含量极少(<0.05 ng/mL)。但是,PCT的生成受到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细菌毒素等物质的调节,在细菌感染时能够保持较高的浓度,并且在血清中非常稳定、半衰期较长,而在病毒和其他致病菌感染时PCT仍保持较低的浓度[2]。因此,PCT可作为早期诊断发热患者是否存在菌血症的重要指标。

表2 PCT检测与血培养检测结果比较

本研究表明,在1098例发热患者中,血培养阳性124例,阳性率11.29%(124/1098),与本院既往的血培养阳性率一致,低于国内相关报道[3]。血培养的阳性率受多种因素(如患者发热后是否自行服用抗生素、采血时间、部位等)的影响。根据血培养结果将1098例发热患者分为菌血症组(124例)和非菌血症组(974例)。菌血症组的PCT检测结果(0.84±0.32)ng/mL明显高于非菌血症组的(0.19±0.10)ng/mL,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细菌感染的存在,血清中的PCT浓度的增加主要甲状腺C细胞以外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肝脏中的巨噬细胞等)分泌所致并且随病情的加重而增加。因而,菌血症组的PCT浓度明显高于非菌血症组。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4,5],PCT≥0.5 ng/mL说明存在细菌感染。因此,以0.5 ng/mL为诊断菌血症的阳性临界值,PCT检测与血培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以PCT浓度为0.5 ng/mL作为诊断菌血症的阳性临界值时,PCT对菌血症诊断的敏感度为78.2%、特异度为95.6%、阳性预测值为69.3%、阴性预测值为97.2%、实验总有效率93.6%。27例菌血症患者可能是受自身免疫状况、药物或病程等因素影响导致PCT<0.5 ng/mL。

研究中发现,在974例血培养阴性的患者中有43例患者的PCT>0.5 ng/mL。分析原因可能为:①血培养受采血时间、部位、次数及患者自服抗生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血培养假阴性结果的产生;②受患者自身免疫状况的影响,局部的细菌感染也会引起PCT浓度的增加;③PCT的产生受机体炎症应答、创伤等非特异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当PCT阳性而血培养阴性时,除动态观察PCT检测结果外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增加血培养的采集次数和部位。同时,还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综上所述,血清降钙素原具有出现时间早、检测时间短、特异性高等优点。但是,PCT不能鉴别出细菌的感染部位、感染细菌的种类及药敏情况是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血培养检测可以弥补上述不足之处。因此,PCT对于发热患者菌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 Kaur K,Mahajian R,Tanwar A.A novel marker procalcitonin may help stem the antibiotic overuse in emergency setting[J].Int J Appl Basic Med Res,2013,3(2):77-83.

[2] 郑志辉,陈嗣源,林红霞.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细胞免疫状况与儿童肺部感染的关系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血杂志, 2014,24(7):1779-1781.

[3] 王欢,沈定霞.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诊断血流感染比较[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10(31):695-711.

[4] 尔启东,黄涛.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新进展[J].哈尔滨医药,2012, 32(1):57-59.

[5] Jeong S,Park Y,Cho Y,et al.Diagnostic utilities of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for the prediction of bacteremia determined by blood culture[J].Clin Chim Acta,2012,413(21/22):1731-1736.

R446.11

B

1671-8194(2014)29-0180-02

猜你喜欢
菌血症降钙素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1,3)-β-D 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菌血症和念珠菌血症早期鉴别中的作用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探析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Epidemiology of influenza viruses from 2009-2013-A sentinel surveillance report from Union territory of Puducherry, India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