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2014-06-05 09:51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5期
关键词:阴转率卡韦抗病毒

谭 建

(江苏省洪泽县人民医院,江苏 洪泽 223100)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谭 建

(江苏省洪泽县人民医院,江苏 洪泽 22310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50例予恩替卡韦口服,观察治疗第12周、24周、48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等指标。结果HBeAg阳性患者ALT复常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50%、56.7%、96.7%;HBeAg阴性患者ALT复常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35%、45%、90%,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患者HBV-DNA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70%、80%、96.7%;HBeAg阴性患者HBV-DNA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60%、70%、85%,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患者HBeAg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26.6%、33.3%、53.3%,其中12周与48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应用替卡韦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疗效;HBV-DNA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据统计资料表明当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约有300万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长期持续复制可造成严重的肝脏损伤,其中的10%~20%可进展为肝硬化,1%~5%可进展为肝细胞癌[1]。抗病毒治疗是阻止慢性乙型肝炎进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2]。笔者对2011年5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50例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50例,其中HBeAg阳性患者30例,HBeAg阴性患者2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中的诊断标准[3],男33例,女17例,年龄23~59岁,平均(37.3±10.2)岁;病程2~18年。患者在治疗前均未使用过任何抗病毒药物或免疫抑制剂,基线HBV-DNA拷贝数均≥1.0×104拷贝/毫升,ALT反复异常≥6个月且在治疗前6个月内至少有1次ALT升高在80~400 IU/L,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其他肝炎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肝癌患者、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正常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天,餐前或餐后2 h服用。观察治疗第12周、24周、48周病毒学应答(HBV-DNA阴转)、生化学应答(ALT复常)和血清学应答(HBeAg阴转)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化学应答:HBeAg阳性患者ALT复常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50%(15/30)、56.7%(17/30)、96.7%(29/30);HBeAg阴性患者ALT复常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35%(7/20)、45%(9/20)、90%(18/20),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恩替卡韦治疗后ALT复常率[n(%)]

2.2 病毒学应答:HBeAg阳性患者HBV-DNA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70%(21/30)、80%(24/30)、96.7%(29/30);HBeAg阴性患者HBV-DNA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60%(12/20)、70%(14/20)、85%(17/20),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恩替卡韦治疗后HBV-DNA阴转率[n(%)]

2.3 血清学应答:HBeAg阳性患者HBeAg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26.6%(8/30)、33.3%(10/30)、53.3%(16/30),其中12周与48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4,P<0.05)。

2.4 不良反应:患者在应用替卡韦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均能耐受治疗。

3 讨 论

通过抗病毒治疗阻止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阻断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关键手段,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血清HBV-DNA水平降至103拷贝/毫升以下[4]。恩替卡韦是环氧羟碳脱氧鸟苷类似物,通过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后在细胞内的半衰期为15h[5]。通过与乙肝病毒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恩替卡韦三磷酸盐能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的所有三种活性,即:①乙肝病毒多聚酶启动;②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负链形成;③HBV-DNA正链合成[6],从而可起到强效选择性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其抗病毒效力强于其他核苷类似物30倍以上[7]。多项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0.5 mg/d剂量的恩替卡韦对于HBeAg阳性、初治的HBeAg阴性患者均具有快速而有效的抗病毒作用[8],在本研究中,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其中HBeAg阳性患者30例,HBeAg阴性患者20例)给予恩替卡韦0.5 mg空腹口服,1次/天,HBeAg阳性患者ALT复常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50%(15/30)、56.7%(17/30)、96.7%(29/30);HBeAg阴性患者ALT复常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35%(7/20)、45%(9/20)、90%(18/20),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恩替卡韦能够较好的恢复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HBeAg阳性患者HBV-DNA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70%(21/30)、80%(24/30)、96.7%(29/30);HBeAg阴性患者HBV-DNA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60%(12/20)、70%(14/20)、85%(17/20),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患者HBeAg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26.6%(8/30)、33.3%(10/30)、53.3%(16/30),其中12周与48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4,P<0.05)。且患者在服用恩替卡韦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证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可作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线用药。

[1] 姚碧莲,张欣欣.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规范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杂志,2007,2(34):108.

[2] 杨方,吴晓枫,魏倪.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的疗效比较[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1):65-66.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2):169-179.

[4] 赵攀,唐一平.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1,10(1):23-26.

[5] 曹素珍,赵小峰.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J].淮海医药,2013,31(1):69.

[6] 李纯平,邓丽宁,侯宏波,等.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1,10(3):211-212.

[7] 李超群,唐莉梅.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对慢性乙型肝炎初次抗病毒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2012,7(7):839-840.

[8] 黄红丽,胡志文.复方牛胎肝提取物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7(1):41-44.

R512.6+<2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5-0139-022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35-0139-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5-0139-02

猜你喜欢
阴转率卡韦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中晚期肝癌伴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利福喷丁每日疗法治疗肺结核:一项随机、剂量范围探索的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