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预习环节,突出过渡性特点

2014-06-10 23:23吕卓卓
课外语文·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过渡性预习环节

吕卓卓

【摘要】三年级语文预习指导应注意讲究情趣性,体现导向性,注意渐进性,这样才能突出过渡性特点,达到效果。

【关键词】三年级语文;预习;环节;过渡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三年级语文预习指导具有巩固字词、指导句段预习的作用,孕伏篇章预习方法的三重性质,是小学语文预习指导的过渡时期,也是关键时期。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三年级预习指导效果,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讲究情趣性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同样,只有讲究预习设计的情趣性,才能激起学生的预习兴趣,从而很好地完成预习任务。适应三年级学生的预习要求是:

(一)操作性强

如课前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达到拓宽知识,提高获得知识的能力。指导按预习程序观察事物,达到增强感性认识,直观理解课文、提高观察能力的目的;课前根据课文另外排演课本剧,促进学生进入课文角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培养表演才干……如此等等,只要教师正确引导,耐心辅导,学生就会喜欢预习。

(二)竞争性高

三年级学生要强好胜,对竞赛怀有强烈的兴趣。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安排竞赛性预习,也能取得良好效果。如: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朗读预习,新课开始组织朗读擂台赛。要求不能漏读、唱读等,不合要求者即被淘汰,由发现错误的同学接读,最后以朗读篇幅的长短确定胜负,并给予小红花奖励。又如: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预习题解答竞赛。以解答速度作参考,以正确性为标准定胜负,同样给予奖励。在赛读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评估,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各种竞赛性预习活动的组织,不仅仅为了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为了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认真对待、扎实完成预习作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体现导向性

要使学生顺利地过好“预习关”,指导他们掌握系统的预习方法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预习训练中注意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逐步明确预习目标,掌握预习步骤,形成自学能力。

通过训练使学生明确预习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确定词义;能概括自然段段意,并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能试着回答课后思考题,并能对课文内容质疑问难。

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预习步骤:①整体入手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②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释词语。③概括课文主要内容。④能解决课文中的一些问题。⑤质疑问难。

三、倡导质疑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足以说明质疑的重要性。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语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把学生分成两组,互相向对方提与文章有关的问题,看哪个组问题提的好,看谁不会被对方问倒。学生们好胜心都是极强的,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整个课堂就活了。例如在教《暮江吟》一课时,学生在预习时,教师故意质疑“铺”的用法。

师: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用一个“铺”字?还能用其他字替代这个“铺”字吗?

生1:可以换成“照”,“射”,“入”,“映”……

生2:尽管可以用这些字,但我觉得这些都不如“铺”字好,因为当时夕阳离水面非常近,“铺”字让我们感觉水面上都是夕阳的光。

生3: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红色,“铺”字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

师:看来同学们对“铺”的理解已经很深刻,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傍晚时分,太阳把它最后一道柔和的光斜铺在水面上,此情此景,同学们想说的很多,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吧!

(学生争先恐后谈感想,畅说对诗意的理解)

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学会聆听的美德,鼓励其自圆其说。一堂课下来,老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把大量的表演机会还给学生们。这样,成绩好的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成绩一般的学生也能从中学到提问题的方法、技巧,慢慢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四、注意渐进性

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对预习要求、步骤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循序渐进。具体地说,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由课内到课外

初始阶段,一定要将预习放在课内进行,使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预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待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可逐步放手让学生在课外进行。

(二)从单一到综合

初始阶段,可对某一单项进行强化训练,待学生掌握一项再学一项,直至全部掌握,综合运用。

(三)由分散到集中

预习有分散与集中之分,这是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预习一段,交流讨论一段,总结归纳一段。”这种结构比较适合三年级小学生的实际。集中的预习、交流、讨论、归纳,一般只有到高年级才被采用。

总之,三年级语文课预习的指导要抓好环节的指导,充分体现“过渡性”的特点。在此多下功夫,必能取得成效。

(编辑:唐荣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过渡性预习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从不同逻辑角度谈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常见过渡性词汇用法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符合美国环保署第4阶段过渡性排放法规的小型柴油机的开发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