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争论下退幕的卡尔扎伊

2014-06-12 09:33李一宗
时代报告 2014年6期
关键词:扎伊卡尔塔利班

李一宗

“今天是对我们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的一天。我呼吁民众能在雨水、寒冷和敌人的威胁中前往投票站,让这个国家再次向成功迈出一步。”

当地时间2014年4月5日清晨,阿富汗现任总统卡尔扎伊现身投票站为继任者大选投票,他说:“我投出了自己的票,为自己是一名阿富汗公民感到高兴和自豪。”根据阿富汗宪法规定,连任两届的现任总统卡尔扎伊不能再次参加总统选举,因此这次大选已经成为阿富汗自2001年重建以来首次权力移交。

乱世经历

这位曾因号令范围不出首都而被戏称为“喀布尔市长”的政治人物,自2001年起,身居阿国政坛头号宝座。屹立不倒13载后,人们似乎才发觉,弱即是强的道理,再次在政治生活中得到证明。平衡手段、妥协艺术和谨慎态度,有时比铁腕铁血走得更远更稳。尤其是在阿富汗这样的国家。

卡尔扎伊1957年12月出生在被称作全球头号危险城市的塔利班“巢穴”坎大哈市。他出身普什图族,与塔利班基干力量同属一族。然而,崇尚武力和极端宗教情绪,似乎与这位普什图人无缘。

祖父两代先后担任阿富汗国家议会副议长的背景,似乎给予小卡尔扎伊政治天赋,也部分解释了他的硕士学位为何是国际关系与政治学。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阿富汗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苏联入侵。这对所有阿富汗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卡尔扎伊也不例外。在印度取得硕士学位后,青年卡尔扎伊赴印阿两国的邻国巴基斯坦,为反对苏联入侵的“圣战”组织募集资金。人们猜想,文人卡尔扎伊是在巴基斯坦的“圣战”营地第一次接触枪支等武器。同一时期,“基地”组织首脑本·拉登也在巴基斯坦开展活动。当然,没有证据显示这二人有任何交集。

1988年,卡尔扎伊回到阿富汗,目的是将一些反抗入侵的部族联合起来并对纳吉布拉亲苏政权的政府军展开策反。这或许是时年31岁的卡尔扎伊,第一次展现斡旋和谈判的政治技巧。苏联撤军后,纳吉布拉于1992年交卸政权,卡尔扎伊也随同“圣战”武装成为首批重返首都喀布尔的一员,并担任塔吉克人总统拉巴尼的外交部副部长。但和拉巴尼政敌希克马蒂亚尔的过从甚密,导致卡尔扎伊被控间谍罪。他乘坐年轻的外交部副部长希克马蒂亚尔安排的车辆逃离喀布尔,初尝政坛险恶。

卡尔扎伊再度逃往邻国巴基斯坦,栖身距巴阿边境不远的奎达市。之后,塔利班掌控阿富汗政权。起初,卡尔扎伊支持塔利班,认为这一组织有能力结束暴力和腐败。但当塔利班邀请其担任大使职务时,卡尔扎伊加以拒绝。他告诉朋友,担心塔利班受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控制,危害国家利益。这似乎预示着卡尔扎伊和三军情报局之间未来的不愉快关系。执掌阿富汗权柄后,卡尔扎伊多次遭遇暗杀,背后均有这一情报组织的可疑身影。

卡尔扎伊和塔利班的彻底决裂发生在1999年,他的父亲遭遇暗杀身亡,据信是塔利班策划实施。2000年起,卡尔扎伊赴欧美为反塔利班运动争取支持。他还和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首领马苏德一同警告美国,说“基地”组织有可能袭击美国本土。这一警告遭美方忽视,导致“9·11”事件发生。不过,这或许增加了卡尔扎伊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印象分。

2001年10月,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时,卡尔扎伊在奎达,手下有些武装人员。他决定带人返回祖国,发动游击战,配合美军和“北方联盟”的攻势。就在那个月,卡尔扎伊及部属未遭塔利班毒手,却被美国军机误炸。未来总统的脸颊神经受损,后遗症在他发表讲话中时有表现。当权后,卡尔扎伊多次强烈谴责美机轰炸伤及无辜。

2001年卡尔扎伊就任临时政府主席,2002年成为过渡政府总统,2004年经过选举,成为阿富汗历史上首位民选总统。2009年胜选连任。并将于2014年卸任

执政十年的阿富汗

作为推翻塔利班之后阿富汗的第一任总统和阿富汗近代史上第一个逃脱了被处死或被罢黜的命运、顺利结束其任期的总统,卡尔扎伊的名字注定将载入史册。那么,卡尔扎伊10年的执政,到底给阿富汗留下了什么?

阿富汗有二十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又分为若干个大部族或集团,部族的内部事务由各自的首领管理,而且大多数部族拥有自己的武装,矛盾错综复杂。

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些不同的部落和民族并没有形成共同的阿富汗国家认同,也没有现代政府的管制经验。用小说家奈保尔的话说,阿富汗是“半成品社会”,纠结于不再可用的历史和还未达到的未来之间。再加上近代以来国运的多舛和连绵的战争,以及美军的进驻和塔利班的反扑,治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卡尔扎伊政府的执政虽然饱受诟病,但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

塔利班执政时期最受诟病之处就是禁止女童上学和女性离家工作。当年塔利班统治下,有120万儿童接受教育,其中几乎没有女孩;如今受教育的儿童人数为900万左右,其中40%为女孩。现在阿富汗国会的下议院中有27%的议席由女性持有。阿富汗女性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根本改善。

另外,从前阿富汗的基本医疗保障只覆盖了全部人口的8%,如今则有80%。手机拥有率快速上升——60%的阿富汗人拥有一台手机;有75个电视频道及175个电台。可以说,阿富汗这10年的变化是明显的、积极的,而塔利班政权不倒台,这些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与此同时,阿富汗方方面面的问题也堆积如山,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糟糕的经济状况和严重的腐败现象。

和前两次一样,此次阿富汗大选,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毛驴拉选票的现象,这除了能反映阿富汗人的民主热情之外,也证明了这样一件事:阿富汗的基础设施很差,迄今为止连一条环绕全国的高速公路都没有。在经济领域没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下,阿富汗的罂粟种植创下了历史纪录。2013年的种植面积达到20.9万公顷,供应了全球90%的鸦片消费,而2001年美国对阿富汗展开军事打击行动那一年,阿富汗的罂粟种植面积只有8000公顷。endprint

阿富汗的腐败问题更是连篇累牍地出现在国际媒体上。联合国的报告就显示,2012年阿富汗公民的行贿总额是39亿美元,是该国财政收入的两倍。

拒签阿美安全协议

卡尔扎伊曾经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美国政府的“极度愤怒”,称阿富汗战争“并非考虑阿富汗的利益”,“阿富汗人死于一场不属于我们的战争。长达12年的阿富汗战争是为了美国的安全和西方的利益。”卡尔扎伊在一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2008年前后,阿美矛盾就趋于公开化。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在阿富汗境内进行的所谓反恐战争偏离正轨。我认为,美国和它的北约盟友们应该把矛头指向恐怖主义的真正根源,而不是在阿富汗轰炸村庄,滥杀无辜平民和老幼妇孺。”

今年初,阿富汗再次遭受了一系列的恐怖袭击,对阿富汗国内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破坏,阿富汗政府认为美国有能力对实施恐怖袭击的组织进行打击,可是美国政府并不想对这些组织或国家实施阻止。卡尔扎伊对此谴责美国阻碍阿富汗的和平进程,并公开发言“阿富汗的和平进程遇到了我们的美国朋友有意设置的许多障碍”。卡尔扎伊与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时暗示“最近阿富汗遭到一系列恐怖袭击,本月20日,首都喀布尔一家豪华旅馆遭到恐怖袭击,随后全国又发生多达5起爆炸事件,这背后有外国情报机构的黑手。”

不但遭受恐怖袭击,美国在阿富汗国内的平民袭击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2013年11月卡尔扎伊谴责美国空袭阿富汗南部,造成一名儿童死亡,两名妇女受伤的行为是对平民生命的不尊重。阿富汗的平民伤亡消磨了卡尔扎伊的阿富汗政府与美国“共同事业”的基础。卡尔扎伊谴责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造成平民伤亡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美国将于2014年撤出主要作战部队,同时保留一些部队继续为阿富汗安全力量提供培训和后勤支持。为此,美国不断要求与阿富汗政府签署《双边安全协议》为美军在2014年之后继续留在阿富汗提供法律保证。2013年以来,卡尔扎伊迟迟不肯签约,并提出美军先满足推动和平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等前提条件,即要求美国必须启动与塔利班和谈,并停止对阿富汗居民区的打击,他才会签署协议。美国对此大为恼火,国家安全顾问赖斯等多名政要以“若不签约,美国大兵将一个不留”等威胁卡尔扎伊政府。可是卡尔扎伊随后在阿富汗议会讲话时表示,美国士兵可以在今年年底离开阿富汗,因为阿富汗军队已经守护了93%的领土,并准备全面接管安保工作。不过,参加4月5日阿富汗总统大选的10名候选人已经表示,一旦当选,将与美国签署《双边安全协议》。此次大选亦正中美国下怀。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此表示,要做好2014年以后美军可能全部撤离阿富汗的准备。但白宫声明称,不排除今年晚些时候敲定双边安全协议的可能性。

退幕之后的阿富汗

“任何暴力袭击都削弱不了阿富汗人民建设稳定、繁荣未来的决心,国家的和平进程一定要继续走下去。”这是卡尔扎伊对这个国家的寄望。

即将结束政治生涯,同时阿富汗国内正经历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的三重过渡,能否顺利产生新一届政府恰恰是政治过渡的关键内容。未来产生新政府会不会一帆风顺,还存在很大变数。无论谁当选总统,都要面临尽快结束内战、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民众生活的难题。

在他当权期间,国际社会批评阿富汗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腐败严重,选举存在舞弊嫌疑,地方势力割据一方,国家分裂现状并未结束。然而,人们似乎忘记,尽管恐怖袭击频发,这却已然是阿国历史上最稳定的时期。阿富汗和欧美、印度、邻国伊朗和巴基斯坦均维持较好关系。与塔利班的和平进程也在缓慢推进中。无论阿富汗今后的局势朝向何方,人们不应忘记卡尔扎伊这位过渡人物对休养生息阶段的贡献。对他的评价,伴随岁月推移,将会日益客观和清晰。

谈及卸任后的生活,卡尔扎伊在采访时说:

“等我成为前总统和一名普通公民时,我将有更多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参加更多社会活动”。

“如果将来写一本回忆录,希望记录一个真实的阿富汗,一个有喜怒哀乐的自己。”endprint

猜你喜欢
扎伊卡尔塔利班
塔利班为阿富汗打造“强大军队”
卡尔几岁
塔利班战后首次宣布停火
一场争夺卡尔的战争
玛拉拉·尤萨法扎伊的日记
希拉里将参加卡尔扎伊就职典礼
卡尔扎伊这 年很无奈
卡尔扎伊呼吁塔利班参加大选投票
我在此处,很高兴你在彼处
灰色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