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社区文化场馆的几点思考

2014-06-13 11:10赵祖云富春街道秦望社区
杭州 2014年2期
关键词:场馆街道居民

文 赵祖云 富春街道秦望社区

办好社区文化场馆的几点思考

文 赵祖云 富春街道秦望社区

所 谓“社区文化场馆”,是指集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体育活动、知识科技普及于一体的场馆。通过梳理地域文化典故,陈列当代名人事迹,设置科普文化长廊,社区文化场馆可以编织起一个新型的公共生活空间。透过这个空间,我们将看到市民生活文化与社区文化的有机统一。

“远亲不如近邻”曾是中国人崇尚的邻里观念,但随着国人居住条件的改观,那种“门对门,不相闻,同住小区陌路人”的现象开始增多,邻里关系渐趋淡化,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区场馆文化”的出现逐渐改变了居民之间过往的冷漠状况,其需求性、公平性、民主性和可参与性,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种民主文化的体现。“场馆文化”的出现对于创建和谐社区的新形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同时,“场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社区的品位。

要把文化场馆做“精”,做得与众不同,而不是简单的模仿、跟风。可以通过休闲健身、娱乐、文化沙龙、培训、论坛等形式更注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时尚的引导,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生活在社区的居民们形形色色,男女老少各有所需,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对场馆功能的需求有差异,特别是在居住区规模较大、场馆服务的居民群体层次复杂的情况下更要重视对不同群体需求的分析。例如建青少年喜爱的“信息网络场馆”,可以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文化和获取有用的知识;建广大茶客喜爱的“茶文化场馆”,可以使茶客们有个谈天说地的地方;建老年人喜爱的“夕阳红网上场馆”,可以使老年人从电脑盲变成电脑迷,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和与自己有关的医疗保健以及各种政策规划等信息,在家和晚辈也有更多共同话题;建广大全职太太喜爱的“知识女性场馆”,可以让悠闲的太太们有个好去处,让她们学到治家理财的新知识,使新邻居变为老朋友,促进社区和谐,如此等等。

社区文化场馆还要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我们所在的富阳市先后孕育了三国吴大帝孙权、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元代大画家黄公望、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可以以“三国演义场馆”、“郁达夫文化场馆”、“黄公望书画场馆”、“麦家特情文学场馆”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场馆,吸引有不同爱好的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文化场馆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所以社区文化场馆的维持和经营是社区文化场馆生存的关键。在我们富春街道各社区都建有图书室、健身苑、老年活动室等各种公共文化设施,但至少有近半数的居民从未踏入过这类公共场所。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少场馆或外包或自营变身成为“棋牌室”。如何破解基层公共文化场馆的“棋牌室”困局?

街道要充分认识加强社区文化场馆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其纳入工作议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激励机制,尊重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劳动,鼓励其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街道加强考核考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激励,促进社区文化场馆的发展;社区文化场馆隶属于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领导,由街道文化站协调统一管理。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学习制度、活动制度、财务制度等;有专人管理,该人员需责任心强,热爱文化工作,有一定业务水平、组织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同时可以聘请有特长的社区居民志愿者作为老师,以降低运营成本;设立义务管理小组,依靠居民自愿参与并选出专人负责,大家做到有分有合,共同协作.。

办好社区文化场馆有利于社区邻里和睦,对提高社区的文明、文化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社区服务、卫生、治安、环境、组织等方面工作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挖掘好、建设好、运用好这一阵地,将使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场馆街道居民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石器时代的居民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场馆风采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