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产品质量安全——贵州省黔东南州质监局加强自身监管能力建设纪实

2014-06-13 08:43蒋文周
中国质量监管 2014年4期
关键词:黔东南州产品质量案件

■文/蒋文周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质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监管能力,为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一是充实监管力量。加强队伍建设,充实州县稽查队员,2012年在17个县市区成立了稽查队,增加近百人的稽查打假队伍。强化新进稽查人员培训,邀请全国打假专家授课,组织稽查人员到上级跟班学习,提升基层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同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执法装备建设,配备笔记本、便携式打印机、现场取证设备以及必需的快检设备等,着力提升执法能力。

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之“器”在于技术,而最基础的就是风险监测和检验检测。该州正在筹建3个省级技术检验检测中心和5个县级技术机构建设项目,不断提升技术机构能力。通过加强风险监测,加强数据分析管理,健全评估预警制度,大幅度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提高隐患排查能力,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

三是完善标准体系。产品质量标准较多,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但全州部分企业仍使用过时、低端标准等问题。为此该局加大企业执行标准的清理工作,督促企业执行最新更高的产品质量标准。同理制定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过错追究、执法案卷归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行政处罚案件审理、罚没物资管理、处罚案件报备以及行政执法“五公开”“十不准”规定和“四不罚四必罚”等制度,坚持公开透明、科学严谨的原则,形成严密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标准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水平。

四是强化执法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保持严打的“高压线”,用“铁碗”严厉打击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加强专项整治常规化,打击产品质量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排查和治理,切实消除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隐患。加强与公检法协作,加大惩治力度,涉嫌犯罪的产品质量案件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完善举报制度,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关心质量、参与质量安全上来。同时加大案件爆光力度。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使其不敢以身试法,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五是建设信息平台。准确掌握、及时发布信息,是减少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降低社会危害的重要手段。加强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该局建立了执法打假信息直报系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系统,协同办公系统以及信息公开网站,通过单位网站和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新媒体通报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增强群众辨别能力,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规范企业生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通过有效监管,辖区未出现系统性重大质量安全问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今年全州主要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为89.95%,同比上升2.78%;食品抽检合格率99.2%,同比上升5%。

猜你喜欢
黔东南州产品质量案件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民居摄影
捕鱼节上捉鱼忙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补妆
“左脚丢鞋”案件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黔东南州广场体育文化探析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