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写作手法和凯特·肖邦的《觉醒》

2014-06-13 02:57李姝毅
文教资料 2014年7期
关键词:埃德左拉觉醒

李姝毅 赵 晨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自然主义写作手法和凯特·肖邦的《觉醒》

李姝毅 赵 晨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觉醒》是十九世纪末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班于1899年发表的最具争议的一部中篇小说,出版不久即遭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觉醒》开始受到批评家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采用女权主义视角研究这部作品。近几年,一些美国批评家开始注意《觉醒》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但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文章旨在从自然主义视角探讨《觉醒》的自然环境的自然主义象征,人物性格的自然主义体现,以及故事情节的自然主义发展。这三个方面被完美地交织运用于小说之中,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体现小说主题:主人公徒劳地寻求自我,从而更好地论证小说的自然主义写作手法。

自然主义 写作手法 凯特·肖邦 《觉醒》

1.作者及作品

凯特·肖邦(Kate Chopin),美国女作家,1851年出生于美国圣路易斯。在她四岁时父亲去世,此后她由克里奥尔(生长于西印度群岛和南美各地的欧洲人后裔)母亲的家庭抚养长大。她于1870年嫁给了奥斯卡·肖邦,一个棉花商。两人先是住在路易斯安纳的新奥尔良,后搬到一个大农场和讲法语的阿卡迪亚人住在一起。在1882年丈夫去世之后,肖邦与六个孩子返回圣路易斯。朋友们鼓励她写作。在十九世纪末,肖邦试图直白地描写女性在与男性、儿童的关系及她们本身性欲中的感受和情绪。这一点被认为是冒犯了当时上流社会的读者。1885年母亲去世后,她停止了天主教的实践并开始接受达尔文主义对人类的进化论观点,在自然而不是教堂中寻求上帝,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她在快四十岁的时候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故障》(AtFault,1890)。她的短篇小说开始出现在《世纪》(Century)和《哈泼杂志》(Harper’sMagazine)。随后又出版了两个选集:《支流人》(Bayou Folk,1894)和《阿卡迪一夜》(ANight in Arcadie,1897)。最后的主要作品小说《觉醒》(TheAwakening,1899)是她的杰作。《觉醒》被誉为女性主义小说经典之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觉醒》描写了艾德娜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原因及其后为追求独立与自由所做出的努力和抗争,但无论如何艾德娜最后也摆脱不了自杀的命运。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采用女权主义视角及心理分析法研究这部作品。本文主要阐述渗透在环境、人物尤其是故事情节当中的自然主义写作手法,这种手法无形中推动了凄凉情节的发展,为主人公最后的悲剧结局做铺垫。本文从自然主义视角对作品进行较系统的分析,以加深读者对小说的理解。

2.自然主义

左拉是自然主义理论的归纳者和鼓吹者。在《自然主义小说家》一文中左拉强调自然主义不要夸张,也不要强调,只要事实,值得称赞的或值得贬黜的事实。作者不是一位道德家,而是一位解剖家,他只要说出他在人类的尸体里面发现了什么就够了。因此,左拉把自然主义小说的特点归纳为对生活的正确的重现,排除一切小说性的成分,并且不能出现伟大的人物形象。在观察生活时,左拉强调应该用科学的方法。他主张用科学实验证明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用遗传的道理阐明一切。靳力和张弘创作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左拉的《实验小说论》”指明假如实验方法可以引导人们认识物质生活,那么实验的方法也可以引导人们认识情感和精神生活。“左拉的《戏剧中的自然主义》”论述自然主义文学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自然主义偏重于描绘客观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根本否定文学应当服从于一定的政治的和道德目的,认为文学应当保持绝对的中立和客观。第二,自然主义不仅要求作家有科学家的态度,而且要求作家使用科学家的方法,即实验的方法。第三,根据实证主义把一切归之于自然法则的基本思想,左拉得出了“人类世界同自然界的其余部分一样,都服从于同一种决定论”的结论。第四,自然主义强调反映自然,反映的则是随便观察到的庸俗的自然。

3.《觉醒》的自然主义体现

3.1 《觉醒》中的环境描述所渗透的自然主义意识

《觉醒》自然主义倾向体现在引用自然事物作为象征的载体说明重要含义。笼中之鸟及海上之鸟和冷漠的大海在文中多次反复出现,有力的结合预示主人公悲惨的结局。笼中之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艾德娜就像是笼中的小鸟一样,被社会道德观、价值观禁锢和限制。就像鹦鹉一样,只是被人用来欣赏它的美丽,一旦开口说话,就很难有人听懂。埃德娜根本没有机会表达思想,也没有人能够听懂。埃德娜感到自己是“winged woman”,且仅局限于使用翅膀保护自己,而不是飞翔。她摆脱丈夫、孩子和社会的努力就像被禁锢的飞翔一样,只是让她来到了另外一个鸟笼里:鸽房。她一直向往的海上之鸟,展翅飞翔的海上之鸟最后也无非引领她走向死亡。小说以大海开篇,又以大海结束,埃德娜在大海边觉醒,最后死于大海的“怀抱里”。通过在大海中学习游泳,她意识到自我,在进一步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她遇到了来自家庭、社会、朋友的重重阻碍。当她再次向大海求助时,似乎曾经赐予她一切力量的大海,实际上对她冷漠,使她感到无助,就在大海中,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3.2 《觉醒》中的人物本性刻画所渗透的自然主义意识

《觉醒》从自然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小说中埃德娜这个主要人物。小说作者从她的原始本能——性本能与无助无望的主人公无用的挣扎两个方面证实小说的自然主义倾向。埃德娜不同于其他女人之处在于她有漂亮的外表,这一点让她不安于现状,总以几分姿色潜意识吸引男士注意,她与罗伯特之间的亲密关系贯穿全文。埃德娜在这种关系中不断觉醒,不断寻找自我,最后当她彻底摆脱一切禁锢、寻找真爱时,她的“真爱”罗伯特却离她远去,不敢面对社会的限制,这对埃德娜是一个致命打击。当一切都因埃德娜的寻求自我而离开她时,埃德娜再也无法帮助自己了,最后在初遇罗伯特的海边自杀,死在使她觉醒的大海里。

3.3 《觉醒》故事情节的开展中所渗透的自然主义意识

小说的情节发展明显反映了自然主义倾向。尘世中无形中存在一种神秘的自然力量——命运,这种力量安排了每个人的生活轨迹,脱离这个轨迹生活的人,无论如何挣扎,都徒劳无益,结局注定痛苦。命运以不同的方式贯穿于小说当中,推动情节展开:巧合,冲突中的男人和女人,习俗。所谓自然力量,即客观存在的力量——命运,安排主人公的生活轨迹。命运以“巧合”,“身边出现的人”和“社会习俗”的形式贯穿全文,安排的埃德娜的生活轨迹,让她无处躲闪,无法自拔,最后选择结束生命。“适者生存”主题思想同时贯穿小说始终,埃德娜的觉醒让她不适合在当时的社会生存,这是自然主义小说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觉醒》中,自然象征、人物本性、情节发展被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有力地体现自然之义写作手法。凯特·肖邦叙述感人的故事,反映悲惨的主题,即与控制世界万物的自然力量抗争,必将命运惨败。自然是不能被控制干涉的,那些接受的人就按照命运的安排生活着;那些反抗命运的人是徒劳的。埃德娜的悲剧在于她想充实地生活,自由飞翔,不受传统社会的束缚,一次又一次的觉醒最终把她送进大海这个坟墓。

[1]郭继德.美国文学研究.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蒋承勇.欧美自然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上海:复旦大学,2002.

[3]刘红卫.伦理环境与小说《觉醒》的拒绝与接收.外国文学研究,2008,(6):34-36.

[4]靳力,张弘.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左拉的《实验小说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第四期).

[5]梁亚平.美国文学研究.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6]孟君.心理叙事:“原生”形态的人性探索.文艺评论,2007,(3).

[7]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邵凌.游走于现实与梦境的边缘——读凯特·肖邦的《觉醒》.世界文学评论,2008,(2):125-127.

[9]王宁.文学理论前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王征.从自然主义视角解读《觉醒》的主题.长沙:湖南农机,2008,(11):76-78.

[11]肖厚德.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与实践.法国研究,1992(1).

[1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3]左拉.自然主义小说家.法斯盖尔出版社,1881.

[14]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自然主义.http://baike.baidu.com/ view/6436.html,28.Aug,2009.

[15]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http://www.i1958.com/thread-4401-1-1.html,28.Aug,2009.

猜你喜欢
埃德左拉觉醒
牛仔男孩面试记
大项目
50美元可是一大笔钱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现实主义对左拉文艺思想的影响
“觉醒”背后的美国华人群体
通往无限之旅——论《觉醒》中埃德娜对自由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