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4-06-13 02:57
文教资料 2014年7期
关键词:机电校园文化办学

杨 韬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杨 韬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本文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为例,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其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做法和成果,以期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1]。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创立于1953年的国家重点中等职业院校——河南机电学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院一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学院是河南省政府授予的“河南省文明单位”,制订有科学、完整、系统、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规划建设方案,也形成了独具工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

一、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为基础,打造彰显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载体,是学校看得见、摸得着的办学“硬件”建设,是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目的而建造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

学院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始终把握“四性”:一是科学性。新校区建设时统一规划,按照职业教育自身特点合理时空布局;二是教育性。在物质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教育理念,寓人文思想教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邀请国内著名专家精心设计,使育人内容与建筑艺术形式完美结合;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在满足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实用性、经济性。

学院校园环境建设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坚持以环境育人为原则,不断加强校园、教室、宿舍、生活区及办公场所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制定校园环境建设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校园绿化、景观、建筑统一规划设计,设立标识牌、警示语等,注重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形成优雅和谐的校园环境。“让优美高雅、寓意丰富的景观环境润物无声地影响全体师生员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

通过校园环境建设工作,整个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洋溢着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文明之风,全省唯一的一座机床博物馆错落其中,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以省级文明单位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重要的育人阵地,也是校园文化传播的纽带。[3]因此,学院以省级文明单位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行为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使全体师生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1.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师德教育、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做文明学生、创文明寝室、文明班级等活动,提高学生素质;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大爱无声铸师魂”和“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形成教书育人的良好风气;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栋评比活动,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

学院开展校徽、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形象设计方案的征集和评比活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收到了良好效果。内涵丰富的校徽和“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八字校训增强了机电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丰富校园行为文化内涵,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开展“校园歌手大赛”、“迎新文艺联欢会”、“教师节”庆祝等活动;举办教职工“趣味运动会”、“龙湖杯”篮球赛、“三八节”跳绳等比赛。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此外,学院还通过举行升旗仪式、重大纪念日活动、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对师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岗敬业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

三、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完善刚柔并济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既有刚性面又有柔性面。柔性面指的是思想道德、礼仪规范;刚性面指的是成文的学校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

1.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学院在加强校园规章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价值理念,充分发扬民主,使制度文化建设与人本管理之间始终保有一种适度的张力关系,从而找到刚性约束与人性关怀的最佳契合点。

对教师和学生的评先、考核、奖励过程进行全公开,为大家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坚持党务和校务的公开,让广大教职员工享有高度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学生党团组织会议制度,有效维护全院师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院教育教学与改革的稳步提高和积极推进。

2.坚持科学规范,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落实工作。

学院始终坚持科学规范地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管理手段,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使学校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地高效进行。充分发挥制度在学院管理中的基础保障作用,用制度管人、管钱、管物、管事,促进法制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的建设,连年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制度文化是校园的基本框架,制度文化的建设和落实,对良好的学校传统、校风、教风、学风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障和促进校园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深入发展。

四、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引领,构建多元兼容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会促使每个师生员工在内心产生激昂的情绪、积极进取的心态,这种心态可能转变为学生的个性品质而影响其一生[4]。

学院在长期办学历程中,通过全体机电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多元兼容的校园精神文化,如展现全体师生精神风貌的机电人文精神、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等意识形态及校徽、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

1.机电精神。

学院在经费不足、办学没有足够经验可借鉴等困难条件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学院改革发展建设中,艰苦创业,勤俭办校,于2011年顺利完成从老校区到新校区、中职到高职及市级文明单位到省级文明单位的三大跨越,打造出机电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克难攻坚的机电精神。

2.先进的办学理念。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素质高、技能强、有专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用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形成“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学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学校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

学院把办学理念融入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全体师生在先进理念的指导和激励下努力工作和学习,有力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通过不断深化办学理念,培育符合职业教育理想的校园精神,并使之内化于全体师生的心灵之中,落实在日常行动上。

3.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

校园文化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5]。

学院全面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学生成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形成 “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校训,“团结拼搏,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校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教风,“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德技双强”的学风。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院徽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设计者肖红教授设计,它摒弃了机电类学院校徽常用的具象齿轮,而以似“人”字、似“V”字的抽象色彩形象地展现校园多姿多彩的学习和生活,体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寄托师生对学院美好未来的憧憬。

五、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由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向精神文化不断深入的过程。如果形象地把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置于一个同心圆,那么精神文化就是圆心,物质文化属于最外层,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则介于二者之间。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继承性,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学院将乘着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春风,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上一层楼。

[1]贺继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9):25.

[2]陈智.校园文化读本[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3.

[3]课题组.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51.

[4]兰成琼.黄晓初.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R].2004:8,26.

猜你喜欢
机电校园文化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